新形势下一些农民工问题的破解之道

2012-04-29 23:48:42王进李川国
科教导刊 2012年5期
关键词:保障机制农民工对策

王进 李川国

摘 要 在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作为社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建设者的农民工,对城市建设和发展起着重大作用,但由于体制障碍和自身素质等原因,农民工进城务工导致许多新的经济、社会问题出现,日益成为引起关注并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力图分析农民工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农民工 对策 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

The Method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Migrant Workers in New Situation

WANG Jin[1], LI Chuanguo[2][3]

([1] College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 South-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Hubei 430074;

[2] Students' Work Department, South-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Hubei 430074;

[3]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Hubei 430073)

Abstrac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well-off society in rural areas, as a social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modernization cause builders of migrant workers, plays a major role to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but because of institutional barriers and their own quality and other reasons, of migrant workers leadmany new economic and social problems,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a cause for concern and urgent problem.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 of migrant workers and propose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migrant workers; countermeasures; safeguard mechanism

中国每年1亿多的农民工如同候鸟一般由南往北或由北往南地为寻找工作而进行着规模壮观的大迁徙。大多农民工发源地地区经济发展严重落后,而外出打工是其主要创收的来源,但在打工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问题。

1 建立健全开放、安全的信息平台

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大多农民工由于文化知识水平较低而不能有获取适合自己岗位的信息,而另一方面企业寻找用工人员的信息又不能及时有效地传递到急切寻找工作的农民工那里,出现了一方面人找饭碗,另一方面工作找人的矛盾局面。上亿农民工的大规模流动往往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只知道外面有钱,但不知道钱具体在哪里以及如何去挣钱。某些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以盲目性、自发性为主,大多是依靠“人缘、地缘和血缘”的自发性流动。信息不灵通,消息不可靠,经常造成奔波劳累之苦,还两手空空,胸中闷闷。农民工往往作为一个整体无法进入收入高、劳动环境好、待遇好、福利优越的第一劳动力市场,经常被禁锢在工资低、工作条件差、就业不稳定、福利低劣的第二劳动力市场,除了与农民工本身的素质密切相关之外,还与第一劳动力市场所设置的人为障碍有很大关系。

因此,要加大农民外出务工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具体而言,首先要根据农村劳动力资源分布情况和转移情况,广泛培育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有组织、开放型、城乡统筹的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以及面向城乡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就业培训等在内的一条龙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其次要继续扶持引导农村劳务服务中介组织的发育, 促使就业服务覆盖城乡。

2 有效落实利益保障机制

农民工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马克思认为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①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农民工在工资、福利、子女上学甚至尊严等诸多方面得不到有效保障与尊重。农民工虽然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在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偏差,旧体制严重失衡,城乡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仍然属于“二等公民”,加之整个户籍制度改革和城市化的滞后,导致农民工虽人进城,但心不安,不能真正融入所在的城市中去。另外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重要区别在于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要远远大于对农村的认同,但有一个现实问题横亘于他们心中——退回农村,做不了合格的农民;融入城市,很难逾越横亘在面前的制度、文化之墙。农民工在城市中所受到的种种制度歧视,实质上已经转化成对农民工的社会心理歧视,造成对他们经济上吸纳,社会上排斥。《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农民工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工资偏低,被拖欠现象严重;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培训就业、子女上学、生活居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困难,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超强度的劳动对许多农民工来说是家常便饭,一项调查发现,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工每天工作8小时或以下者仅占三成,其余七成都超过8小时,10~12小时者三成多,12~14小时者四成多,每月没有休息日的竟占到了四至七成。②农民工与用工企业之间关系通常简化为纯粹的一次性劳务关系,各种权、利往往被省略或忽视。调查显示:我国农民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女职工生育保险的参保率分别只有33.7%、10.3%、21.6%、31.8%、5.5%。③

