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英 张素玉
一、背景:一个签名和一个新词让两个人的脚步走到一起
一位年轻教师的QQ签名“是什么剥夺了我的教育热情和激情?”大胆而明白,直抵我们内心,驱使我们开始叩问自己。是的,“绩效工资”来了,人人都认为教师这下“幸福”了,但这种物质的“幸福”是否能够持续?身为其中的一员,是否真正“幸福”?我们开始反思自己。
2009年度新词排行榜第一名:“被时代”。的确,我们已经进入“被时代”,或者说,早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而没有像今天这样让人感慨和无奈。从“被自杀”、“被自愿”……到“被就业”,一路走来似乎没有什么不可以“被”的,而“被××”的,常常是弱势的一方。
当这个签名和这个新词陆续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两个人反思的脚步不约而同地走到了一起。
二、讲述:“被时代”下两位普通教师的反思之旅
反思者吴:小学语文教师,10年教龄,市级语文骨干教师,善于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和教育情况,可是常常陷入自责的境地。
反思者张:小学英语教师,13年教龄,市级英语骨干教师,同样善于反思,常常会和她的团队一起思考英语教学的得失。
因为搭班,同为朋友,让我们很自然地从生活中的切磋转移到教育领域,我们的话题涉及的是同一班的学生,同样的生源背景,我们一起经历各自的课堂,梳理着班级的事务,发现并努力解决孩子们的种种问题。就这样,很自然地,我们从生活中的朋友成为了跨学科的教育反思共同体,彼此解读,共同经历,得出思路,践行教育。
当我们因囿于自己局限领域的经验而陷入“山穷水复”的窘境时,终于找到了“柳暗花明”后的“又一村”。教育反思,让我们在曲曲折折的道路上,找到了一片共享共生的敞亮天空。
(一)在教育困境中拔节成长的“儿童本位”
1.一切为了孩子?——“被文化”下的班级竞争机制
我们同接的班级是从三年级开始起步的。为了营造班级文化,反思者吴规划了一个着眼于孩子长远发展的方案“龟兔接力赛”(只要有好的表现都能加一个笑脸),期待孩子们能在不同的起点主动起步,获得令人惊喜的发展。初衷善良而美好,为了让这项举措产生“明星效应”,甚至不惜代价,每月评选“擂主”十名,“进步之星”十名,每人奖一本老师亲自挑选购买的书。
禀持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儿童观,由“龟兔接力赛”效应产生的班级文化足足延续了两年。这两年,孩子们给过我们惊喜,也给过我们感动,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孩子很势利的,你的付出与回报能成正比吗?”这是同事质疑般的提醒。“我儿子好像就是为争擂主而活的,其他的都不在乎了,这样好像也不行啊。”这是家长真实观察后的无心表达。事实上,这样的担心不是没有理由的,孩子们为了在竞争中获胜,会偷偷地给自己画上笑脸,然后引来一系列不必要的矛盾,让苦心经营的我们颇感挫败。
以上就是这个阶段的我们坚持“一切为了孩子”的理念走过的两年。我们的行为很具体、但也很单一,大事、小事、麻烦事、恼人事,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我们深信“有付出就有回报”,孩子们在我们的设想中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可是他们的真实表现、家长和同事的质疑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孩子们怎么了?我们的付出,孩子感受到了吗?我们是不是在用心中的孩子去考量眼中的孩子?这时的孩子是停留在我们的眼里还是根植在我们的心里?事实上,我们理想中的优秀儿童,也许只是在我们付出后的期待里,以“龟兔接力赛”为抓手的班级竞争机制只是想借某种外在的力量去驱使孩子,并没有真正地激发出他们的内在诉求。
2.孩子,我想读懂你!——“被班级”下的特殊孩子解析
我们所教的班级,似乎各项活动的开展都很成功,各门功课的成绩也很优秀,教师子女集中,成为同事眼中的“明星班级”,这样的班级理当“优秀”,似乎不应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这时候的我们却非常苦恼,一直徘徊于“孩子,我想读懂你!”的困境,为什么他们会出现这么多令人不能理解的行为?
