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驰 张华 王坤祚
●【牟其中简介】
牟其中,南德集团前董事长。1941年生,四川万县人。一个把口号喊遍中国的富豪,一个曾同时肩负中国“首富”和“首骗”两个名号的备受争议的人物。300元钱起家,办了三件大事:飞机易货、卫星发射、开发满洲里。后因南德集团信用证诈骗案入狱,被判有期徒刑18年。
牟其中的商业意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显得超前而又孤独,他的每一次行为,总是走在当时的环境和制度前,这就是先行者的悲哀和需要付出的代价。牟其中超前的思维与实践的断裂,不仅仅是南德集团的悲哀,也是对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深刻警示。
无论你是否喜欢他,在被捕入狱前,他被公认为是中国企业家群体中最有个性、最富争议的民营企业家;入狱后,又成为最不服输、最不气馁、广受社会关注的囚犯。
他就是牟其中。
成败牟其中
这个人,曾提出要把喜玛拉雅山炸个缺口,让印度洋暖湿的季风吹进青藏高原,让苦寒之地变成良田沃土;要把雅鲁藏布江的水引进黄河,让中原大地的人民从此解决缺水问题;要在中国的北方投资100亿,建设一个中国北方的香港;还要花31亿美元为中国海军买一艘苏联航空母舰。
这个人,是中国第一位登上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企业家,被多所大学和有关市政府聘为客座教授或顾问,有一大群知识分子曾经追随他的左右,聆听他的每一句惊世之言。
这个人,从来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钱,在他的口中,2000万是个小数,2个亿也是个小数,如果他想说,他会说20个亿、200个亿,并且,仿佛一转身就可以开出能够兑现的支票,直到面对监狱的四壁,他依旧如此认为。
这个人,1994年荣获“中国十佳民营企业家”称号、被评为“中国改革风云人物”;1995年被评为“中国商界十大风云人物”;1996年12月被评为“中国百名优秀企业家”;1997被评为“中国十大实业家”。
这个人,当他接受法庭最后的审判的时候,中外近百家媒体到场,8小时庭审中共没收记录60余份,拉掉胶卷11个、录音带四盘,3名记者被赶出场……
同样是这个人,在最后拥有自由的日子里,却众叛亲离,被无数曾经跟随的人所攻击,甚至连最后打印文稿的钱都需要留守在身边的下属们垫付……
某知名政经媒体曾有一段这样对他评价的文字:当我们看到他在郑重其事地等待历史的判决时,我们不得不说,这至少是一个不可让别人轻侮的人——虽然有那么多的人在轻侮他。
大佬的狱中岁月
汤逊湖畔湖北洪山监狱餐厅前的广场上,牟其中读完报纸,颇为感慨地对身边一位犯人说:“当一个大国的领导人,真是太累太累。”另外两位犯人听了,禁不住哑然失笑,而他却一脸严肃。
2000年5月,牟其中以信用证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后被改判18年有期徒刑。
这是一位极为孤独的老人。在多数同监犯人的眼中,牟其中就像是个外星来客,他在起初几年间,鲜与同室的其他人交流。大多数时间,他都在反思、读书、写作,每天的写作时间超过12小时。牟其中撰写的大都是政论或是经济类的文章。
为了锻炼好身体,牟其中在狱中每天的运动量惊人。他坚持每天早上绕着监狱内的小篮球场跑几十圈,午休后就来回爬楼梯—— 六层楼梯上下十几趟,高度相当于爬了一座纽约帝国大厦。无论数九寒天,还是春寒料峭,他都坚持洗冷水澡,做自编的体操。
牟其中在洪山监狱修心养性,而他的江湖地位却并没有就此消逝。一些当下的成功人士,亦慕名前来洪山监狱探访牟其中。近年来有王石、冯仑、兰世立以及IT界知名企业家等。
他对曾在洪山监狱服刑六年的狱友郑毅说:“我出去以后,会兴办一所最现代化的南德医院,对富人提供最高贵的服务,对穷人收取最廉价的费用。”
有人甚至预言,牟其中刑满释放时,将会有上百家媒体记者和三十多位大名鼎鼎的企业家前来接他。
“我不着急中国赶超不了美国,我着急的是,中国人学不会做一个好富人的本领。”牟其中感慨道,“做好一个穷人,有骨气就行了,而做好一个富人,则需要巨大的智慧和仁慈的灵魂。”
类似富有哲理的“名言”,牟其中总是妙语如珠,这都归功于他在监狱中阅读与反思。
风云乍起
到现在,所有公开的材料里,很少有人质疑过牟其中的智慧。在牟其中的早年,无论是万县的老乡,还是学校的师长,都对当年这个心气颇高的年轻人赞赏有加。
1940年6月19日,牟其中出生在四川省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一个中等经济水平的商人家庭。耳濡目染,牟其中的童年与一般的孩子相比,多了几分商业的熏陶。
