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之方案

2012-04-29 09:20左筱榛
中国美术 2012年5期
关键词:中国馆双年展当代艺术

一、缘起:隐藏在图片背后的故事

方案之方案,这似乎是个有些哲学范儿的题目。当然,其实这里并没有要故弄玄虚的意思—笔者编辑的这本书名字是《方案》,如何编辑《方案》的策划方案,自然是“方案之方案”了。

各位爱读书的朋友们自然也经常看书评。一般书评的模式不外乎介绍内容,突出亮点,阐述其内容如何有开创性和可读性,等等。这样写固然清楚明了,却不免专家向大众推荐,老师向学生推荐的味道。那么,为什么不换个角度,从编辑的视角来看问题,我们编辑为什么会选择做这本书?

做书和写文章类似,首先是选题。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选题会可以这样来描述:像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又像企业投资项目论证会。笔者作为人美社的一名编辑,长期的磨练使自己本能地有个基本的判断:哪些选题会通过,哪些选题可能会通过,哪些选题压根儿没戏—而《方案》是有戏的。

我和彭锋老师的夫人是好朋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得知彭锋老师是这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人。威尼斯双年展是当今国际当代艺术方面最有影响力的展览。但是像威尼斯双年展这样前卫的选题,在当时我并没意识到这是可以触碰并且能够通过的选题。直到有一天,我无意间打开网络,看到彭锋老师的策展理念和参展艺术家的作品,看到彭锋老师关于《弥漫》的主题阐释,看到关于气味与中国文化的引申方案。作为职业编辑,这些资料让我看到图书选题上的一种希望,我顿时觉得心里有一盏灯亮了。正如彭锋老师后来所说,我觉得那些隐藏在图片背后的故事很有意思。我迅速打通了彭锋的电话,在得知他的这一整套方案尚未有出版计划时,直觉告诉我,一个出版合作的机会来了。

在和彭锋老师以电子邮件进行沟通中,我把自己初步的想法以及该书出版的框架罗列出来。这个框架出自我最初的想象。我猜想这么一个国际性的大展,应该和电影创作的五个阶段有相似之处;我还列举了书到编写后期时,鲁迅美术学院新媒体工作室可以协助完成的工作,当然,这都是为了让彭锋老师对此书的出版增添信心。彭锋老师很快回信,认为可行。

接下来,我开始了选题调研,为该书能够顺利通过社里的选题会做了充分的准备。首先我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调查目前市场上是否需要此类出版物。我调查发现,关于“方案”一类的书籍目前在美术类图书中基本还是一片空白。在读者群方面,北大、清华、中央美院都有艺术管理方面的课程或学习班,其他美院美术史论专业也会有这方面需要,加上新媒体专业或当代艺术工作室的学生和老师,都会是这本书潜在的读者。对于艺术家及当代艺术的爱好者,经营当代艺术的画廊投资人以及画廊顾客来说,此书也会给他们提供必要的信息。

二、编辑:丰富的材料与选择性的取舍组合

编辑也是一门艺术。如果打个比方的话,好的编辑正如优秀的厨师—选题确定后,从作者那里得到丰富的材料,然后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取舍、编辑加工,方才能够最终确定内容。社里的选题会通过《方案》一书的选题后,我心里渐渐形成了这本书的内容轮廓。

编辑本书的过程中,我得到了非常全面的资料,这些资料对于读者可以说是弥足珍贵,因此每一个细节我都不愿放过,要仔细斟酌。比如梁远苇文件夹里的资料比较丰富,除了她自己的以外,还包含许多公用部分的内容,包括对自己作品阐述用的PPT文件。文本对于当代艺术家是非常重要的。双年展上的展品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架上绘画—技术好与坏都在画上摆着;这些记录当代艺术创作过程的资料本身就是作品的一部分—我们知道,正是有了文本的阐释,杜尚的小便器才多出了小便器本身意义之上的意义。很多当代艺术作品也是如此。

从资料看出,原弓在展览前的勘察以及作品布展中都有大量的图片记录。在整理他们的资料时,经常会给我编辑上的灵感,从而让我知道对这些资料该如何取舍。

蔡志松、潘公凯的作品从最初第一稿到最后的实施,其创作过程中变换比较多;作品规模也大,在作品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创作者其思维的完美和对现实的妥协,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因素。

杨茂源的实施过程还算比较顺利,但似乎资料数量让图文不够平衡。我让鲁美新媒体与动画工作室北京工作室的王姝、齐哲峥两位实习生对展览现场的视频进行截图,正好弥补了这些不足,最重要的是这些图体现了展览现场作品与观众的互动。这也是当代艺术重要的元素之一。

