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充满生命活力的物理课堂

2012-04-29 14:59朱长华
考试周刊 2012年52期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师

摘要: 恰当的情境能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智力情绪,为一节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思考、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基本方式。总结、反思,相互补充可以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学习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升华、迁移,走向社会能够深化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是教学过程中落实“三维”目标的关键,讲授和演示实验仍是物理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关键词: 物理课堂教学生命活力打造方法

1.创设情境是从生活走向物理和激励、唤醒学生智力情绪的重要途径。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上课伊始,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心理准备难免不充分,师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是不争的事实。教师必须注意创设情境的艺术,通过恰当的情境来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智力和情绪。

新颖别致的情景艺术如同徐徐拉开的舞台大幕,让学生一眼就看到精美的场景;又如乐章的序曲,先入为主,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又像打开的殿堂大门,引导着学生登堂入室。成功的情景是一种创造,是教师教学智慧的结晶,它为一节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虽然已经实施了十年,但是物理教学中长期存在的“有思维无智慧、有活动无激情”的现象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在教学时没有把生活(包括自然)中鲜活的物理事实引入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激情来自于对事实的感受和体验,来自于对问题的敏感和好奇。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学必须从学生生活中、自然中、社会中的现象和事实开始,即“从生活走向物理”。

利用与本课内容密切相关的生动具体的事例和实验、有趣味的游戏活动、妙趣横生的新奇小故事、优美的视频资料所创设的情境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动机,启迪智慧,还能增添学习的乐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思考、探究、合作、交流,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始于疑而成于思。各种形式的情景把学生带进了物理世界,进一步探索物理的奥秘需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独立思考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避免人云亦云的盲从,有利于形成学生独立的人格。

义务教育物理教学离不开概念、规律的内容,因为它们是物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了这些知识能够更好地学习物理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但是,形成概念和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这些过程和方法不仅对学生形成物理概念和认识物理规律来说很重要,而且具有更为广泛的迁移价值。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来说,过程和方法比知识和结论更为重要。在今后的生活、工作环境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模式和方法与实验的过程和方法有许多共通之处。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方法,对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独立思考是学生成人的基础,合作则是学生未来成就事业的保证。小到课堂上的一个物理实验,大到社会上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无不需要与他人的合作。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事事处于中心地位,合作意识是当代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尤其需要增强的意识之一。

交流包括生生之间及生师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通过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课堂内容,得到新的发展,达到共享、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总结、反思、评价、建构,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而不是去复制知识是作为学生学习引导者的教师的主要责任。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和反思,通过简明扼要的归纳与概括更好地抓住重点,在头脑中构建出一定的知识结构,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总结、反思,相互补充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学习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另外,学生在总结、反思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新的问题需要解决,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无疑对激活学生思维、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意识、产生新的求知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总结、反思、评价、建构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机会,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都得到发掘是物理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师在总结、反思、评价、建构的环节中对于那些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主动性较差的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

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发展性评价与甄别性评价相结合是物理课程的又一基本理念。对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和物理教学的改革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4.升华、迁移,从物理走向社会,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个人的素质最终体现在他所展示出来的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对促进社会发展的创造能力之中。升华、迁移,从物理走向社会使学生深化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是教学过程中落实“三维”目标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从物理走向社会”课程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升华、迁移,走向社会的问题设置应凸显“因材施教”的特点,围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巩固学习兴趣、提升科学素养进行。由于学生各方面差异的存在,升华、迁移必须打破“一刀切”的模式,给学生适当的自由度。例如实行分层训练可以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成功后的愉悦体验。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最具有开放性、最容易与生活和社会发生联系的学科,现实生活和社会到处都蕴含着物理知识。如果学生所学的知识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则对学生的心智发展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只有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和社会联系起来,使物理知识成为学生个人经验的一部分,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注重与生活、生产实际及时代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的关键环节。物理教学只有联系生活、联系社会,从物理走向社会,把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学生才能真正学好物理。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刻地领会物理知识,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学习热情,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5.教师讲授、演示实验,物理课堂教学中不应忽视的要素。

讲授仍是生命力课堂的重要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精彩的讲授能够凸显教师的教学艺术与水平,还能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在应该讲授的地方要理直气壮地讲,讲重点、难点、关键点,讲过程与方法,讲情感、态度、价值观,力求做到语言精彩、重点精确、关键精当、节奏精美。

实验不仅是科学理论的基础,而且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注重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不能忽视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由于演示实验的真实、形象、生动、有趣的特点,给学生最直接的感官刺激,唤起好奇心,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中获取深刻的感性认识。演示实验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参与,不仅提供了学生展示实验技能的机会,而且能使学生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培养观察能力、加深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领悟物理思想、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唤起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解释分析,发展实验成果,优化实验过程,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梅忠义,朱长华,李群,李宝玲.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实验研究[J].淮北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3(1):85-8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庄英莉,王克峰,主编.有效上课——问题.探究.对策.初中物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4]许志,编著.上好课:问题与对策·初中物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物理实验教师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只因是物理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处处留心皆物理
做个怪怪长实验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