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词的悲歌

2012-04-29 23:31陈洁
音乐探索 2012年4期
关键词:巴伯谱例作曲家

陈洁

摘 要:在声繁音杂的20世纪,巴伯(Samuel Barber)作为美国现代作曲家,灵活运用现代音乐的创作技法,将浪漫主义特有的抒情性旋律糅合进极具个人情感意识的音乐叙述中,融汇成其特有的新浪漫主义音乐语言特征。《叙事曲Op46》是一部充满灵性的短篇钢琴独奏作品,作曲技巧和创作风格上秉承了古典主义的结构严谨与浪漫主义的优雅气质,同时借助现代和声的神秘与另类,暗涌着作曲家当时精神状态的焦虑与不安。文章通过对巴伯的生平和其音乐风格特征的探究,剖析《叙事曲Op46》的创作背景与作品结构,从作曲技术、表演技术两个角度探究其独特的音乐工艺①。

关键词:巴伯;抒情性;新浪漫主义;《叙事曲Op.46》

一、大环境下的音乐奇才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音乐界历经了两次历史性蜕变。由麦克道威尔(Edward Macdowell,18611908)、艾夫斯(Charles Ives,18741964)等第一批作曲家领导的突破欧洲风格、树立本民族独创性特征的音乐革命,使美国音乐独立化得到萌芽,日后如科普兰(Aaron Copland,1900-1990)、格什温(G·Gershwin,1898-1937)、塞欣斯(Roger Sessions,1896-1984)等作曲家,他们的创作秉承了传统欧洲音乐的创作理念和精髓,捕捉现代欧洲音乐艺术中的时代气息,在此基础上结合了美国本土民间音乐素材,如爵士音乐和黑人音乐等,为美国音乐开拓了一片天地。

塞缪尔·巴伯(Samuel·Barber,1910-1981)与威廉·舒曼(William Schuman,19101992 )、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19181990 )等作曲家同为第三代美国乐派的代表。与同辈人相比,巴伯的创作独树一帜,堪称是音乐界的传奇人物。

巴伯于1910年3月9日生于宾夕法尼亚州西切斯特的一个具有良好音乐背景的家庭,父亲是一位医生,母亲是业余钢琴演奏家。他6岁开始学琴,7岁开始学习作曲,10岁创作了生平第一部歌剧,12岁时在当地教堂任管风琴师。1926年,巴伯中学毕业,但早在1924年,他已同时就读于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学习作曲、钢琴、演唱和指挥等课程。巴伯有幸在美国国内受到完善、良好的音乐教育而不必像前辈们那样历尽艰难的周游列国进行学习,同时他也幸运地赶上了美国音乐家成长的黄金时期,当时,美国社会鼓励艺术发展,为音乐学习和创作设立了许多奖励基金以及提供赞助的项目。

1928年巴伯第一次获得哥伦比亚大学颁发的巴恩斯奖,此奖项使他得以初次出国旅行,随后访问了意大利等欧洲几国。1933年,巴伯创作的第一部由较大型乐队演奏的序曲——《造谣学校》再次荣获巴恩斯奖;1935与1936年间,他两次获普利策奖学金和美国学院罗马大奖。真正让他声名大噪的是1938年托斯卡尼尼(A·Toscanini)指挥演出了他的作品《弦乐柔板》,演出深受好评。之后他的作品在波士顿、纽约、费城等城市由许多著名指挥家首演成功。

20世纪的世界乐坛是一个百花争艳的时代,传统与现代交织融汇,不断碰撞,审美情趣与审美爱好也随之发生剧烈变化,迸发出新时代的火花。在这一时期各种“主义”、“流派”接踵登场,各种夸张、复杂的“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在这样—个声繁音杂、作品众多的时代里,音乐家们似乎都背离了传统音乐追求浪漫和谐的审美观,传统意义上的音乐审美荡然无存。而其中最登峰造极的要数凯奇(John Milton Cage,1912-1992),他的作品《4分33秒》,无声胜有声,震惊乐坛。然而,巴伯虽然置身于美国,但音乐创作却深受传统和古典欧洲音乐风格的影响,其创作中的浪漫主义气息充分地体现在《多佛海滩》、大提琴奏鸣曲、第一交响曲等作品中,作品优雅、华丽且充满旋律性。1944年,巴伯首次以钢琴独奏的体裁发表了由四首无标题小品组成的《旅行Op20》,作品中娴熟地发挥了他一流的创作风格。他寥寥几首钢琴作品,在全部录音后只需一张唱片便可装下,却具有深刻的音乐内涵,几乎每一首都是作曲家各个时期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创作于1949年的《钢琴奏鸣曲Op26》是巴伯最著名的钢琴独奏曲,这首钢琴独奏曲是他为著名俄罗斯技巧派钢琴大师霍罗维兹创作的。该曲中,巴伯将钢琴这一乐器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风格上既有斯克里亚宾的神秘,也带有印象派风格的意像。这首独奏曲的作曲技法坚持古典主义音乐结构严谨的特征,但同时也融合了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通过结构与技巧的融合赋予了作品最鲜明的现代色彩,使它成为巴伯大型钢琴独奏曲的代表作品。然而,这些深具艺术价值的钢琴作品中,艰深的技巧并不等于无谓的炫技与华而不实的吹嘘,晦涩的乐思和此起彼伏的旋律张力赋予了作品深刻的音乐内涵,闪烁着独特的艺术光芒。

