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出版以视觉传达为主要方式。在这个视觉时代,专业美术出版面临着独特的境遇:一方面,在阅读碎片化、数字化与网络化的大背景下,专业美术出版社以传统纸质为主的产品与其他以文字为主体的出版社一样,日益受到市场空间与阅读习惯改变的挤压;另一方面,美术特有的画面感、原作感、尺幅感,又使专业美术出版社依旧有着特别的优势。
美术教材、应试教参和普及读本,是目前美术出版社收入的基础保证;但专业美术出版尤其是高等院校专业美术出版社,还具有文化传承、学术引领的功能,承担着展示专业品格、提升艺术品位、创新技艺观念的责任。
从专业美术出版来看,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阅读碎片化”的现状。阅读碎片化有三大特征:阅读文本碎片化、阅读时间碎片化、阅读种类多元化。虽然这些现状已经给美术出版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但我认为,相对于以文字为主体的出版媒介而言,新阅读变化对专业美术图像化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有利。因为虽然纯文字阅读尤其是大容量的文字出版物阅读逐步下降;但与其相反的是,图像视频阅读逐步上升,因此图文混排成为基本形态,给美术出版提供了历史机遇。另外,虽然专用阅读时间缩短,但人们并没有减小阅读量,而是大大增加了对信息的有效摄取。有分析认为,一个中学生现在一年的阅读量相当于他上辈人的20倍,读者阅读的总信息量与总时数在这个电子网络化阅读时代大大增加。当今时代,并不是在课堂上、书房、图书馆里捧着书本的阅读才叫阅读,现在电子书、网络化阅读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而这些信息载体中,图像是一种重要的媒介,也是更多读者日益喜爱的载体。比如随处可见的广告就是以图为主并辅以文字的,这就是美术出版的优势所在。同时,阅读时间碎片化,读者主要是利用工作、休息、旅游途中的间隙等时段进行流动式短暂阅读,此时图像也较文字有更大的阅读可能性与可感性;阅读种类多元化,除文字以外,动画、漫画、插图、照片、视频短片成为重要的阅读品种;而图文混排,图文相间日益成为出版物的基本形态。图片视觉阅读从原来附属于文字的附加产品,上升到与文字相等重要甚至比文字还要重要的阅读地位。也可以说,有相当一部分阅读产品中,文字已成为图像的辅助。我的观点是,在面临新阅读境遇时,要充分认识到它的双重性,提高对它积极意义的辨别力;可以说,专业美术出版在面临多重困难的同时,也面对着快速成长的、有效的市场新增需求。
对于高等美术专业出版社而言,还有一个重要的机遇就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中新的调整。2012年初,艺术门类正式从原来的文学门类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这是中国高等艺术教育学科建设的重大事件。艺术门类下设五个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艺术学、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戏曲与影视学。艺术门类的独立,意味着艺术学科建设面临着新发展,新教学体系改变伴随着新教材体系的调整与重建,这就为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这样的高等美术院校出版社提供了继续发展的新空间。
中国美术教育历史悠久,现在更是发展迅速,已有近千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美术专业。从类型上看,专业美术教育分为综合性院校美术院系、师范类院校美术院系、专业性美术院校三大类;从层次上看,分为中等美术特色学校、高职高专美术院校、高等美术院校三类。
专业美术教育的高端部分是专业性的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的专业性高等美术院校主要有: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由于历史原因,专业美术院校大都没有独立的美术出版社;只有中国美术学院拥有近30年发展历史的、独立设置的专业美术出版社。这也给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为全国高等美术专业教育、专业创作、专业研究、专业社会服务、专业文化传承提供了现实基础与发展空间。从现状看,每一个省级出版集团都有一个专门的美术出版机构,长期以来,专业画家、职业设计师、美术教师大多按地域分布完成各自的美术出版任务。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出版社的优势是学术性,靠近高端学术资源,有可能对高端学术资源起到集聚与引领作用。中国美术学院正以艺术学门类独立后新学科调整与建设为机遇,梳理、整合、开发专业美术出版资源,对现有专业美术出版产品类型与品种进行重新审视与布局。