该书从确定选题,搜集材料到编辑成书,时间是比较紧张的。2011年11月底威尼斯的展览就要结束,12月4日“弥漫—北京展”将会开始,如果能在北京“弥漫”展的开幕式上见到成书,无疑是最理想的展销活动。这就给我定下了此书出版的最后期限。为此,我迅速拟定了倒计时进度表:本书的预算,开本尺寸以及用纸用量的反复论证;排版、校稿、送校对、审查、制版印刷、装订……这些都要在一个月时间内完成。在实习生的帮助下,我们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赶进度。

三、成书:作者、设计者、出版者心血的结晶

《方案》一书分为七大部分。彭锋老师那一部分除了他自己的策展方案修稿过程,还包括了展览方所发的文件和官方的信件、表格与艺术家沟通的信件等。这些都是策展人会接触到的和要处理的文件。我们将这些内容编入本书,实际上是为本书能具有更多实用的参考价值,相信对很多读者都会有所帮助。

彭锋老师曾给过我展览的图录,那是展览时介绍中国馆的画册。如此大型的艺术活动,图录设计是不可缺少的。为使方案的记录更为全面,我产生了把它作为资料缩印后附在《方案》一书后面的想法。同一科室的同事以及印制部门的员工都在给我出主意;印厂也按我的想法做了3个不同的样书,最后选择了原大尺寸更换纸张的办法;后来,我又把申报方案幻灯片的文件也纳入其中。这样一来,本书的资料部分就更详实、更完善了。

本书的艺术家部分则包含了从草图到展览实施的内容。5位艺术家各有特色,这一部分会给侧重艺术创作的读者提供完整的资料可供借鉴。学界反响部分,包括了5篇国内外知名学者的与这次展览相关的文章,相信能让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会有理论层面的升华。

《方案》的出炉,凝结了作者、设计者、出版者的心血。目前,衡阳师院美术系、天津美院现代学院、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硕士班、北大研究生院、中央美院人文学院艺术管理硕士班、北京电影学院新媒体专业、魯迅美院新媒体专业已经选用此书为教材。在此,我想感谢所有为此书的出版付出过辛勤努力的老师和朋友,也希望这份“方案”为各位读者在未来能拿出更优秀的方案提供参考。

(左筱榛/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

附本图书后记

结语

原本打算在“威尼斯双年展”结束后出一本该展中国馆的画册。后来在跟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编辑左筱榛女士沟通之后,我的想法发生了变化。尽管展前印制的画册中只有作品的方案和实验图片,出一本以现场图片为主要内容的画册很有必要;但是主要的现场图片都以各种形式发表过了,在网上还可以看到有关展览的各种视频,再出一本以图片为主的画册似乎没有必要,更何况不管质量多高、数量多大的图片,都无法准确传达中国馆的信息,因为中国馆的作品不仅是动态的,而且是作用于人的全部感官的。人类迄今还没有发明长距离传播嗅觉、味觉和触觉的技术,中国馆所做的涉及全部感觉领域的探索,暂时还无法仅仅以图片形式传播。

筱榛凭借编辑特有的敏感,觉得那些隐藏在图片背后的故事可能更有吸引力。只要是故事,就得有个讲述人。但是,这本书的故事却没有讲述人。作者把讲述人的角色,留给了读者。筱榛提供了一个故事框架,我和参展艺术家们提供故事需要的素材,我们谁也没有把它编成真正的故事。有时候我和筱榛会在其中加些批注,仿佛扮演了讲述者的角色,但是这种讲述者的角色只是时隐时现的线索,真正的故事还得靠读者自己来完成。

威尼斯因为是马可·波罗的故乡而拉近了与中国的距离;双年展因为是艺术界的重大事件而备受同行们的关注,当代艺术因为有火热的市场而引起了大众的兴趣,文化创意因为是政策的新宠而成为全社会的焦点。无论是那些由艺术经由经济而关注到社会和政治的人,还是那些由政治和社会经由经济而关注到艺术的人,都有可能对本书的故事素材感兴趣。而无论读者怎样去讲述,都会受到作者的欢迎。根据罗兰·巴特的理想,真正的阅读都是作者式的阅读。作者在提供文本线索之后,就已经隐去了。文本的意义,在读者以作者式的阅读中浪迹、成长、繁衍,谁也无法控制。在11月27日威尼斯双年展关上大门之后,弥漫着中国味道的中国馆将成为一个传说。而这个传说可以弥漫吗?我在静待读者们给出答案。

彭锋

2011年11月25日于北京大学蔚秀园

猜你喜欢
中国馆双年展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看得懂
第22届悉尼双年展:边缘
芝加哥建筑双年展
首届华光摄影双年展
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展览现场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第三届CAFAM 双年展
2014柏林轨道展“中国馆”及“中国馆日”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