特殊孩子L:L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女孩子,才思敏捷,写得一手好文章。在老师面前从来都沉默寡言,但老师不在场的时候,她就是活跃分子,是教室非主流的核心人物,一部分孩子很崇拜她。她曾经一本正经地在教室里说:“我们班的男生太幼稚,我只有在网上才能找到谈话的对象。”她穿得不像孩子,说话、行为总是模仿成人的潮流,QQ聊天已是家常便饭,很招同龄人的别样关注,经常有莫名其妙的纸条、电话烦扰,她却毫不在意。
面对她,起初我们觉得束手无策,但联系自己学生时代遭遇的这一类现象,不约而同地意识到这类孩子需要宽容,更需要温暖。于是,我们有时是她的朋友,把我们童年的这些渴望作一个理智的剖析,向她娓娓道来;有时似她的母亲,语重心长地与她促膝谈心,总之不希望她过早地陷入“成熟”的泥沼。虽然每次教育过后,我们都没有感受到她立竿见影的变化,但她的内心一定也在经历着痛苦的挣扎、深刻的自省。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反复“斗争”,我们都几乎放弃了,准备让她自己走自己的路吧。然而就在这时,我们异常欣喜地看到她临近毕业时的一篇日记《引人注目真的这么重要吗?》其中写道:“这样的引人注目也该结束了吧?我开始有点不想再过这样的生活,不相干的人从我的生活中冒出来,他们就像树上的虫子,而我就像那棵树,当虫子爬满树时,反而毁了自己。成长的烦恼由自己引起也该由自己收场,时间是最好的解药,用实际行动就能摆脱烦恼,心里就阳光了,阴影就会无影无踪。”
原来她的变化正在悄悄进行,只要我们的宽容不变,热心不变,循循善诱不变。
特殊孩子W:W很聪明生动,说话做事有个性,有点像一个卡通人物。可是,作业拖拉是家常便饭,上课常常走神,总会惹一些事,而且一招比一招新鲜,常常弄得同学哭笑不得。我们两个老师软硬兼施,却无可奈何,甚至一度宣布对他的教育以失败告“终”。可话是这么说,又如何终了?他的问题仍在不断出现,故事仍在不断上演。他的确会让你很生气,让你拿他没办法,让你感觉教师的权威全部扫地。他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不会因为成人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没有课堂的概念,只要他想,他就会说,就会做,不管在什么时候,也不管在什么地方。
W在学校里的许多表现,在成人的眼里是和他的年龄不符的,所以招来很多异样的眼光和批评,他依然我行我素。其实看看我们自己的孩子,在懵懂无知的时候,也是想说就说,想做就做。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孩子会很早地按照成人的标准来行事,而他一直就是这么非常自我,显得比较另类。
“明星班级”这一名称的出现,只是班级“被”了。当我们从内心排除这些外在的干扰,用对待稚子的情怀去对待我们的学生,就能释怀了,就能给他们一片宽容温暖的空间。我们爱学生,但很有可能是爱错了方式,用我们的理解去理解他们,用我们的想法去左右他们。成人是会抽象地演绎生活的,而孩子却是具体的情感生活者,教师对孩子的爱只有触及并适应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才能称其为真正的爱。
3.孩子就是孩子……——“被家长”下的执着理性关怀
可是,很多时候,当我们的做法向理性逼近,家长的质疑又往往让我们寸步难行。好在有这样一个良性的反思环境在支撑着我们。反思者张老师的英语团队中有一位非常受孩子拥护的英语老师,她的教育愿景是“用童心解读童心,用阳光拥抱生命。”这种观念深深影响了张老师,张老师再来影响吴老师,于是,两人开始琢磨,眼中的孩子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是不能随意比对的,需要我们慢慢地读懂他们。
学生J可以称得上是班上的一个“灵魂型人物”。据她妈妈说,这孩子从小就学了很多技艺,每一样都是她主动要学的,而且学一样像一样,从不喊苦叫累。在我们眼里,她最爱写作,可以说她的写作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班上的同龄孩子。大家都认为这孩子成熟,有思想,很优秀,可在妈妈眼里,孩子的问题很多。她总结道:
1.日记写得的确不错,但次次都不肯打草稿。我让她打草稿,她还很不乐意,说老师都赞同,而且还很欣赏呢。
2.我让她多学学作文选上的应试作文,好好为择校考试做准备,她就是不听,还口口声声说:妈妈,你懂什么叫“写作”吗?
