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一方
凌兰芳的故事,并不是10年前后的华丽蝶变,而是10年之间的艰难破茧。
10年前,在湖州丝绸业最困难时,业已下岗的他不惜借着高利贷,盘下濒临倒闭的丝绸国企。湖州人都说,他疯了。10年后,这个疯子掌控的丝绸之路集团,成了中国最大的民营丝绸制造企业,年销售额达到20多个亿。
他就是凌兰芳。
从天堂到炼狱
1976年,23岁的凌兰芳怎么也没想到,一年前自己还是浙江省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一年后竟沦为阶下囚。从天堂到炼狱,竟然跌落得这么快。
年轻的凌兰芳怀着高昂的政治热情投入到艰苦的送茧工作中,日复一日地往返于仓库与车间。每天要走30公里,5年前后送茧走的路可绕地球一圈。
由于工作卖力,又写得一手好文章,凌兰芳很快得到了领导们的提拔,21岁就当上了工厂的党委副书记。可是,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一场“拨乱反正”的政治改革,将一时风光无限的凌兰芳投入大狱。
这期间,凌兰芳在车间接受艰苦的监督劳动。就在饥饿与困苦侵蚀他时,他却得到了浙丝二厂一些老工人们的暗中帮助。当初凌兰芳风头正健时,这些老工人并没有向他套近乎;如今他已是一个失去自由的戴罪之人,而这些老工人却从自己家里省下一口饭菜,冒着极大的风险来帮助他。这不仅仅让凌兰芳感激涕零,更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价值观。后来已身为集团董事长的他,把这种尊重人性的价值观,传承在了善待每一个员工上。
倒爷赚来1000万
26岁那年,由于三中全会的政策落实,凌兰芳得以出狱,并被分配回了原来的工厂。他一方面在工厂辛勤工作当送茧工,工作量几乎是工友们的两倍;一方面又利用业余时间,给一些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补习数学,后来甚至还有补习班请他上课,每节课6毛钱。随着政策环境的宽松,在新的产业形势下,工厂领导开始重新启用这个命运曲折的年轻人。
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取代了计划经济。为了获得煤炭、水泥和木材等生产原料,浙丝二厂找到当地物资局,合资成立了一个丝绸物资公司,由深得领导们赏识的凌兰芳出任总经理。
可是,这个经理却并不好当。
1994年初,由于外商违约,凌兰芳进口的5200吨槽钢延迟到货,这一延迟便撞上了国家宏观调控。这批钢材从每吨5000元的进口价格,一路暴跌至每吨2000元,整笔业务加上利息损失近2000万元。
祸不单行。1995年4月,公司一艘用来运煤的万吨海轮,在舟山正东10海里处不幸被撞沉没,12名船员遇难。在事发现场,凌兰芳颓然地跪倒在地,失声痛哭。两大事故一共造成公司亏损3000万元,近一半骨干员工离公司而去,剩下的21个人,人均负债150万元,公司几乎倒闭。
然而没过几天,公司就要归还银行11万元钱的利息,凌兰芳号召21名员工凑齐了钱按时送到银行。银行的领导大为感动,此后还提供过无抵押贷款,帮助凌兰芳渡过难关。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凌兰芳又以“抵扣欠款”的方式将火车厂与煤矿企业整合起来。随后,谈成了与这些欠款的大型国企的合作。“倒爷”凌兰芳将一条“债务链”整合成了一条“生物链”。短短两三年间,他帮助宝钢、大庆和神华等国有能源企业清理了10多亿元的三角债,盘活了这些企业10多亿元的存量资产。有些企业还会给他增加10%~15%的补贴,这也为他几年后收购那些濒临倒闭的丝绸企业奠定了基础。
1999年,凌兰芳终于挣来第一个1000万元。他兴奋地给银行领导打电话:“我凌兰芳站起来了,可以还清债务了!”