二、精致与深邃——《叙事曲Op46》

在柯蒂斯音乐学院,巴伯每天拼命钻研并练习巴赫的复调作品。严格的作曲老师预见到巴伯的才华,并试着启迪他与生俱来的音乐创作天赋,这让巴伯日后从深爱的勃拉姆斯、肖邦的作品中逐渐领悟到怎样在作品中表达自然并深刻的情感。如果说《钢琴奏鸣曲Op26》是巴伯音乐创作中多调性色彩和浪漫主义情怀的最佳代言之一,那么另外两首短篇小品《夜曲——献给菲尔德Op33》和《叙事曲Op46》则充满了灵性,尤其后者表面显得简洁短小,实际却暗藏玄机。

《叙事曲Op46》,是1974年8月受范·克莱本基金会(Van Cliburn Foundation)委托为第五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The Fifth Van Cliburn International Quadrennial Piano Competition)而作,作品最终完成于1977年,c小调,6/8拍,整体音乐基调是沮丧而惆怅的,中段为火热的快板,但最终又回到忧伤的情绪中。这部作品是在他情绪低落时写成的,由于巴伯已经长时间没有进行钢琴作品的创作,而重新开展这项工作显得非常艰难,因此完成这次的委约花费了他将近9个月,让他倍感力不从心。此时他在纽约基斯科山(Mount Kisco)最心爱的寓所已经出售,巴伯不得不搬到纽约城内,这更使他陷入了无限沮丧和不安之中。这部作品将巴伯当时的精神状态描绘得淋漓尽致,被喻为他的离世之作,显得尤为可贵。从作曲技术的角度不难看出,巴伯对作品结构布局、音型变化以及和声色彩的独具匠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作品的主要艺术特征。

1.从曲式分析的角度看,该作属于复三部曲式(ABA1),是典型的古典曲式结构。

A部分是带再现单二部曲式,并含有补充的结构,谱例1、3、4、7属于此部分;B部分则由一些模进散句组成,谱例2、5、6属于此部分。音乐材料借助于A部分的乐句(谱例2)将主题旋律转为左手,织体由原先的纵向和弦结构转变为固定音型的流动;而再现部分A1则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我们通过对比A部分开头与B部分开头的素材,可以发现之间的联系(见谱例1和谱例2)。

谱例1

谱例2

2.从和声功能性看,运用现代手法表达音乐内在的扑朔迷离,与幽怨的悲剧性主题旋律相互交织,形成独特的新浪漫主义音乐语言特征。

主题旋律以半音化形成主要的线条模式。大量的半音化模进与非三度叠置和弦相结合,塑造了一种诡异和忐忑不安的情绪,蕴藏着一股强大的邪恶力量。整篇的半音化模进,调性游离频繁,局部还形成多调性的色彩,给全曲调性的明确造成阻碍。然而,这却是一部有调性的作品,在每一个乐句或乐段的结尾处总会出现调性特征音甚至是终止式,但是半音的转移却牵动原来的主调转入了远关系的新调,这样的创作手法无疑将整首作品的感情基调和音乐画面都设定在了焦躁、不满足的气氛之中,造成听觉上令人濒临崩溃的压抑和恐惧(如谱例3所示)。

谱例3

在半音和声体系的影响下,传统和声的功能已经相当模糊,纵向柱式框架基本被破坏,全曲以横向半音进行,层次分明,各个层次的交流与衔接也有讲究。而复调手法的娴熟运用,是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语气,造成音乐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的重要表现手段,为层次之间的递进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另外,全曲节奏和节拍变化颇为丰富,为音乐内部增添了一股强大的张力,更加触动人心。

全曲通过作曲家严谨的曲式结构、深刻描绘的旋律线条、不稳定的和声色彩、充满浪漫情怀的节奏变化组织等各方面要素,组成其精致细腻的新浪漫主义音乐语言,昭示出富有新意的音乐创作格局,即传统与现代的融会贯通。巴伯运用这种新的音乐语言和手法,给这部作品赋予了鲜活的艺术生命,以有限的篇幅将此时复杂、多变的个人情感渗透到了每一个音符当中,发挥到了极致。

