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2012-04-29 09:36白超君
考试周刊 2012年5期
关键词:课文阅读教学目标

白超君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因为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检测的重要能力。传统的阅读教学大多以琐碎的分析、模式化的概括讲解取代学生的体验和教师指导下的自主习得。新的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求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广泛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领会语言规律,提高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那么高中阶段阅读教学到底应该如何指导?

1.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强调个性化多元化解读,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这绝不意味着忽视或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缺席或作用的弱化必使课文阅读教学衍变成课外自由阅读。阅读教学的现状是学生随意解读课文的问题得不到矫正,或把初始化阅读当成课堂阅读,教师忽视了自身的主导作用。某权威教学杂志刊登过一个《我与地坛》的课例,在上此课时老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老师读了一篇类似的感人文章,学生非常感动。老师认为,虽没讲什么内容,但这节课很成功,他从学生眼中读出了感动、理解。实际上,老师的作用可忽略不计(仅仅是读篇文章),这样的课要老师干什么?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生为本,精心设计活动。善于结合课文和学生特点,既生动有趣又高效艺术地将文本学习转化为一个个活动(含教学细节),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提高是实施新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活动中,学生主体地位得以体现,课堂教学易于生成,综合能力得到锻炼,而教师对活动的设计、调控、引导也彰显其“平等中的首席”的主导地位。山东史建筑老师教学《兰亭集序》时把文本学习“物化”为“自主解题”、“分层美读”、“景象描述”、“勾画点评”、“观点表述”、“词语积累”、“鉴赏链接”等七项活动,其教学的成功充分证明了活动的重要。在2006年第六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上,《巴尔扎克葬词》的执教者设计了这一活动:让学生看老师展示的课件──雕像,然后从课文中找出给巴尔扎克的所有称谓并挑选一个最合适的,并说说理由,最后从文中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或改编一句话作为给巴尔扎克的献词。这一活动设计立足文本,具有生成性,既有语言的生成,更有思想的收获,精神的享受,带动了文体的学习,是成功的案例。当然,设计教学活动还包括创设激励性的教学环境。

需要强调的是,学生的课堂讨论活动,既体现了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理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是教师最乐于采用的活动形式。但它的设计、调控也是最难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讨论习惯、科学的讨论方法,达到实效的讨论目的。切忌采用为讨论而讨论的作秀式讨论,撒手不管的放羊式讨论,或蜻蜓点水、刚一展开立即结束的浅薄式讨论。语文学习活动不应该是活跃课堂气氛的调剂品,而应该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核心。语文学习活动不应该是少数优秀生得意洋洋展示自我的舞台,而应该是每一个学生实实在在吸取营养茁壮成长的土壤。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必须合乎实际,才会有提高语文素养的实际效果。

2.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读、自写能力,达到不需要教的效果。可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教学的神圣使命,也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培养阅读习惯的要点之一是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的阅读,而要把阅读目标延伸到课外的阅读材料上。但是,要把书本的阅读材料作为基础,结合相应的课外材料,与课文内容有关联的文学作品,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通过对课外的材料的阅读,能够拓宽视野和知识面,形成对知识的沉淀,从而对事物有一定的判断力,有自己的是非观和价值观。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语文的阅读素养不够高,主要的问题就是做阅读题时理解力不够并且速度慢。究其原因就是阅读量太少,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有教师的引导,其次学生要具备一定的潜能。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初读感受,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对于文章的领悟,并能准确地提出一些启发式的问题,注重对学生的预习情况的了解。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种负担。

3.调动学生的阅读主体性

新课标强调,第一是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第二要有效地利用学生的主体意识,在阅读的过程中使学生达到有效的自我教育,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就是尊重学生阅读的权利,给予他们适当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不同的背景下成长,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个性,在阅读中要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个提高阅读能力的学习环境,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发展个性。

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主要的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鼓励学生对课文的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建议和独特的见解,并能给予剖析;培养学生的个性,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凸显其主体地位,做知识的探索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从而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的、真诚的互相学习与帮助的关系,点燃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具体表现为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不是一味地传达给学生无法理解的指令和建议;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宽松的、自由的氛围,使学生敢于发言,勇于表现自我,激发想象。

4.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

语文阅读教学首要的是确立教学目标。语文课难教,首先就难在确立课文的教学目标上。其他学科教学,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某一个能力点的训练,就是教学目标。语文课则不同,所选文章就是课文,没有明确具体的目标,知识点、能力训练点都要通过钻研教材才能确定,且见仁见智,这就给教学及评价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语文学科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门科学。”这些特点就体现在课文的教学目标的确立上。例如朱自清《背影》,可以作“随笔”例,可以作“抒情”例,可以作“叙述”例,也可以作“第一人称”例。如果和其他文章比较对照,还可以定出各种各样的目标来处置该文。

在具体操作中,首先要有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即确定外显的教学目标,其作用是进行观察、测试、评价。教学目标是确立教学内容的尺度,控制教学过程的方向,检查教学效果的依据(教学评价的依据和参照物)。授课质量评价能揭示实际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程度,差距越小就表明越接近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就好,授课质量就高。因此,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猜你喜欢
课文阅读教学目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我们的目标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