在发展需求、历史机遇与重新产生的困难面前,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正在思考编辑思路的三个转向:一是从主要依赖传统教材向开发新专业系列教材方向转移;二是从以出版作者个人画册为主的传统美术编辑,转向面向大美术、大设计学科的广阔的新兴市场;三是从出版传统中国历代名作名帖为主,向创新经典、推出新经典方向转移。
由于中国城市化进展迅速,图书市场对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工业设计、文化创意、动画漫画等方向的出版有较大新增需求。设计学科本身也处于新的大发展与大调整时期,因此中国美术学院正依托高等美术院校的专业优势,积极筹备开发成系列的大设计、新设计内容的出版选题。
2011年,杭州市政府出資5亿元人民币,支持中国美术学院从德国藏家手中购入7000余件以包豪斯为核心的西方现代设计作品系列藏品及文献,并以这批藏品与文献的整理、管理、研究、教学、开发为任务,成立了中国美术学院包豪斯研究院,并正着手建设现代设计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认为,包豪斯系列藏品被引入中国,不仅是设计收藏的重要事件;更重要的是,中国不仅引入了西方的设计作品,而已经开始关注西方的设计思想资源。对于中国来说,现代设计观念以及整个现代设计思想体系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也是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正与包豪斯研究院通力合作,积极筹备推出分类、分层设计的包豪斯藏品与研究系列的图书产品,将完整全面地介绍引发了世界现代设计革命、影响了并继续影响着几代人生活形态的包豪斯设计作品与设计思想。相信这会为提高中国人的生活品质、生活意趣,为中国的工业设计,为中国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文化资源。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王澍教授荣获了被喻为建筑学诺贝尔奖的“2012年普里兹克建筑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这个荣誉。评审委员会在评审语中这样说:“王澍在为我们打开全新视野的同时,又引起了场景与回忆之间的共鸣。他的建筑独具匠心,能够唤起往昔,却又不直接使用历史的元素。王澍的建筑以其强烈的文化传承感及回归传统而著称,在其旗下完成的作品中,历史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正如探索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关系。讨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一个当今关键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这正是中国专业美术出版的独特资源,推出有思想、有深度的高端学术著作,展示中国学人品格,引领时代美术潮流,正是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的职责;同时,这个计划也具有较好的市场预期。现在,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正以王澍普里兹克奖作品集以及有关城市建设的观念丛书为主题,出版城市营造、城市设计、建筑规划、建筑设计等系列丛书,以文化影响力推动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特邀请了长期关注王澍工作并具有资深传播经历的专家型作者撰稿,力争使这套丛书图文并重,观念与实践相融,达到学界关注、社会思考与大众传播三重效果。
视觉时代也对出版社编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增强画册编辑的文字组织能力?当阅读市场已经从文字时代转向图文时代时,美术编辑如何从纯图册编辑转向图文编辑,提高对图文结合编排的综合把握能力,使图文互为依托,整体融合,为读者提供适合新阅读时代的更好的阅读产品?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要求编辑、发行人员不断学习,在自身日渐专业化、学术化的同时,努力树立市场意识,增加创新能力,在一个竞争相对激烈的市场中了解市场动态,把握市场需求,掌握市场规律,按市场规则去思考与行动,调研书店、书市和读者、作者,撰写调研报告,在社内倡导专业研读,养成阅读习惯,捕捉新型阅读体验,为开发专业高端产品提供经验。
在这个以视觉载体为主的读图时代,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作为专业美术出版社,尤其是作为高等院校专业美术出版社,将以开发高端学术资源为重点,以新体验式阅读为方向,面向大美术、大设计学科的新兴市场,在保持学术品牌、学术品格的同时,充分倾听市场的声音,为中国出版业的新发展探索与积累经验。
(曹增节/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社长、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