“丝”定终身
2002年,拿着被买断工龄的2万多元,49岁的凌兰芳从难以为继的浙丝二厂下岗了。
拥有90年历史的“永昌”丝绸厂,成了湖州国企改制的排头兵。湖州政府开出的竞拍条件是:8500万元的价格,还要保障2900多名工人的安置和上岗。
谁愿意去接下这么一个烫手山芋啊!可是100多天后,永昌老厂被盘下来的消息,一下子轰动湖州。揭下改制“一号工程”皇榜的人,竟然是刚刚下岗的凌兰芳!他与十几个下岗工人兄弟联合在一起,以丝绸物资公司的名义,收购了永昌。这就是丝绸之路集团的前身。
为了凑齐首期2000万元的资金,凌兰芳不得不借了高利贷。“当时没有一个银行敢借钱给我,用买下的那块土地抵押也不要。”
当时,很多下岗工人被企业裁掉后上街抗议,给当地政府造了不少麻烦。凌兰芳不但安抚好了工人们的情绪,还遵守了改制时的承诺,除了百分之百保障工人们的安置和上岗,还不惜成本地为上岗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这使得永昌成了保障工人就业的一个标杆。
收购永昌仅仅过了4个月,当地政府又以2000万元四年付清的条件,把濒临倒闭的浙丝二厂卖给了凌兰芳。又过了半年,兰芳不得不又以1200万元三年付清的条件接了华绫丝绸服装厂。
重整产业链
2006年初,凌兰芳将企业更名为“丝绸之路集团”,意在发扬中国丝绸文化。凌兰芳当年就在广西省来宾市这个蚕茧资源富集地,建设了一个大型缫丝厂。这个分厂不仅解决了凌兰芳对于蚕茧原料的后顾之忧,而且当年就实现盈利,四年后年利润达到1000多万元,收回了初始投资。
2007年,他在浙丝二厂的公路对面,投资1.5亿元建设丝路科技产业园,从意大利引进了全套无梭化织造新设备,同时实施6S等先进的生产管理体系。这使得湖州丝绸30年来,第一次重返产业潮流的最前端。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出口订单锐减,中国纺织业遭受了沉重一击,而丝绸之路集团同样难以幸免。生丝价格从每吨22万元下滑至17万元,外贸订单下滑得厉害,危局之下,几个厂长请示凌兰芳减产。然而,凌兰芳却坚决地回答:不减员、不减薪、不减产,不能散播恐慌情绪。一直撑到2009年4万亿政策落下来,丝绸之路集团才渡过危机。
2009年,凌兰芳在四川广安市投资1.2亿元,建设了一个先进的丝绸家纺工业园,扩大了前道工艺的产能规模;其次收购了浙江大学的易纺工厂,从而获得了国际领先的数码织造技术;最后引进了先进的绣花机床,将华绫服装厂改造成针对欢莎品牌的现代化后道工艺生产线。
由此,丝绸之路集团业已形成“西部资源与产能中心,东部技术与品牌中心”的产业大构架,拥有了3000吨生丝、1000万米绸缎和50万件套丝绸服装和家纺的年生产能力。
品牌仰攻战
2009年8月,凌兰芳“三顾茅庐”将前富安娜副总、家纺界女强人胡超请到湖州参观丝绸之路集团。随后,凌兰芳投资上千万元,让胡超带领着“欢莎家纺”闯进北京燕莎、上海八佰拜、杭州大厦、南京金鹰以及成都仁和春天等各大都市的顶级购物商场。2010年,欢莎家纺已布下20多个顶级商场门店,年销售达到3000万元。
2010年,由于丝绸之路集团拥有国内独一无二数码织造技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找到凌兰芳,提出让丝绸之路集团用丝绸将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织成一幅长达10米的画卷,用来装饰中国馆接待各国政要的贵宾厅。
恰巧的是,2011年中影集团韩三平和凤凰传媒总裁刘长乐,发现了《富春山居图》被一分为二地分置于大陆与台湾这一情况,决定将其拍成一部以时尚动作为主打的同名电影。制片方自然也听说了丝绸之路集团为世博会织造的《富春山居图》。
在浙江省宣传部的牵线搭桥下,凌兰芳斥重金将欢莎家纺植入了这部众人期待的新电影。在电影中,四大主演刘德华、林志玲、张静初和佟大为不仅身穿欢莎家纺的服装,还会路过以“欢莎”旗舰店为背景的街道。
通过专门给各个明星设计礼服的设计师劳伦斯,欢莎品牌真正打入国内顶级时尚圈,为诸多时尚明星青睐。
2012年夏天,凌兰芳送走了最后一批国企改制过来的老工人,随着老工人们的退休,以前的老设备也全部被搬进了丝绸博物馆。八千里路云和月,历史就这样轰然走过,10年前那斩钉截铁的“不下岗”承诺,他终于做到了。想起这些,年近花甲的凌兰芳难免感怀。(编辑/王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