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美术院校计算机教育中网络模块的构建与实践

2015-06-09 23:55赵锋王诚焦迪
科教导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美术院校计算机教育模块化

赵锋+王诚+焦迪

摘 要 模块化教育是上个世纪以来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模块化教育的优势与必要性,探讨了普通高校计算机教育中的传统网络模块设置及特点,针对美术院校特点构建了专业美术院校的网络模块教育体系方案并付诸实施,成效斐然。

关键词 美术院校 模块化 计算机教育 网络模块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5.016

On Formation and Practice about Network Module of Computer

Education In Professional Art Institute

ZHAO Feng, WANG Cheng, JIAO Di

(Hubei Institute of Fine Art, Wuhan, Hubei 430205)

Abstract Modular education has been a topic of concern since the last century.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dvantages and necessity of modular education, and discusses the traditional network module settings and features in college computer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rt institutions it builds a network module education system for professional art institute and gets the great achievements after putting it into implemented.

Key words Art Institute; modularity; computer education; network module

模块化教育以国际劳工组织 “模块式技能培训”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能力本位教育”两种流派为代表。我国对模块化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大概从上世纪90年代已经开始进行探索,并总结出相对适合我国国情的“宽基础、活模块”教育模式。就是从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出发,根据正规全日制职业教育的培养要求,通过模块课程间灵活合理的搭配,首先培养学生宽泛的基础人文素质、基础从业能力,进而培养其合格的专门职业能力,实施以来效果明显。

1 模块化教育的优势与必要性

模块化教育依据模块化思想方法而来,其通常的做法是将课程的学习内容按照学习者的学科特点分解为一个个知识点,再根据专业能力需求将知识点按照其内在逻辑关系组合成相对独立的单元模块,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考核模式及教学手段,进而将单元模块组合成需要的教学模块。在实施操作过程中,通过增删更新单元模块和调整教学模块组合单元,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替调整。显而易见,模块化教学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需求,先确定知识点后组织教学模块的方式,极大增强了教学开展的灵活性,能够针对不同教学层次不同学科需求的学习者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相对于同一年级统一教材统一考核的教学模式具有较大的优势,有利于个性化教育及应用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依托各级学科为中心进行扩展的教学模式已显得难以适应,对僵化的课程体系的改革业已变得刻不容缓。尤其是国家提出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发展战略,模块化教育作为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手段,对于有效进行学科知识整合,防止学生知识体系过于狭窄和僵化,培养综合能力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等方面就显得尤为必要。

2 高校计算机教育中的传统网络模块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很多专业课程的基础,网络知识也是学生毕业后工作和深造必需的知识和技能。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通讯技术的不断涌现,计算机网络应用的需求和出现的问题也相应地增多,社会对于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高校因为学校性质和规模的不同,在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模式、制订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目标上往往都会有所不同。

2.1 计算机理工类偏向七层参考模型

大多数理工类院校或者综合性院校中理工学科专业所开展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教育,多以OSI七层协议参考模型又被称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模型”为基础分层次展开,介绍各个网络层次的工作原理及相关协议等,理论知识偏多且高度抽象,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网络案例多数又不完全符合OSI七层体系结构,理论知识又和生活中网络操作关系疏松,学生往往会对网络结构感到困惑。同时,因为教材更新的原因,对于新出现的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知识技能较少涉及,因而教学内容相对滞后。

2.2 非计算机类多偏向网络的应用

非计算机类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要求掌握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够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熟练利用网络查阅所学网络资源,包括掌握基于HTTP、FTP和EMAIL的技术应用,部分专业需要拔高到网络管理和维护、网络设备的配置,网络服务器架设等要求,需要解决网络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些目标本质上都是基于网络应用,比较贴近非计算机类专业需求,该类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教学在实验上多安排一些诸如局域网搭建、子网掩码配置子网及服务器搭建等。

2.3 注重感性思维的美术类专业网络模块方向模糊

这里所说的美术类专业,鉴于其学科发展的特点及院校专业的特殊性,其计算机网络知识教育和上述两类综合性院校就显得截然不同。首先,美术类专业院校在培养目标上对学生网络知识要求并不高,其主要应用主要集中在简单的局域网配置及互联网检索上。其次,美术类专业的学生多注重感性思维,对直观的、视觉化的知识比较容易接受,对于抽象的理论和条理化的内容容易产生抵触,因而其网络知识教育模块的定位也一直是模糊的。