三、悲歌——演绎浪漫主义的夕阳余晖

巴伯一生仅有7部钢琴作品出版,而正式收入其作品目录中的却只有5首,分别是:1944年在巴伯第二创作期间完成的《旅途Op.20》;第三创作期间,1949年创作的《钢琴奏鸣曲Op.26》、1952年创作的《纪念小品Op.28》、1957年创作的《夜曲——献给约翰·菲尔德Op.33》和这部1977年完成的《叙事曲Op.46》。从创作的时间段来看,巴伯的音乐创作技术特征经过多年历炼已变得成熟。这些钢琴作品都诞生于巴伯中后期创作阶段,代表了巴伯音乐创作的主流意识。这些钢琴作品都体现着他继承音乐传统,以抒情为主的音乐表现方法,特别强调旋律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和意义。

正如理查德·杰克逊(Richard Jackson)在《新格罗夫辞典》中归纳的那样:“抒情的长线条旋律,经得起推敲的歌词配置以及熟练的开发乐器的音色和技巧的能力。”《叙事曲Op.46》为我们真实地叙述着巴伯这种特殊的抒情性,这种抒情性的特点符合19世纪浪漫派音乐风格,但相对于20世纪的音乐,更具有巴伯其个人“反潮流”、“忠于自我”和“多元化”的意义。巴伯并没有抛弃传统的审美意识,也不拘泥于某种形式,他强调的只是用何种手段来结合需要的素材,最终去迎合自己的创作思想。《叙事曲Op.46》是巴伯为自我情感创作音乐意识的一部绝唱,每一个瞬间都流露出作曲家源自内心的真情实感。从演奏技术的角度来看,这部作品看似音型变化浅易,并未涵盖繁复的钢琴弹奏技术,但是其旋律与结构、和声联系紧密,如何微妙地控制每一个段落的音量、精准地拿捏全曲每一处节奏变化以及自由节奏的灵活运用,都是彰显作品无可比拟音乐工艺的关键。全曲以作曲家标记的restless(不安宁的、焦虑的)气氛展开,却不宜过分打乱节奏时值组合,适当地予以节奏弹性处理,在a tempo出现后,要尽全力控制之前的演奏速度,让其趋于一种整体性方向发展,其实就是将不安与焦躁的情绪进行成片整体地渲染,表面严谨的演奏并不意味着将音乐刻板化,反而是为了巩固并更好地表达作曲家的原意(如谱例4所示)。

谱例4

A段(谱例4)在不安与焦躁这样一种情绪中持续吟唱着阴郁的悲歌,主题旋律的半音化模式为演奏者提出了苛刻的技术操作要求,力量的控制尤为考究。跟随旋律的发展及时调整手指与手掌的状态,下键速度缓慢并保持动作的连贯,从而将半音和声体系较好地整合起来,让调性在听觉上勾勒出一副不确定、不稳定的整体画面。与此同时,特别小心并重视和弦外音的表现力,这是作曲家情感堆积于发展的碰撞点。另外,在作曲家标记的音乐力度变化记号的部分进行适当的力度变化处理,强调在浮躁焦虑的表面下压抑着的更加令人绝望的强大力量已膨胀至沸点等待爆发,却又举棋不定,欲言又止。从整个A部分来看,巴伯仅仅运用了并不是特别突出的对比材料,却给听众带来了更多的思考空间。很难想象巴伯此时此刻的内心情绪已跌落谷底,憋闷之极,承受着难以形容的精神折磨,却又不得不强忍现实的摧残。

B段(谱例5)是对作者精妙创作技巧的展示,同时也给了演奏者绝佳的炫技机会。主题旋律以左手八度音型持续展开,浑厚而悲壮,内心的怒火得到了一次积蓄已久的释放,适当地增加左手臂力,下键不宜过激,贴键为佳,目的是为了避免下键过快造成音色散乱无章,不够集中而失去原有的爆发力和轰鸣感。而右手伴奏音型持续的十六分音符连续断奏,更深层次推进了乐曲刚开始便铺垫的焦虑不安的感情基调,尽量让手指第一关节触键,灵活积极地运转手指,目的是以辨识度极高的颗粒性音色,塑造局促而慌乱的音乐形象。而此后,巴伯再一次歌唱起带有悲剧性色彩的音调,右手十六分音符断奏音型转变为流动性的十六分音符连奏,高声部旋律音与左手固定音型相互交织,仿佛泪已决堤,却一次又一次哀怨般地为自己吟唱出祈祷般的音调,作曲家内心追求精神解脱的强烈渴望在这里展露无遗。演奏时要将双手平衡点拿捏精准,突出双手的旋律重音和节奏重音,并良好地控制节奏,让这股早已微弱的希望再持续得久一些(如谱例5)。