小学时,牟其中便被认为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学生,他的一位老师早早就下了评定,说如果牟其中能改掉夸夸其谈的性格,今后定有大出息。
年轻时代的牟其中,一直希望成为一名记者,但1959年的高考成为了他生命中的第一个打击,他落榜了。重返万县的牟其中有了生平的第一份工作,在当地的玻璃厂成了一名锅炉工人。和许多年轻人不一样,在他的身上体现出巨大的政治热情,他开始研读有关马列、毛泽东的著作,甚至阅读哲学、法律,而在读书之余,牟其中的演讲才华和层出不穷的惊人想法开始频频演练,久而久之,玻璃厂的牟其中,成为了一个精通马列、精通哲学的牟其中。
牟其中的第一次入狱则是在他进入玻璃厂近10年后。
1974年春天,牟其中在万县的青年之中已经拥有了巨大的声誉,当时的他政治热情空前高涨,他和后来一起入狱的刘忠智合作写下了《中国向何处去》的万字文,他个人还写出了《社会主义由科学向空想的倒退》和《从文化革命到武化革命》等两篇文章,并大肆宣传。正当牟其中等人兴奋于自己的杰作时,牟其中被关入了监狱,并被内定判处死刑,后未执行。
1979年12月31日,牟其中被释放。
牟其中的经商则是在这次监狱事件之后。1982年4月,他与人合办“万县市中德商店”。牟其中的经商天赋开始显现。这成为牟其中进行商海实战的第一个试验田。
当时的万县,商品销售尚无“三包”之说,可牟其中率先在用户中推行了包换卡。与此同时,中德商店还开展了跨地区的代购、代销、代组织、代托运业务。第一年他们便破天荒获得了近8万元利润。1983年初,牟其中从重庆一家兵工厂以最低价购买了一批铜制钟,然后又以相当高的价格卖给上海的许多商店,仅此一项,便获取了令人咋舌的大笔暴利。自那以后,牟其中的中德商店还做过多次类似的生意。
到了1988年,公司正式定名为“南德经济集团”,此后便沿用了下来。
空手道掘金
今天看来,他做生意利用的是当时银行结算、汇兑等不同金融产品的时间差,解决了企业的流动资金问题,挖掘出第一桶金,这就是牟其中著名的“空手道”理论。
“用很少的投入,利用现代信息制度和一系列分散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就可以完成投资巨大的项目。”牟其中曾在一篇文章中较为系统地表述了他的商业操作模式理论。
“从1992年以后,我就发现,过去的经济规律已经在市场经济中变得十分可笑了,我们需要建立智慧文明经济的新游戏规则,这是对无形资产尤其是智慧的高度运用,而这正是我对中国经济界的一个世纪性的贡献。”在这席话之前,牟其中的对称说也曾经被人广为传播过:“哲学上讲究对称。历史上有一个时刻—— 50年代初公私合营,很短时间里资产发生由‘荣毅仁口袋向国家口袋的运动;那么,就可能对称地存在着一个反向运动,发生资产迅速由国家口袋向‘荣毅仁口袋的运动—— 我认为现在就是这样一个时刻。”
他的理论才华,的确让人惊叹。
但命运又与牟其中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在当时因为赚的钱太多,牟其中被有关部门冠以“投机倒把”的罪名,再一次入狱。
罐头换飞机
1984年8月,牟其中被平反,其后他又用了他的“空手道”理论做成了冰箱生意。这笔生意为南德集团的国际化积累了两个条件:资金和经验。
让牟其中声名大噪的是飞机易货贸易。
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中苏关系的经贸往来活动日益频繁。在此前后,牟其中已经对国内、前苏联、东欧等国作了相对系统的商业调查研究:当时苏联正极度缺乏轻工、食品等生活用品,而中国因经济一度过热,导致大量轻工业品过剩、积压。
20世纪90年代,牟其中掌舵的南德集团用上千车皮的中国轻工业品换回了4架苏制T-154型飞机,成功地完成了两国间当时最大的一笔民间单项易货贸易。在这次生意中,南德集团以少量的投入,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回报,企业随之走向了巅峰,牟其中也因此被戴上了“商界奇才”的光环。
飞机易货的一举成功,让牟其中与南德集团在积累名与利的同时,更进一步积累了做事的勇气与信心。
从巅峰到滑铁卢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这不是牟其中的首创,但这却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他认为自己必须不断创造新的奇迹,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
于是,剑指卫星发射、倾力投入满洲里的开发,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这一决定,使人们在对这位敢说敢做的个性企业家充满着期许的同时,又存在着疑问:他能干成吗?