为此要提高农民工的学习能力,使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参与理论和技能学习, 争取在较短时期内有效提高个人学习能力,同时以技能学习、提高为切入点,提高自己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维权能力、务工地生存与发展能力。各级政府、新闻媒体与学术界等各方面要共同努力,加强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对农民工重视的社会氛围,逐渐消除城市居民、单位对农民工的身份性歧视心理与损害性行为。尽早开展文化交流,在文化认同基础上,从学龄儿童开始进行文化交流工作,促使其及早认知其它文化,为将来跨文化就业、创业提供前提。要“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深入开展工伤保险全覆盖行动,加强职业病防治和农民工健康服务,将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抓紧落实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而不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落实以公办学校为主、以输入地为主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的政策,关心农村留守儿童。”④尤其是要对生活无着落的返乡农民工提供救助或纳入农村低保,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目前在我国广大的贫困地区,对于那些处在温饱线以下、无能力投保的来说,家庭养老应该是其理性的选择。我国农民工农村社区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应该走一条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模式。同时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筹资机制——以个人投入为主,集体扶持,政府适当支持,很好地抑制农民群体因病致贫、返贫现象的发生。

3 大力加强教育培训力度

农民工大多缺乏技能,既成为其寻找工作的障碍,又是其增收的瓶颈。对此,要使农村职业院校农民培训的功能得以进一步加强,“整合培训资源,规范培训工作”,⑤大规模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农民工技能培训,而对回乡务农和创业的农民工,同样要加强其务农本领、创业能力的培训,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创业带动就业,“将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农民工就地就近创业纳入政策扶持范围”,⑥从而起到带动与示范作用,为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水平。巩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好教师培训制度和绩效工资制度”。⑦ “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⑧以云南德宏州为例, 全州15 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约5.69年,公民总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少,受教育程度低,虽然德宏州现在只有青壮年文盲2174 人,占青壮年总人口640651 人的0.34%,但全州15 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到6年,低于全国的8.5 年2.81 个百分点,低于全省的6.8 年1.11个百分点。2007年全州职业学校生均校舍面积12.51,按国家标准生均差7.4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缺口60000 平方米。学校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资源不均的状况如不能尽快改变并加以解决,将严重制约全州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影响德宏教育、“十一五”目标的实现。2008年全州初中毕业生人数为16522 人,高中中专学校录取6608人,占40.4%。全州每年约有约10000 名初中生流入社会。全州参加普通高中高考3227 人,上线2520 人,总上线率78.12%,有700 多人流入社会。全州13 岁以上未成年人共有约6 万人流散在社会上。⑨而那些进入社会的高中生和初中生,由于没有进行良好的职业教育和训练,在社会上缺乏竞争力,如果不能顺利就业,就会成为造成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

为此,政府应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职业教育一方面可以解决毕业学生就业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为类似德宏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解决增强当地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尤其应该加大对适龄劳动力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的投入,技能培训一方面解决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之下严峻的农村和城市劳动力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当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这应该是整个农民工地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路径的选择,因为只有教育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这种“发展”往往和“进步”、“进化”等概念联系在一起。

4 理性进行用工转移

农民工的转移缺乏宏观、有序的指导与规范,农民工输出大省与输入大省的地方未能及时有效地搭建一个便利的公共服务平台。所以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种植业的剩余劳动力向畜牧业、渔业、林业等方面的转移和剩余劳动力向乡镇企业、农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离土不离乡的这两种方式的内部转移,同时可因地制宜地探索走城市化道路从而实现剩余劳动力的外部转移的离土又离乡的这种新思路。某些地区既可采取一种为主,另一种为辅的劳动力转移方式,又可两种同时并进。要积极引导企业采取灵活用工,弹性用工的机制。一些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的就业岗位应多使用农民工,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引导农民参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其“造血”机制,同时可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要采取有力的步骤,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⑩在地域范围内,可以引导农民先在村办企业就业,然后到镇,再小城市,后到中等城市乃至到大城市就业。在产业范围内,主张农民先在传统手工业就业,然后到现代工业,再到高度现代化的非农产业就业。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人民出版社,1963:130.

② 北国农网 为何受伤害的总是农民工.网址:www.dbnw.com.

③⑤⑥⑦⑧舒迪.调查显示:农民工正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主要力量[EB/OL].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4year/2004-07-07、26、457119.shtml.

④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 http://news.qq.com/a/20100131/001379.htm 2010-10-18

⑨ 张成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路径选择———以德宏为例[J].今日南国,2009.1.

⑩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312.

猜你喜欢
保障机制农民工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11-27 17:22:19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 16:45:58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关于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机制的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00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禁止令适用保障机制和程序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