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锁会
摘要: 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是教育的前提条件,本文从“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的区别入手,重点探讨农村普通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和保护学生主动性的问题,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农村普通高中班主任学生主动性班级管理
一
费希特说:“人的教养不能靠别人传授,人必须进行自我修养。一切苦修也绝不是文化修养,教育是通过人的主动性来实现的,教育牢牢地钉在主动性上。”可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是教育的前提条件。
那么“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有什么区别呢?学习的积极性落脚点是“学习态度”,而学生的主动性落脚点则是学生的内在动力;学习的积极性的核心是教师,而学习的主动性的核心是学生;学生的主动性不仅包括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而且应该包含学生在德、体、美、勤等方面完善自我的内在需求。
当代教育,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把培养多元化的学生定为首要目标,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不能只停留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更要重视对学生主动性的培养。
学生的主动性提倡挑战自我、自我设计、批判思维、联系实际、不断反思和主动合作,学生的主动性倡导的不仅是学习的热情,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自发动力、自我引导和进取的能力。那么现实教育教学中学生表现如何呢?
我从教于一所农村普通高中,这里的学生大多是市重点高中考不上,市普通高中也进不去,带着几分不情愿来上学的,学生的素质可见一斑。通过了解我发现大部分学生是在家长和老师的“逼迫”下学习的,这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很差,有厌学情绪的不在少数。被问到为什么上学时,他们大都无语;当被问到有什么理想时,他们大多说没想过。
二
心理学上把“主动性”定义为:个体按照自己的规定或设置的目标行动,而不是依赖外力推动的行为品质。由个人需要、动机、理想、抱负和价值观等推动。一个连自己奋斗目标都没想过,一个连自己明天将走向何方都不考虑的学生,何来主动性?
因此我觉得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首先要让学生找到自己的目标,明确自己的人生理想。
1.明确理想的前提是要有自信。
理想不是别人给的,应该是自己发自内心主动的追求,一个缺乏自信的人是不会有自己主动的追求的。要培养自信心首先要正确认识自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只注意自己的劣势和不足,只埋怨自己这不行那也不行,使自己的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己伤害自己。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各有其优势,看到自己的长处,就不会沉沦;看到自己的短处,奋发努力,即使不能把短处变成长处,也不会把自己变得一文不值。要培养自信还要学会正确对待生活与学习中的挫折与困难。人生旅途平坦,生活风平浪静是不现实的,正因为生活中、求学路上有许多艰难和挫折,有许多堡垒等着我们攻克,我们才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才要有海燕那种“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豪情。当然,我们要量力而为,先易后难,定的目标要符合现实,不要过高。
2.引领学生树立适合自己的人生理想。
有了自信,人就会开始行动。这时候我们一方面要像保护幼苗一样保护学生的自信,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明确自己的人生理想。每个人的理想和目标都有所不同,即使是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理想也各有不同。我们要做的不是要求他们树立什么理想,而是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优势,为他们提供各种未来参考。而且目标越具体,动力就越持久。举个例子:每个学生都把上大学作为自己的目标,时间久了这个目标等于没有目标,因为你的目标和别人完全相同,那我们应该在什么方面努力呢?所以我主张要帮学生确定适合自己的具体目标。每到高三学生填报志愿的时间,我就组织班上的学生看看现在大学设置的专业各有什么特色,不同的专业就业前景如何,有哪些是社会热门专业,等等。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为学生确定目标提供了参考。
3.学生的主动性需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更需要保护。
在班级管理中为保护学生的主动性,我坚持一个原则: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为此我有目的地组织班级活动。学习好的同学可以通过知识竞赛展现自我,体育好的同学可以通过体育竞赛展现自我,口才好的同学通过演讲或辩论赛来展现自我,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迈出第一步往往是最困难的,有时需要我们“专制”一些。
4.保护学生的主动性还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
一是学校与家长的关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人之常情,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也是现实。我班学生家长中,有相当一部分对孩子的表现觉得很失望,甚至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很明显,这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在现实生活中学校系统地指导家长是不现实的,所以学校要尽量削弱家长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注意对家长要“多报喜,少报忧”,即使学生犯错必须通知家长,也要事先给家长提些合理化建议和处理方法。二是注意处理好同学间的关系。青少年从内心渴望结交同龄朋友,但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多,孩子缺少包容与合作精神,影响他们最深的往往是知心好友。所以,我们还应当在指导学生交友方面多做研究。
总之,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明确目标是培养学生主动性的前提,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保护学生的主动性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培养和保护学生的主动性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还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