事后证明,牟其中干成了卫星事业,如果不是一场变故,他会干得很好。
1993年12月28日,南德与俄罗斯合作,成功地发射了“航向一号”电视直播卫星。
于是,从1994年起,南德集团就开始做航向系列卫星了。
1995年,国家实行紧缩银根的经济政策,这对开展卫星业务、需要大量资金的南德集团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没有钱,步履维艰,”南德集团一高管回忆当时的场景。
不久,航向三号卫星制造即将完工,并准备发射,对南德集团来说,卫星项目势在必行,他们必须向国外发射机构支付数百万美元的发射费。
这笔发射费对当年的南德来说是笔巨款,急需用钱的牟其中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当年的春天,牟其中几乎天天召集中层管理人员开会,主题只有一个:筹钱。
这时,一个叫何君的人出现在牟其中的眼前,对方表示愿意提供资金助南德渡过难关。然而,这笔钱却把牟其中与南德拖向了无底的深渊。
现在看来,这两个项目的实施,虽印证了牟其中的魄力与战略眼光,但也是南德商业帝国轰然倒塌的诱因。牟其中有思想,但缺乏实现目标的必要手段:钱。
1999年1月7日,牟其中被武汉警方刑事拘留。2000年5月30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南德集团及牟其中等犯有信用证诈骗罪,判处牟其中无期徒刑,并剥夺政治权力终身。这就形成了牟其中迄今的第三次入狱。
一个悲情的探索者
司马晓雄在《冷眼直观牟其中》写道:“充满悲剧意味的是,牟其中的心太大了,他妄想在理论和实践上同时成为出类拔萃之辈!这样,他就不自觉地将自己推向了一个孤独而又苍凉的绝境……”
长期研究民营经济发展的经济学家闻义风(化名)从时代背景出发,把牟其中比作为“一个悲情的探索者”:第一次坐牢,他要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革中,建立起商品生产的社会秩序,无疑是异端学说;20世纪80年代早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路线刚刚确立,他利用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操作手段做生意,已经打破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商业环境,打破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第二次进监狱在所难免;“信用证诈骗”是其第三次入狱的罪名,信用证的担保与支付,虽然在国际上已经流行了好多年,但牟其中案是国内关于信用证诈骗的第一起案例,正是因为没有先例,直接导致了司法界、理论界对此案的争议,争议的结果是2006年1月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为后来的案件审判指明了方向,按照这一新的规定,即使原起诉书中认定的事实属实,南德集团和牟其中也应是不构成犯罪的。
“政策、法律的变迁,总是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既需要自我调整与适应,也需要外力的推动。实事求是地说,牟其中无意于充当整个社会发展的急先锋,他只想在他的一亩三分地里能先行一步,给后来者提供一个经验或是教训,唯一需要的是社会对他的宽容。”资深传媒人王有为表示。
“牟其中的商业意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显得超前而又孤独,我们现在无意点评老牟每一次坐牢的孰是孰非,但他的每一次行为,总是走在当时的环境和制度的前面,这就是先行者的悲哀和需要付出的代价。”南德集团的法定诉讼代理人夏宗伟这样总结牟其中的前半生。
一个开放的国度,一个更加理智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对中国企业家群体的成长来说是个福音。
放弃无罪申诉,申请假释,这对牟其中来说是一条痛苦且无奈的选择。如果不是因为儿子的病痛,70多岁的牟其中估计也绝不会通过申请假释而走向自由之路。入狱十几年来,牟其中一直不认为自己有罪,称要清清白白地走出去。此后几年,牟其中通过律师、诉讼委托代理人等不断依法申诉,至今未果。
虽然已经申请了假释,但对于牟其中来说,他的回归仍然不失年轻时的硬气。
这位崛起的草莽,纵横商海,达到了人生顶峰又迅速跌落的企业家和思想者,或许还想着重整旗鼓,或许还想着自己的申诉之路。难怪有媒体曾经评价牟其中:“他更适合做一个思想家而不是企业家”。
无论是人性的弱点还是体制改革的牺牲品,时过境迁,作为中国改革进程中最醒目的奋斗者之一,他依然为历史所铭记,依然是归来的英雄。(编辑/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