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芳
摘 要 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是最早提出“软力量”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深入论述的学者,他的著作《软力量》一书,对国际政治具有深远影响,因而对其解读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约瑟夫·奈 软力量
中图分类号:I712.06 文献标识码:A
Reading Joseph Nye's "Soft Power"
WANG Xiaofa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24)
Abstract American scholar Joseph Nye is the first person to propose a "soft power" concept and an in-depth discussion of the scholar, his book "soft power",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thus its interpretation is of great academic value and practice.
Key words Joseph Nye; soft power
约瑟夫·奈约瑟夫·奈生于1937年,1964年获哈弗大学获政治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约瑟夫·奈所指的软力量是指“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本文旨在探讨他的《软力量》一书主要观点,并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1 《软力量》主要观点
首先,本书中所说的软力量是与硬力量相对应而言。硬力量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在军事上和经济上的能力,是通过军事打击、军事威胁或经济上的利益引诱和胁迫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软力量则是一个国家吸引和劝说的能力,是一种能够影响他人喜好的能力,其中软力量的核心是“吸引力”,包括一国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政治模式,政治制度及政策的有效性等等。
约瑟夫·奈其次,在约瑟夫·奈看来,一国要想实现自己的权力,使别人按照自己所希望的那样去做,可以有三种途径:第一种是“强制”或“威胁”,我们称之为“大棒”政策;第二种是引诱,即用金钱收买或贿赂,我们称之为“胡萝卜”,(两种方法同时用即著名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第三种则是通过一种吸引力使人们与你合作做你希望其做的事情,我们称之为“软力量”。
约瑟夫·奈再次,约瑟夫·奈认为,作为美国总统顾问的那些新保守主义者,正在犯一个严重的错误,即过分注重利用军事和经济力量使其他国家服从美国的意志,而对“软力量”则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很多时候忽视了对软力量的运用。
2 《软力量》研究方法
一是历史研究法。在本书第一部分在谈到硬力量和软力量的相互作用时,作者就用了历史研究法,即分析解释发生过的历史现象来帮助了解现状。作者对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进行了分析,指出战争的部分动机是基于硬力量的威慑作用,同时在战争的合法性上,其他国家即便无法达到在军事力量上与美国的平衡,也仍可联合起来剥夺美国政策的合法性,从而削弱美国的软力量,这就使得美国为战争付出的代价更为昂贵。最后作者指出硬软力量在当今世界上不可避免地交缠错杂在一起,美国应更好的运用两种力量的关系来发挥作用。
二是调查研究法。在本书中,作者多次谈到美国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吸引力的问题,并对美国软力量中的各种资源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吸引力程度进行了调查。包括对美国的发达科技水平、美国音乐电影电视、美国的民主思想、美国做生意的方式,以及美国思想风俗的传播在对外吸引力方面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分别所占的比例。最后作者得出结论,美国的形象和对他人的吸引力是许多不同思想和态度的综合体,它部分依赖于文化,部分依赖于国内政策和价值,部分依赖于外交政策实质、策略和风格。三种资源都很重要。
3 《软力量》逻辑框架
本书共分为五个大部分25个小节。
