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职学生的逆反心理

2012-04-29 19:01李新平
考试周刊 2012年5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中职家长

李新平

摘要: 现在个别中职学生存在着旷课、离家出走、早恋、网络成瘾、打架斗殴等现象,有人将其简单地归结为中职学生的品行问题,但通过心理健康测试、团体辅导、个体辅导和心理咨询,我们发现这样的学生多数有心理健康问题,是学生的逆反心理所致。本文旨在从中职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成因、疏导方法等方面予以阐述。

关键词: 中职生逆反心理疏导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其教育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

中职学生由于其文化基础知识普遍较差,入学前在义务教育过程中的落差和受歧视、受排挤及入学后面临社会、家庭的压力,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逆反心理、自卑心理等。这些心理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中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逆反心理,在心理学上叫控制心理,是指行为主体按照特定的标准或社会规范对人们进行引导和控制时,行为客体产生的反向心理活动,也可以说是人们由于受某种原因的影响而产生对某事物持对立、抵触、反对态度的心理状态。

一、中职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分析

中职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方面

中职学生的家庭情况比较复杂,许多家庭中的不良因素成为学生逆反心理的一大诱因。例如: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在家庭中得不到温暖和鼓励,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有些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专断,家长很少与学生交流,且期望过高,容易给中职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心理又不成熟的中职学生找不到良策排解时,便引发逆反心理。

2.学生方面

首先,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生理上的发育逐渐成熟,他们认为自己长大成人了,应该具有与成人同样的权利。但他们并不具备履行成人义务的能力。他们的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社会经验等都处于半成熟状态,于是就出现了自己认为的心理发展水平与现实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落差,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其次,自卑感会导致中职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自卑感较强的学生,自尊心也很强,神经极为敏感和脆弱,这样的学生爱指责别人,批评别人,喜欢用各种方式吸引他人的注意。例如,有的学生会采取说反话、出洋相、打断老师的讲话等方式来反抗老师和家长,以此显示特殊性或者用这种方式让老师记住自己。

3.教师方面

教师道德品质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言行能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不良的言行会在学生中产生不良影响。例如:部分教师将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不满情绪在课堂教学中加以渲染,导致中职学生对社会现实更加不满;个别教师不良的行为使学生对教师整体的尊敬度、信任度、亲和度下降,这些也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之一。

有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方式不当,对学生有不公正的处理,这样会导致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

二、对中职学生逆反心理的疏导方法

逆反心理大都具有危害性,过重或自己不善于处理和自我调节,会给学生带来沉重心理压力,引起心理障碍。因此,家长、教师有责任对存在逆反心理的学生进行教育疏导。

1.家长般的关爱

家长要顺应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逐步改变教育方法,首先,家长对子女应给予适度的爱。爱的缺乏和过度的爱都会对子女的教育产生不利的影响和后果。其次,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要适中。家长应该面对现实,合理地调整对子女的期望水平,这样才有利于子女的成长。最后,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利,与孩子谈话应用平等商讨的语气,耐心教育。

2.教师的教育疏导

首先,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学生之所以在学习上产生厌倦情绪并对老师的教育有抵触,除了内因外,与师长的教育方法陈旧单调和简单粗暴也有关系。教师要注重及时了解中学生的心态,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捕捉教育时机,对症下药,以优良的教育艺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以防止和克服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的产生。教师也要向学生讲清逆反心理的实质及科学转化的方法,便于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从而消除对抗心理。

其次,教师应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是调整师生关系根本的方法,是克服学生逆反心理的一剂良药。谁伤害了我的尊严,谁就是我的敌人,这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原则。逆反心理强的学生经常受到教师的斥责、惩罚,一般都比较敏感,会对教师怀有戒心敌意。为此,要使学生解除顾虑、摆脱消极的态度定势,就要尊重学生,真心关爱学生,帮助学生。学生也是正常的人,教师应改变过去严厉而单一的批评式,对学生和蔼可亲、态度诚恳、多与学生交流、让这些“特殊”的学生觉得老师真心实意地对他们友好,消除他们的敌意和戒备心理。

最后,合理利用逆反心理的积极效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多方面鼓励,大胆利用学生逆反心理的积极因素,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增强他们学好文化知识的坚定信念。

总之,我们要针对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做到教育与学生的心理相匹配。还要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情况下,对症下药,进行正确疏导,转变学生的不良心理,使学生的不良心理得到控制,进而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促进中职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形成,使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国良主编.心理健康.高等教育出版社.

[2]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丛书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调节.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中职家长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