3 专业美术院校的网络模块教育构建实践

通过上述综合院校网络知识教育模块的设置与对比分析发现,专业美术院校计算机教育中的网络模块构建,必须结合专业院校自己的特色,走具有自主创新意识的特色教学模式和适合美术生培养需求的教学内容。笔者所在高校经过借鉴兄弟院校的一些经验并自主探索,摸索出一套卓有成效的网络模块构建方案。

首先,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国内美术生计算机知识教育,无论是综合或师范类院校,还是专业美术院校,其教学计划中一般都开设有计算机基础课程,并且在该课程内容模块中,计算机网络知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章节。以此为契机,笔者所在教学小组将网络章节划分为局域网和互联网两个模块方向,局域网模块中重点介绍组成网络的软硬件设备、网络的发展与分类、网络的拓扑结构、局域网的组建与共享方法、网络接入方式等,而互联网模块知识则主要集中在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域名系统及互联网提供的应用服务等,同时也包括有关网络安全与网络道德、网络攻击与病毒方面的常识。在此模块环节教学过程中,由于面临着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参与的专业特点不同等各种制约因素,对于传统教学中往往容易出现的只重视课堂教学而忽略实践部分的问题,或者理论与实践脱节,上课学生能听懂,但上机操作却无所适从的不统一现象,一方面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将复杂问题转化为视觉化的媒体元素,并设置悬念和疑问吸引学生兴趣,然后通过结合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网络问题设计网络实验,并结合现场教学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动手技巧。从效果来看,对网络基础知识模块部分教学基本达到目标。

其次,增大学生平时利用网络参与学习和使用的力度。知识的引导和激发有赖于学习的兴趣,只有增强了兴趣,才能激发更大的学习热情,从而增强教与学双方的互通互动能力。通过网络基础知识模块的教学使学生产生对网络的追求和兴趣只是第一步,如何吸引学生提高利用网络效率才是更深层次的教学需求。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现代大学生在宿舍基本上普遍建立了互联网络,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也经常涉及到子网掩码和网关等配置和应用,教师授课过程中就需要注意到理论联系实际,教授学生亲自动手解决网络应用中遇到的连接问题。其次,教学过程中还综合使用了网络空间、云技术、电子邮件及在线答疑等多种教学手段与教育技术,采用在线考核与网络提交作业的方式,提高学生利用网络参与学习的能力和技巧。

最后,通过在多个学期多批次地增设与网络相关的选修课程模块,有针对性地提高网络知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做到网络学习不间断,网络知识逐步更新。这其实是增强网络知识教学改革过程的第三个层次,是针对网络爱好学生自行选择的一个模块,也是最难开展的一个模块环节,因为其开展既需要涉及到多部门的合作与教学计划的制订及修改,又需要有足够的教师和教学资源可供支撑和使用。教学的改革有赖于教学计划制定与执行部门的大力支持,笔者所在高校陆续开设了诸多与专业美术学生关联密切的选修模块,如网页设计与制作,介绍了最新的网页设计语言HTML5及网页布局技巧,网页交互设计以及站点服务器的设置等知识,其他选修模块还包括诸如网络动画创作与技巧、网络检索与实践、网络传播与策划等,基本能做到连续2年四个学期的不间断网络教育。

4 总结

经过一个周期的教学实施与考察,这种针对美术院校特点而构建出来的网络模块教育体系方案得以顺利开展,学生由原来的网络游戏、网络社交和购物,逐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网络知识学习上,网络应用水平与网络技巧得到相应显著提高,教学改革成效斐然,网络模块教育体系方案也得到学院主管部门和学生们的认可。当然,这只是计算机教育中网络模块一个小的改革体验,计算机教学的课程内容和技术发展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尤其是其包含的多媒体内容部分更是日新月异,教学手段也必须要能够适应这种趋势,不断探讨更加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才能深入推进学科建设与学生培养工作。

课题来源:湖北美术学院校级教学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 张晶.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应用及现状分析[J].科技资讯,2007(4).

[2] 容强,赵键.美术学院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0(4).

[3] 王绍强.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8).

[4] 刘剑英,宋鹏.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4(4).

[5] 冯阿芳.大学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2).

猜你喜欢
美术院校计算机教育模块化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模块化住宅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公安院校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初探
构建具有专业美术院校特色的计算机课程教育
关于我国计算机教育MOOC发展的思考
浅析《千里之行——中国重点美术院校第六届暨2015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中文字图形的表现方式
美术院校大学生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研究
美术院校雕塑教学思想的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