在第一部分中,作者主要进行了概念性的阐述及定位。指出国家中的软力量主要来自三种资源:一是文化;二是政治价值观;三是外交政策,并具体阐述了这三种资源发挥作用的条件。同时也指出了软力量的局限性及军事力量角色的变化,就军事力量而言,国家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你之所失即我之所得的零和博弈,而更多的是一种你之所失未必是我之所得的非零和博弈状态,硬力量和软力量也在相互作用,有时相互扶持,有时相互干扰。因此,国家主体要懂得如何将硬软力量结合起来使用。
本书第二部分主要对美国软力量的资源进行了阐述。在此部分中,作者先是对美国目前运用软力量面临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美国的吸引力近年来有所下降。然后作者从软力量的三种资源:文化,政治价值观及外交政策对美国软力量资源分别进行了分析。在文化方面,书中指出学术和科技交流、文化交流可以在增强美国软力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章节最后提到三种资源都很重要,但政策实质和风格均是最容易变化的,也是最易受政府掌控的。
在本书第三部分,作者对其他国家的软力量进行了分析,包括苏联、欧洲、亚洲和非国家的参与者。就苏联而言,它的软力量在冷战期间是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但苏联封闭的体制,缺乏具有吸引力的流行文化,以及高压外交政策,又使其软力量无法与美国真正匹敌。就欧洲而言,作者认为其是当前美国在软力量上最接近的竞争对手,不仅能用以抗衡美国的软力量并增加美国单边行动的代价,也能成为协助和强化美国软力量的资源,增大美国达到目标的可能性。就亚洲而言,亚洲国家拥有可观的能产生软力量的潜在资源。在本章节最后,作者指出美国必须对其自身软力量进行更多投资,以应对其他国家软力量的上升。
本书的第四部分主要谈了软力量的运用。作者首先谈了早期各国政府运用软力量的努力,伴随着一战的爆发,各国加速了部署软力量的努力,许多政府都设立了办分室为其战事做宣传。20世纪20年代广播的出现促使许多政府涉足外国语广播,但二战后,软力量被置于一个低优先级考虑的地位。作者接下来阐述了公共外交的轮廓,指出公共外交有三个层面,一是日常沟通,二是战略沟通,三是通过奖学金、交流、培训、研讨会、会议和媒体渠道来与关键人物发展多年持久的关系。在本章节最后,作者阐述了美国公共外交的前景,指出了公共外交的必要性及目前美国对软力量投入的低优先性和资源的稀缺。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主要对美国的外交政策进行了批评,指出美国政府忽视软力量的运用将付出巨大代价。作者接下来对美国的种种外交传统进行了分析,指出新保守主义者过分重视硬力量而忽视了软力量的重要性。最后作者指出美国政府应对软力量给予足够重视,在外交政策中形成软硬力量的更好的平衡,以使美国获得成功
4 解读小结
《软力量》以伊拉克战争为引子,以软力量为线,抨击以军事、武力、暴力等硬力量建构世界新格局,主张只有通过文明、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软力量的桥梁,才能在国际政治舞台不断取得成功。同时约瑟夫·奈在本书中解释了在当前信息自由流动和面临恐怖主义威胁的世界中,为什么要通过我们在文化和理念上的强烈吸引力、而非仅用军事和经济实力的硬力量来施加影响的重要性。并通过大量的例子和详细的分析指出挥霍软力量将使美国面临更大的困境。但在本书中,仍存在着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
首先,对概念的界定不清。作者简单的将硬力量与软力量以经济和军事为线相区别,模糊的提出软力量是指吸引和说服的能力,但以美国为例,美国的软力量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内发挥作用与其硬力量是密不可分的,正有由于美国在军事上和经济上的强大,为美国软力量的发挥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也使一些国家愿意唯美国马首是瞻。作者在其后的论述中,又对软力量所包含的方面无限扩大,似乎软力量所包含的方面是罗列不尽的。
其次,对软力量应如何发挥作用及发挥作用的大小没有进行明确阐述,作者只是在不断的强调软力量的重要性以忽视它美国将付出的代价,但并没有具体阐述软力量应如何发挥作用以及能发挥多大的作用。例如中国许多年轻人喜欢美国的电影和音乐,但这并不表示中国政府在制定外交政策时会因此迎合美国。同时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硬力量,软力量也能很难在世界上发挥影响力的。
第三,对各国软力量资源的界定标准也不尽一致。如作者在第三部分对其他国家的软力量进行分析时,在对待欧洲的软力量上提出了欧洲的生活环境,人均寿命,获得的诺贝尔奖项及其他科技成果等,但在对亚洲的软力量进行分析时则是从经济上的落后、人口的挑战、烹饪等方面去着手,这就降低了作者对欧亚软力量分析的信服性和对比性。这种前后量化标准的不一致实际上也是源于作者对软力量概念界定的模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