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纤维艺术的探索

2012-04-29 12:58:21刘杉
科教导刊 2012年5期
关键词:艺术作品服装纤维

刘杉

摘 要 文章从我国的纤维艺术发展及现状,及因何受到现代人的普遍欢迎入手,简述了纤维艺术其艺术价值与使用价值在当今社会人们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在今后服装、家装市场的前景。

关键词 纤维艺术 软装修

中图分类号:J523文献标识码:A

The Exploration of Fiber Art

LIU Shan

(Lushan College of Gu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iuzhou, Guangxi 545616)

Abstract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fiber art, and why generally welcomed by modern people, discusses specific applications of fiber art's artistic value and use value in people's living in today's society, and its prospects on future clothing and home improvement market.

Key words fiber art; Soft refurbishment

1 纤维艺术的回忆

传统的编织纤维艺术是一种既古老又年轻,既熟悉而又神秘的艺术,它是由古代传统的编织工艺发展派生而来,它的历史甚至超过了绘画和文字。传说中伏羲从蜘蛛结网中获得启示,发明了渔网,许多由编织工艺制造的工具至今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代祖先们在漫长的劳动实践过程中,用编织工艺创造了大量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纤维制品早在我国的先秦时期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在当时由动植物纤维制作的服装和装饰器物已经很普及了。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染织技术已经有很大程度的进步,在纤维制品上出现了肌理、纹路以及提花和绣花。随着提花机的使用,两汉时期的丝织品在前期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出现了工艺复杂且精美的缂丝。再到以后的唐宋时代的织锦工艺发展迅速,出现的花色品种逐渐增多,到元朝时期达到鼎盛,随着元代织造局的出现,元代制造工艺的典型代表“纳石失”也随之发展起来。明清时代也有进步,但成绩不显著。

2 我国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现状

早期不论是欧洲还是亚洲纤维织物的形式比较单一,色彩和图案也比较简单,大多以几何纹为主。随着新技术、新思维、新材料等层出不穷,为纤维艺术的创作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中国真正的纤维艺术研究应该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工业美术学院的15名美国纤维艺术留学生的到来,同时又迎来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为纤维艺术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20世纪80年代末,“软雕艺术”一词首次在中国提出,这标志着中国现代编织艺术的发展以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化,由于当时主要还是使用纺织材料所以称其为“软”,又因其已摆脱平面局限,具有浮雕及圆雕效果,故称“软雕艺术”。随着改革开放多元化的发展,纤维艺术的创作也摆脱了以往单纯、机械的表现形式,创作风格趋向于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但这一时期的纤维艺术作品的材料应用局限性还是比较大的,还是多以毛线、棉麻线等编制为主,新材料的应用非常少见。同时这一时期的创作思路还是以单体创作为主,配套、系列的作品很少出现在这一时期。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科技水平和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纤维艺术领域的新材料层出不穷,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需求也不断增强,审美观也有很大的改变。人们对纤维艺术作品欣赏的角度逐渐与公共空间的协调、适应相结合,根据空间的需要来进行纤维艺术作品的创作,为纤维艺术配套作品以及新材料的注入提供了机会。不仅如此,许多艺术家也将光与影充分的利用到纤维艺术作品的设计中去,使其作品与环境达到高度统一,构成一个整体。可见随着科技进步和发展,纤维艺术在工艺制作上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不仅继承了传统的手工编织的绝招,而且还插入了数码高科技含量的技能,使得纤维艺术显现出一派真正意义上的百花齐放景象。

3 纤维艺术与现代生活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纤维艺术作为现代艺术的一种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追捧。究其原因,除了纤维艺术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使用功能外,他还与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现状有直接的联系。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接触的事务和空间,基本上都是一些缺少“情感”,由工业革命导致的大机器生产得来的产物。而且,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强,与周围人群交流的减少,每天面对“冷冰冰”的生活环境,不断唤起人们对“人情温暖”的呼唤。而纤维艺术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迎合了人们的这种需求,因为纤维艺术作品本身凝聚着艺术家的情感,赋予了其生命力,将其装置与生活空间中,给钢筋水泥构筑的冷冰冰的环境中增加了一丝暖意。纤维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一直都是艺术界、建筑界广泛关注的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门类。它在艺术形式和语言的探索上具有独特的方式和特点,是其它艺术样式所无法替代的。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物质的创造,任何一件艺术作品在其开始创作之前,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制作该艺术品的价值,既要考虑其艺术价值又要考虑其“实用”价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纤维艺术无处不在,它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伏羲通过蜘蛛结网的启示发明了渔网,在当时来说是革命性的进步,再到后来发展到人们的服装饰品方面以及公共、家居空间装饰方面,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密切。

(1)服装,纤维艺术作品的经典之作。服装是人类赋予纤维艺术最原始、最直接也是最恒久的展示平台,它依附于人体(实体)呈现在人们眼前。从最初的动植物天然纤维兽皮、树叶等制成的“遮羞布”,到现在的通过高科技合成的人工皮草、化纤材料等制成的各行各业的专业服装,如宇航服、防辐射服、防电服等等。纤维艺术由最初的遮羞布逐渐发展到现在各式各样的服饰搭配,无一不体现纤维艺术的艺术与实用价值,而且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服装的审美意识、舒适性、功能性要求的增强,纤维艺术在人们服饰行业的作用不可同日而语,现代生活离不开服饰,服装产业的发展与纤维艺术是不可分割的。

(2)室内软装修,纤维艺术的拓展舞台。随着近几年房价的过热,一线城市的许多年轻白领无力购买自己的房子,只能租房来住,即便是有些人买下了自己的房子,也很难承担得起房屋装修的昂贵费用,但是自己生活的空间又不想太单调,这个时候,纤维艺术作品便派上了用场,进入了人们的装修、装饰的视野,为人的房屋“软装修”提供了可能。所谓的“软装修”是指可以移动的、属纺织物料的室内装饰物的装修摆放,也就是指可以通过纤维艺术作品来进行的室内装修。它不像硬装修那样一次完工,可根据个人喜好和资金状况分几步来完成,而且随时可以更改风格,将纤维艺术的室内装饰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也充分展示了它的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材料的更新,纤维艺术形态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由平面的走向立体的,由室内走向室外,涵盖了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的造型艺术可以说是一种质感的绘画、柔软的雕塑、鲜活的装置,它的意义远远超过了“纤维”本身的形式语言。随着人们生活品味的提高,纤维艺术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纤维艺术的明天将充斥于整个人类日常生活当中!

参见文献

[1] 田自秉编著.中国工艺美术史.东方出版中心.

[2] 刘立承,王春燕著.纤维艺术与生活.装饰.总第176期.

[3] 朱尽晖著.现代纤维艺术设计.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4] 王檬檬著.浅析纤维艺术的综合性参考.

猜你喜欢
艺术作品服装纤维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让人心碎的服装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解锁先进功能纤维
纤维的无限可能
腹部纤维型纤维肉瘤CT表现2例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