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著斌
摘要: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地方高等教育的强有力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着城市大学的跨越发展。“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各区域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城市大学均位于国家各类发展战略的核心地带,区位优势彰显。城市大学的发展要进一步突出地方性,将区域发展作为各自主攻方向,在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大学;区域环境;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5-0059-03
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形势的发展,高等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使命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对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日益强大的推动力、辐射力和影响力。“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应对国际经济格局调整的严重挑战、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重要时期。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以及社会转型更加突出了高等教育的战略作用。这不仅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且为地方高校特别是城市大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以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为代表的地方高校发展当前正处于既有优势也有弊端[1]、既有发展机遇也有生存挑战的矛盾进程。“十二五”期间,各城市综合大学面临着如何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科学谋划未来发展等一系列问题。
一、城市大学与区域城市在实现科学发展中
的相互依存
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加大对地方高校的关注,重视地方高校的改革与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截止2009年底,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305所,其中本科院校1090所,除了中央部委所属普通高校75所之外,其余的1015所(含322所独立学院)都属于地方高校[2],占普通本科院校的93.12%;从大学在校生比例来看,这些地方高校承担普通高校90%学生的教学任务。因此,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规模上来讲,地方高校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生力军。地方高校中的城市大学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新生事物。城市大学,原是指19世纪到20世纪初英国在各大城市建立的一些具有学位授予权的大学[3]。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省会、副省级城市出现了一批新的大学——职业大学。20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着省会、副省级城市成长的职业大学经过合并调整,大多先后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实现载体。由于这类大学建在省会、副省级城市,学校行政隶属于城市,为区域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贴近城市发展实际,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学界将此类具有明显城市属性的高校,后经合并组建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大学定位为“城市大学”。
2010年10月,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所属的综合大学建立了联系会议制度(2010年成立于武汉并召开了全国十五城市综合大学联系会议第一次会议,包括广州大学、沈阳大学、青岛大学、大连大学、深圳大学、济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成都学院、厦门理工学院、哈尔滨学院、长春大学、金陵科技学院、西安文理学院与江汉大学等;2011年12月在广州召开了联系会议第二次会议[4])。该机制中涉及的15所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占我国普通本科高校的1.95%,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些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与所在城市相互依存。一方面,这些城市综合大学都是应城市发展而生,一般都办在省会和副省级城市,大多数实行的都是“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青岛大学实行“以省为主”的体制为例外),同时它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繁荣;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城市所属综合大学支持与服务的力度和水平,这些大学招生以本地生源为主(且录取存在省市分数线的差异),大多数都是在以前多所市属小型高校的基础上按照政府的要求合并而成(厦门理工学院除外),毕业生就业也主要在大学所在城市。
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地方高等教育强有力的支持。城市综合大学不仅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提高劳动人口的文化科学技术素质,为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和职业结构高技术化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而且推进城市文化的发展,进而促进城市及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一直以来,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地方综合大学为我国及各个省市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尽管在这些副省级城市里国家重点高校林立,但地方城市综合大学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一方面,地方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主要承担者,重点大学研究生的生源越来越多地依赖地方大学所培养的本科毕业生。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和地方大学自身的不懈努力下,地方大学普遍实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提供了许多创新性经验,已日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大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以及大学内部管理模式、组织形态、队伍建设、师生关系等问题日益凸显。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作为地方高等教育的生力军,在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高的过程中,同样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诸如定位不明、同质化倾向的问题;发展方向不明,为地方服务意识不强、力度不够的问题;应用性不足、特色不够鲜明的问题。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着城市大学的快速发展。第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影响城市大学办学经费的筹集。目前,高校办学经费来源中除政府投入外,社会资助和学费收入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同时,很多城市的高校学生欠费率普遍较高,一般在15%左右,学生欠费成为困扰城市综合大学发展的难题。如长春大学在分析“十二五”期间的挑战时明确指出,“资金不足,负债较多,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第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影响城市大学的就业。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经济落后地区对人才总量的需求不旺盛,这严重影响高校毕业生在本地区的就业。第三,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影响城市大学专业结构的调整。受经济发展规模和效益的限制,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在专业结构调整方面既无法增加更多的投入,又缺少外部环境的配合,专业结构调整处于滞后状态。第四,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影响城市大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欠发达地区在人才大量流失的同时,在人才的引进上甚至要以超过自身承受能力为代价,这既加大办学成本,又影响着发展速度。
二、在区域发展的国家战略中彰显城市大学
的区位优势
参加全国十五城市综合大学联系会议的15所城市大学,在我国地方高校中占的比例虽然不大,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区域性战略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所在城市均是区域发展政策的中心城市与核心地带,囊括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所有龙头地带,如长三角、珠三角、闽南三角洲(海西开发区)等,以及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地区。特别是中央将各类区域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各省市都在具体实施各类国家战略,这对城市综合大学而言,既是实现跨越发展的空前发展机遇,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良好地缘优势。