3.我真搞不懂,她的世界里怎么有这么多的稀奇古怪。学习就是学习,怎么容得了这样虚度光阴呢?可是,她还不服,说“只有老师懂我们。”
面对家长这么多的否定,我们虚心而沉重地接受,但没有一味地附和,而是亮出了作为教师的基本立场,即便是我们坚持的立场一时遭到学生父母的质疑,也不能因之而放弃。在一次“我读孩子的日记”活动中,我们明白地回复家长:去解读孩子的真实吧,贴近她的心灵深处,你能倾听到真实的声音,享受到真正的幸福。
然后,我们以信的形式坦诚相对:“孩子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些过程,才会至真、至善、至美。很高兴,你这么信任我,把她在家里的小秘密告诉我。可是,请让我们允许你这极有个性的女儿有一些曲曲折折的过程,假如哪一天,她每件事都对你言听计从,你肯定又有新的困惑了吧?正是因为她的小主意、小点子,才让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做老师的,在与她“斗智斗勇”的过程中体悟教育的真谛,人生的真谛。”
当对“儿童是什么”的研究一路挺进到这个阶段,我们才豁然开朗。孩子就是孩子,我们别想把他管得不像个孩子,是孩子,总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状况,是孩子,就不可能全部按照你说的去做。面对那么多层出不穷的、不可思议的习惯行为,不妨改变师者自己观察的角度、思维的方式,施以人文的关怀。读懂了孩子,我们才可以如此踏实地行走在教育的阳光大道上。
(二)在微弱光芒中惺惺相惜的“课堂愉悦”
1.不愿“被学生”,用心呵护“真学生”
与成人相比,儿童生气勃勃,处在成长的旺盛时期,他们的可能性更丰富、更生动、更巨大。课程改革到今天,我们不乏对课堂中学生行为细节、习惯态度等多方面的微观关注,但如果这种关注还没有从“儿童的无限可能性”出发,就可能悖离教育的本原。当下的课堂教学中,“被学生”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真学生”很难有成长的空间。
当《咏华山》的公开教学进行到可以水到渠成的节骨眼上,某学生发话了:“七岁的孩子可能写出这么好的一首诗吗?肯定是有大人教他的。”
“哦?小朋友,你们觉得寇准可能写出这么好的一首诗吗?”
“可能!”一片应和声后,教者在局促中匆忙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这是一年级的课堂,学生敢于大胆讲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把这份珍贵的“质疑”表达得如此流畅。可惜老师没有跟进,这么好的一个教育时机没有等来教师智慧的“教育行动”,一片声的“可能!”,看似不费周折地给予了孩子们正确的答案,但对于学生“思考的成长”、“学习的成长”又有多少意义和价值呢?
其实,当下的低年级课堂远不缺乏这样的“真学生”,但是走进高年级的课堂,还能碰到这么多的“真学生”吗?答案是令人痛心的。当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地在课堂上失去真实的生长环境,他们的真性情就很可能在机械化了的土壤中消失殆尽。课堂上,我们多么渴望这样的“真学生”,又多么需要呵护这样的“真学生”!
呵护“真学生”,就是保护学生的“可能性”。“可能性”就是“还没有”,“还没有成熟”。没有成熟,就会有缺点、犯错误。允许孩子的缺点与错误,就会满怀信心地去鼓励他们、引导他们。如果,作为生命活动的场所——课堂,不能让学生感受自己因真思考而带来的“愉悦”,课堂怎能让学生产生深深的眷恋呢?
2.不想“被教案”,虔诚追寻“反教案”
写教案为了什么?为了课堂教学。可是现实中的“教案”编写与设计又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我们不无遗憾地发现,在不少学校,详细教案就是好教案,一律不准使用旧教案,备课模式化。我们认为,这些都是“被教案”的行为。
每一堂课都是师生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陷入这些“被教案”的境地,我们很难享受并体味真正的“课堂愉悦”。课堂没有相同的相遇,所以,我们期待教学设计逐渐脱去僵硬的外衣而显露生机。
今年教完这班孩子,我无意翻开本学期的备课本,发现教案已经不再纠结于细枝末节,而只架构了粗略的框架。是不如原来认真了吗?不是。前几年在上课之前,我都要努力地背教案,记环节,带着一种莫名的紧张进入课堂,只怕哪个环节疏漏了会影响教学效果,会影响教案呈现的整体性。现在回想起来,我的紧张给课堂和学生带来的更多是一种焦虑感,因为我只管着自己如何完满地完成教案了。
近年来,这种焦虑基本消逝了,更多的时候我脑子里装着几个预定的框架,轻松地走进课堂,经常会忍不住和学生开玩笑。这种愉悦的氛围,使得学生不断有灵动的语言让我惊喜,课堂不再受教案主宰,有时也随着不确定的方向行走。先前的封闭逐渐向开放发展,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呈现出从未有过的释放感,也正是在这种释放中习得和生成的语感,才会更加扎实,更有生命力。当然,自己有时也会焦虑,但焦虑的是学生的语文与思维能力在这堂课中没有被更深层次的激发。
