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章
在多媒体盛行的今天,大家似乎更热衷于动漫式教学,而课本教材上的某些资源在某种程度上被忽略了,如插图及相应的挂图等。其实,各种教学挂图、插图、幻灯片及电视图像具有直观性,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有些人把图像只看成是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比如现在各种语文课本中的彩页和插图,教具中的挂图,等等,有些教师只让学生看看算了,没有充分利用它们,这大大影响了图像对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
图像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调节课堂节奏。教育学告诉我们,直观性是教学的一大原则。心理学表明,教学直观性原则不仅适用于低年龄儿童,也适用于高年级学生,乃至成年人,只不过直观性原则对不同年龄的人影响大小不同罢了。我们适时适地地利用各种图像,就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听课兴趣,使注意力集中,并且可以使被激发起来的兴趣持久。我在讲《登上地球之巅》时,文中说“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我让学生到黑板上画这座山的示意图,他们兴致很高,可好几个学生都没画出来,有的画成了一幅富士山。我又提示同学认真看书,这个山景的描写视角非常清楚。后来学生们再画,便画得准确了,把山的高、陡峭画出来了,连蓝天白云也表示出来了。我又启发学生:“年轻的登山队员要冲击珠穆朗玛顶峰最后的380米高度时,为什么还要其他队员们撤回到8100米的营地,养精蓄锐,以便在需要的时候为突击顶峰的队员提供各种支援?”这样结合示意图作提示,使学生了解了珠穆朗玛峰美丽的景色的同时认识了极尽恶劣的自然环境。这样,学生对课文“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团队精神”的主旨理解得更加深刻透彻了。适时适量地运用这些图像(包括现成的图片、插图、幻灯片等),就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好教学节奏,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完成一节课的学习。
图像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人物或事件的理解,有助于对课文线索的理解和记忆。语言直观是建立在实物直观和图形模型直观的基础上的。语言直观能唤醒和组织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中的感性材料。课文中有大量的直观语言,利用更直观的图像可以使学生对直观的语言得到更肯定、更确切、更深刻的印证。如课文中对人物的肖像描写,细致的行为动作描写,无疑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具体可感的图像。这种图像先是在学生的头脑中默念生成,我们为什么不能使它们化为更直接可观可触的形象呢?事实上,有许多人这样做了。比如,有的教师在讲《孔乙己》、《藤野先生》等课文时,既注意了讲解,又注意了图像的运用。有的教师让学生进行“语言再创造”,描述你心目中的孔乙己、藤野先生,有的老师更直接让学生勾画或绘画出这些人物形象,这些“造像”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而留之久远。我曾有幸听了金榜中学梁老师的两节课,颇受启发和教益。他在讲《孔乙己》时,首先,让学生当起了福尔摩斯侦探,填“孔乙己失踪档案表格”,然后根据这张图表,带领学生侦探寻找。在教授的过程中,让学生上台扮演孔乙己,让学生做出孔乙己“罩”住碟子、“排”出九文大钱的样子,从中揣摩孔乙己的心态神情,体会作者遣词造句出神入化的妙处。我觉得这里的“演”,即是图像的延伸和深化。
如果说课文中的肖像描写、事件过程的细致叙述是直观的话,课文的线索则是要经过分析才能“抽象”出来。要是我们把它图像化,画成图表,学生就容易记忆了。如,我在讲《生物入侵者》一课时,就很好地运用了图表。我把《生物入侵者》的线索用台阶式的图表画出来,让学生看出作者对“生物入侵者”的事是如何一步一步推进阐述的。在授课的过程中,图像巧妙运用,给学生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图像可以使知识系统化,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我认为学习可以看成两个知识转移的过程:先由厚到薄,后由薄到厚。由厚到薄就是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过程;由薄到厚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在解决问题中再次积累知识的过程。这两个过程一直贯穿于一个人学习过程的始终。其间运用图像无疑是一种有用有效的方法。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魏书生老师曾撰文指出,他教的每届学生都要画“知识树”,要学生确知自己在语文学习中要学习哪些知识,这些知识“枝”、“点”处在哪一个知识环节上,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血缘”关系,这样来使学生在学习中成“树”在胸,以约制博。这种全局观念无疑是一种先进的语文教学观,不仅使“将帅”有全盘在指掌中的感觉,也避免了“小卒”在知识海洋中瞎游,迷失方向而遭沉没的危险。
我认为,知识是网状、结构,是有序的,呈链状存在。我曾多次告诉学生,你要能“捏”住一个知识点,“拎”出一串知识。比如,你知道一位作家的名字,你要马上想出他的字、号,什么时代的,有哪些重要作品,我们学过他的什么作品,等等;你看到一个字,马上要想到这个字的造字法、结构、注音、组词、形似字等。
在平时,我也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归纳知识。比如,在讲到记叙文的结构形式时,我给学生概括出三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冰糖葫芦式”,中心像一根棍子,按顺序联结几个事件;一种是“轮辐式”,围绕中心,组织几个相关事件;一种是“橱窗展览式”,文章从几个方面或角度展示一件或几件事。
图像可以全方位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情操。可以这样说,图像引进语文课堂,是多兵种联合立体演练,它综合了语言、构图、观察、归纳、想象、审美等知识和能力,可以更加全面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这种教学已超出了单纯的语言教学范围,也不是单纯实物直观教学和绘画直观教学,而是把直观教学、抽象概括、情绪记忆、审美锻炼、能力培养融合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