15所城市综合大学中有9所处于我国沿海经济开放带,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发达地区,也是要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地区。主要包括如下地区的城市综合大学:改革开放最前沿的两个经济特区(深圳大学、厦门理工学院)、沿海开放城市(广州大学、青岛大学、宁波大学、大连大学)、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带的金陵科技学院、杭州师范大学,作为经济开放区的山东半岛(济南大学)。这9所城市综合大学从北到南,贯穿了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长三角、闽南地区、珠三角。15所城市综合大学中其余的6所也分布在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区域上,即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中心城市武汉(江汉大学)、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成都与西安(成都大学、西安文理学院)、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三个中心城市(沈阳大学、长春大学、哈尔滨学院)。
这些城市综合大学虽然分布在我国东西南北各主要城市,但作为当地城市的市属综合大学,有着显著的共同点:所在城市均是我国副省级城市,其中有很多是省会城市、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引领着地方发展方向,在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城市综合大学已成为当地城市高等教育的主要力量,成为当地高等教育的一张名片,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了人才和智力贡献。
在我国现行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中,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经济结构的调整将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带来人才需求结构、层次和类型的显著变化;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将继续促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将促使全社会对教育事业发展更为重视。高等教育在现代化建设整体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将更加突出。以青岛市为例,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来看,环渤海经济圈正在加速崛起,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青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正处于关键时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给高等教育的机遇呈多重叠加态势。为此,青岛大学实施“青岛大学服务青岛行动计划”,就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直接为青岛建设服务。再如,厦门理工学院提出,要在总体目标中突出产业特色,力争把该校“建设成为特色、精致、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开放式、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的海西一流亲产业大学”。所谓的“亲产业”,是指高校主动贴近产业,紧密围绕产业导向和产业价值实现来进行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并由此形成配套的教学科研管理体系与评价考核和校园环境氛围。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供需、科技攻关、资源共享、人员交流等方面亲密合作。“亲产业”的核心是学校办学要“关产业痛痒、应产业所求、纳产业精华、为产业服务”。就大连而言,近年来,大连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已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龙头、东北亚地区的核心城市。目前,大连正在推进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未来五年,大连将在城市科学发展和发展模式转型等方面有大动作、大项目、大投资。全面融入大连的经济社会发展,以特色和优势服务大连,是大连大学创新发展得天独厚的外部环境。
三、城市大学在凸显地方性中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十二五”期间是各副省级城市建设高水平综合大学的重要机遇期。城市大学要实现科学发展,存在着难得的外部环境机遇。城市综合大学在面临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的同时,不可否认地也面临着诸多压力和严峻挑战。这些压力与挑战既来自外部环境,也存在于高校内部。在此发展环境下,城市综合大学要继续凸显其地方性,强化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能。
地方性是指包括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在内的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要适应地方新兴战略产业发展趋势以及企业急需;在学科发展方面要紧密对接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在专业设置方面符合地方产业结构和人才供需结构的格局;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要满足城市品牌经营和对外交流的需求。地方性的本质就是区域化,区域化发展战略是城市综合大学的生存之路和活力来源。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这条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之前的教育规划纲要也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高校特别是部委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意识还不够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的贡献还不够大,与地方之间若即若离[5]。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城市综合大学的发展留下了空间,城市综合大学要以问题研究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服务社会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6],作为南京市属的普通高校,学校认为自己的“根”在南京,发展的“魂”也应该在南京。该校明确提出其发展的“南京战略”,把“南京”作为第一服务方向、第一主要目标、第一优先发展的区域,立足于此、深入于此、融入于此、服务于此、贡献于此,让学校各个学科专业在南京得到认可,在南京扎好根、打好基。有人认为将发展战略定向地方就是目标小、眼界浅,这是误解。根据国家规划,长三角地区将成为世界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而南京是江苏“两个率先”的带头城市,是长三角地区的骨干城市,也将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只要学科专业能够融入南京发展,在南京走在前面,那么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就不会是低层次的,事业发展也能真正融入南京的发展,学校也能真正展开腾飞的“发展之翼”。地方高校不怕“低”一些,不仅要敢于“地方化”,还要“化”入地方的方方面面,甚至街道、乡村、中小企业,把事情做起来,真正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
近年来,中央将诸多区域发展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在国家以及各大学所在城市“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更是面临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科学谋划未来发展战略与对策等一系列热点、难点问题。在地方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面对新的形势、新的历史使命、新的机遇与挑战,各地方高校需要立足于副省级城市的科学发展,不断优化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环境,增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自身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等重要职能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提高促进自身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引领、支持、服务城市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程墨.全国十五城市综合大学联系会议举行[N].中国教
育报,2010-11-02.
[2]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227.
[3]朱九思,姚启和.高等教育辞典[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
社,1993:26.
[4]黄茜,王国栋.全国十五所城市大学联席会议举行[N].
广州日报,2011-11-19.
[5]李健.“大学国家队”也要“接地气”[N].中国教育报,
2011-09-26.
[6]陈小虎.地方高校定位不怕“低一些”[N].中国教育报,
2011-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