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明朝文字狱对明朝文坛的影响

2012-04-29 19:38:32张品
群文天地 2012年5期
关键词:文字狱损失

摘要:洪武年间文字狱是明朝文坛甚至中国文坛的一次浩劫。究其原因,与明朝开国特殊的君与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明朝文字狱对中国文化造成极大损失,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缺口。

关键词:文字狱;原因;损失

提到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人们大多会想到唐诗宋词元曲,而明代的文坛却无可提及。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朝廷上既多次讲到“乱世用武,治世用文”,后又确立了“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文教政策。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明朝学校普及而文学水平却急速下降呢?笔者通过对洪武年间文字狱个案的梳理与分析,揭示上述特殊现象的原因。

一、文字狱的类型

纵观洪武一朝发生的文字狱,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用字因音同、音近而发动文字狱的。在公文或表章中使用的文字,因与他字字音相同或相近而引发文字之狱的事例,在朱元璋统治时期发生了很多。如: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因为都司所作的《万寿表》中有“垂子孙而作则”而被杀;常州府学训导蒋镇因为本府所作的《正旦贺表》中有“睿性生知”而被杀等等。在辑录了一系列因言遭诛的事例后,《朝野异闻录》给出了这样的解释:“盖以‘则音嫌于‘贼也,‘生知嫌于‘僧智也,藻饰太平嫌于‘早失太平也……”

二是因主观臆断引发的文字狱。经过一系列在公文表章中出现的文字狱,礼部及在朝官员个个诚惶诚恐,人人自危,更可怕的是,他的检察对象终于突破“天下所进表笺”的范围,而直驱文学领域。如佥事陈养浩诗云:“城南有嫠妇,夜夜哭征夫。”朱元璋嫌其“伤时”,将作者“取到湖广,投之于水”溺死;一寺院墙壁上题布袋佛诗云:“大千世界活茫茫,收拾都将一袋藏;毕竟有收还有放,放宽些子有何妨!”朱元璋疑其嫌法度太严,尽诛寺僧;高僧来复有诗云:“金盘苏合来殊域,玉碗醍醐出上方;稠迭滥承上天赐,自惭无德颂陶唐。”朱元璋杀他的理由是:“殊”,同“歹朱”。

三是因为不通晓各地民俗而而导致文字狱的。江南一带的民俗对年老者,无论官职大小,私下里都一概称之为“老头儿”,其中也不乏尊老之意。但在朱元璋看来,就实在难以接受了。一次,在朱元璋微服私访中称为“老头儿”时别怒不可遏,命令总军率军队将这一带的人家全部满门抄斩。

二、文字狱的原因

考察洪武年间朱元璋屡次大兴的文字狱,其规模之大,程度之深,理由之荒唐,是前无古人的。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朱元璋自身的特殊性是导致文字狱产生的直接原因。以上表笺内容中有很多和“僧”、“贼”有关。朱元璋对“僧”、“贼”这样的字眼相当敏感。这和他的出身是有关。朱元璋出身微寒。为生计出家到皇觉寺当了和尚,后加入农民起义军,终成大器,年号洪武。虽然这时他已位居九五之尊,但他不光彩的为僧为盗生活史成了他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这种不光彩的过去成了朱皇帝的雷区,触之即发。

其次,特殊的君臣关系是洪武文字狱的推动因素。草根出身的朱元璋,并非一开始就对知识阶级心怀疑惧。相反,跟元末其他起事豪强相比,朱元璋基本可以称得上是礼贤下士的典范。这就形成在功臣序列里,文官地位普遍高于武将的局面。于是那些曾为朱家江山浴血奋战的武将们在感叹“兔死狗烹”之余,不忘诽谤一下士人以捍卫自己专宠的权利。以“《孟子》有‘士,诚小人也句”来挑拨朱皇帝和文臣之间的关系。在朱皇帝看来,读书人巧断句读,活用词意,实在是一件可憎的事。在草根出身的自卑情节的作用下“由此览天下奏章,动生疑忌,而文字之祸起云”。

再次,皇权至高无上的封建专制制度是文字狱产生的根本原因。在封建专制政治制度下,皇帝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君让臣死,臣不敢不死”的君臣关系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统治着人们的思想,历代帝王也随心所欲运用这份权利,对“不顺者”以文字狱加之。专制政治越完善,文字狱的发生就越频繁,波及的面就越大。

三、文字狱的影响

朱元璋式的文字狱,其最大的特征,就是他没有自己的意识形态。也正因如此,洪武文字狱才更具有威慑力。明初的作家如刘基、高启,他们在文学上还是很有作为的,可谓开了明诗创作中简单率直的诗歌风气之先声。”但朱元璋借胡惟庸之手毒死了刘基,用文字狱害死了高启。从此以后,文人陷入左右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君威难测。文字狱败坏了文风,导致“台阁体”诗词侵霸文坛。“台阁体”诗的出现和繁荣,是中国文化史的倒退,而文字狱就是这倒退的决定性因素。

其次,文字狱摧残了士人的身心,是加深中国文人“奴性品格”的助推器。文字狱对文人不仅是身体上的迫害,更是精神上的摧残。以自尊、气节安身立命的士人在文字狱的淫威下渐有斯文扫地、气节不存之趋势。越来越多趋炎附势、俯首听命的文人,终于使中国人独有的“奴才哲学”愈加完善。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哀。

再次,文字狱阻碍了文学的发展,是明朝文坛沉寂与衰退的主导因素。朱主义文罕狱更大的杀伤力在于,它绞杀了汉语的隐喻功能,明以后的汉语,已经无法完整营造出古典中国向现代中国急速过渡的准确意象。文字狱从肉体到精神对士人惨无人道的摧残和迫害,使一些士人诚惶诚恐地远离了文学创作,任由明朝的文学园地荒芜。

总之,洪武年间的文字狱因其“非意识形态”性把中国明代文学带入阴暗的地狱,它摧残了中国的文化,阻碍了文学的发展,成为了中国文学的一大缺口。

(作者简介:张品(1986-),女,汉族,山东菏泽人,西南大学文学院2011级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方向。)

猜你喜欢
文字狱损失
“文字狱”案例及影响
少问一句,损失千金
胖胖损失了多少元
清代碑学兴起并不仅因为文字狱
艺术品鉴(2020年6期)2020-08-11 09:36:32
玉米抽穗前倒伏怎么办?怎么减少损失?
今日农业(2019年15期)2019-01-03 12:11:33
从曾静吕留良案看雍正朝文字狱
长江丛刊(2017年26期)2017-11-25 09:08:42
一般自由碰撞的最大动能损失
菜烧好了应该尽量马上吃
清朝文字狱之史鉴
法制博览(2015年8期)2015-09-01 08:44:09
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