教案只是一根熟悉的拐杖,我们的真实成长也都经历了唯教案是从的“被教案”阶段,并持续过一段时间,待专业知识较为广博、教学经验较为丰富时,才发现教案写得越来越简洁,可是很多课堂上的遭遇处理却艺术化地沉淀在内心,我们期待在课堂中最终丢掉这根“拐杖”,在教学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这才是教师实实在在经历的课堂生活过程。
反教案的过程也是对“课堂愉悦”的真实追寻过程。细细回味我们初出茅庐时课堂上的战战兢兢、对教案的“唯命是从”,到如今的很多时候自觉地“反教案”,我们更留恋醉心于如今的胸怀学生的课堂。这份追寻不自觉地在我们的日常教学行为中一点一滴地展开、积累,我们怀揣着美丽的心情,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真正愉悦。
3.不想“被课堂”,执着坚守“走课堂”
我们应该是课堂的主人,很多时候我们不想“被”,但确确实实地在“被”。
因为不想“被”,我们执着地坚守在不断改进课堂的挑战中。我们的课堂不会太受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束缚,凡是觉得对学生有利的,而且学生能够接受的,我们就会积极引导学生去学习。出于内心追求的一种高度自觉,我们在课堂中始终保持求变求新的心态,始终希望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即便是面对同样的教学内容,因为学生不同,时空环境不同,也会自觉采取不同的策略。
那是2008年的年底,面临评选市级骨干教师的第二轮硬仗——封闭式课堂教学考核,考核科目是四年级上册最后一篇课文《春联》,没有任何参考,更没有智囊团的集体力量。
可是,走进课堂,迎接我的是“一盘散沙”。“上课”的口令喊完,几个人“起立”了,有的干脆站都不站,因为这已是孩子接受“考核”的第六节课,他们的懈怠已经达到极致。但我并没有“命令”什么,仍然笑颜以对。
课堂上,教案依然是预先设定的教案,可是展开的形式换了模样。记得有一个环节是贴春联,内容来自文本。本想直接出示,拿出的一刹那,我敏锐地感觉到学生的眼神被吸引了,或许是他们从没有看到过这么拙劣的纸张上竟会出现这么漂亮的字迹。我当即做了一个很及时的反应:不如让孩子们来黑板前贴春联,还能逼真地感受一下春联的形式和内容呢。哪知想要上台贴春联的孩子很多,积极的情绪一下子浸染到全班,孩子们的眼神从刚才的漠不关心转为积极的跃跃欲试。
就这样,一切都井然有序,朝着预设的方向发展。班里一个借读的台湾学生因为普通话不熟练,隐藏的失落情绪也被我及时得知,她灵气地回答:“老师,我想把这副春联送给四川灾区的小朋友们,希望他们马上能像我们现在这样安心地上课。”这让全班学生和我的情感共通共融,一些教学环节频频出彩。
这就是反思者吴老师所经历的2008年市级骨干教师考核课现场。这段经历让我们更加执着于自己的“走课堂”。课堂作为教师、学生双向互动,实现生命价值的场所,永远不能“被”,只能“走”。课堂永远是我们追寻职业幸福和愉悦的最佳场所与“本土家园”,执着坚守“走课堂”,就是对“反教案”的追寻与“真学生”的呵护。
三、自觉:追寻“凤凰涅槃”式的教育美丽
用当下流行的“被”这一新词来重新审视一线普通教师所感受到的具体的教育生活尴尬,真有一种上下贯通之感。
现实中,教师是人世间美丽的使者,每一次轮回,都要背负着教育的深情召唤与时代使命,以类似“凤凰涅槃”的巨大力量与悠悠情怀,赢取教育的智慧与美丽。“在教育的时机面前,任何方法、理论与先进的思想都无法告诉我们该怎样做。”基于这样的教育理解,孕育了我们的这次教育反思之旅。
学科不同,追求一致;同为草根,开始同行;非常自觉,同样非常珍惜。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提倡同伴互助早就成为共识,个体的自觉反思走向跨学科的教育反思也不是先例,但是不同的学科能够走到一起,反思形成最贴近真理的“儿童本位”、“课堂愉悦”,这种几率是很小的。我们的教育反思超越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功利比较,也逾越了“小我的比较”,真正将彼此的教育幸福进行通盘解读。置身教育第一线,能够不约而同地讲述“被时代”教育困境中的这份美丽,高山流水,我们互为知己。
当我们的教育反思在纸上暂告一段落的时候,彼此都不忘幸福地提醒对方,在我们迎接下一届孩子的时候,就带着这样敞亮的心境出发!我们要给学生一个安全、快乐、充实的课堂,其次想给自己一个安静、快乐、充实的小气候。
(吴英、张素玉,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21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