谱例5

而作品继续发展所出现的双手交替(八度、和弦)音型,也不是全曲技术和音乐表达的重点,只是在功能上为同小节的和弦进行补充与渲染,增添一丝躁动与惶恐的气氛,最后在左手八度跳跃和右手相同和弦的持续演奏下,将千丝万缕的情感凝聚成急剧膨胀的力量,给人以足够的试听震撼力(如谱例6)。

谱例6

紧接着,B段(谱例6)音乐在这里由右手3个强有力的和弦将乐曲带入一种极强的紧张感之中,却未营造出众望所归的结局,进入6/8拍后音乐情绪突然跌落,与之前形成极大的落差感,将感情基调又带回A段。这里可以将右手3个和弦稍作夸张地强调,左手运用手腕弹性而转换3个变化和弦,将音乐的激情燃烧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下面那个落差极大的和弦,则应下键缓慢并控制其音响不宜过于强大,以免破坏之前的情感铺垫。作曲家精心设计好之前的情感意境,最后却未得到理想的迸发,因为所有的希望都是空想,所有的悲伤却早已成为现实,生命的脆弱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已经永远不能改变。此后,A段(谱例7)的情绪再次浮现,并逐渐向尾声靠近,巴伯巧妙地将阴霾和压抑蔓延至全曲。不得不感叹这首作品虽表面简短,但所蕴藏的音乐内涵和情感意识却非常深厚,巴伯娴熟的创作技法和引人深省的艺术境界,让人叹为观止(如谱例7)。

谱例7

这首叙事曲以最形象生动的画面为我们解读了巴伯作品精妙绝伦的音乐工艺,无论从创作技法还是表演艺术的角度来衡量它,都是一部结构精致,思想深邃的佳作,且具有深刻的学术价值。其中悲歌式的凄美旋律深深打动着听众,没有歌词却同样震撼人心,巴伯真诚地向听众彻底敞开了心扉,建立起相互交流的“艺术审美通道”,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到巴伯别具一格的音乐特色,正如他1971年在自述创作信条时写道:

“当我用自己的语言创作音乐时,我让音乐在语言中流动、穿梭。当我写作一首抽象的钢琴奏鸣曲或协奏曲时,我跟着感觉走。……正如人们所说的,我根本不追求什么写作风格……我只是不断写作,像他们所讲的,这是我的事情。我相信这的确需要某种勇气。”

塞缪尔·巴伯不是一位追求时尚的音乐家,某种程度上讲,他甚至也不以追求荣誉为目的,他并不坚持某种特定的音乐流派或音乐“主义”,因此我们很难将他归为某一类作曲家,他追求讲述他自己的感觉,他自身的需求。他毕生追求崇高的创作意义,是一位能够坦诚面对自己并竭力贡献精品的艺术家。纵观整个钢琴音乐界,巴伯的作品可能不像其他一些作曲家那样众人皆知。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巴伯的钢琴音乐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广,其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让屈指可数的几首作品显得更加可贵。品味巴伯钢琴音乐中渗透的高贵气质、优雅风格和唯美情结,犹如19世纪浪漫主义的夕阳余晖映入眼帘,在天边闪烁它最后的一瞬美丽。因此,更深刻地研究巴伯钢琴作品中精湛的音乐工艺,具有非凡的意义。由于笔者艺术修养有限,对巴伯钢琴作品音乐工艺的解读较为浅薄,文中难免出现不恰当的叙述甚至可能出现错误的论断,还请专家批评指正。

责任编辑:马林

注释:

①音乐工艺,music technology,维基百科,音乐工艺学词条。

参考文献:

[1]张前.音乐二度创作的美学思考[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4:4579.

[2]罗薇.多元文化下的美国现代钢琴音乐[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02:31101.

[3]徐璐.塞缪尔·巴伯“钢琴奏鸣曲”Op.26创作技法研究[J].音乐研究(季刊),2004(04).

[4]张涓.巴伯音乐作品中的抒情性[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03).

[5]Samuel Barber:THE COMPOSER AND HIS MUSIC, NEW YORK, 1992:3198.

[6]Stanley Sadie. NEW GROVE MUSIC AND MUSICIANS DICTIONARY:Samuel Barber Index Macmillan Publisher Ltd. 1980:135142.

猜你喜欢
巴伯谱例作曲家
“传术音乐”吉他教学(五)
论豫剧唱腔中调式及调式运用分类与设计逻辑
小小作曲家
青年作曲家危阳简介
著名作曲家杨天解
我学学习的智慧
武侠意境交响化:阿镗《神雕侠侣交响乐》本体论
巴伯钢琴组曲《纪念集》的演奏技法研究
作曲家
综合性院校西方音乐史教材中的谱例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