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2012-04-29 12:48向春艳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2年6期
关键词:新课标改革高中物理教学方法

向春艳

【摘要】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在我国的推广和普及,新课程标准改革也在加快前进的步伐,在此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应当怎样具备新课标的要求使教学模式获得转变成为物理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以实际的教学案例分析、探讨新课改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方法和途经。

【关键词】教学方法;高中物理;新课标改革

传统的以“一对多”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早已不适应新课程标准改革和高考的发展需求,为顺应素质教育改革的潮流,亟待需要改进物理教学方法。本文结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例来系统阐述新课标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学方法改革的对策和方式。

一、突出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建立多维互动教学模式

过去高中物理课堂上,教师总习惯于按照自身备课的方案、目标,以灌输式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传授给学生基本物理学概念、原则和公式、并使学生被动接受。教师几乎不过问学生掌握情况,只程式化地讲述,学生难免会感到沉闷乏味、认为物理课总是时时刻刻跟一些公式和定理打交道,失去了学物理的兴趣。教师也感到教学缺乏激情与活力,也不能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掘。

面对新课改和高考朝着素质教育考察的新形势,必须彻底放弃原有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思维的束缚,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感觉、听觉等器官,采用当代前沿的多媒体技术,利用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物理教学中提高学校效率、快速掌握基本知识。

比如在学习加速度概念及计算公式时,教师就要采用多媒体幻灯片,向学生呈现两辆运动中的汽车的加速度变化情况。教师首先要请学生以分组讨论的形式探讨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再请每个小组的学生回答,教师及时对其理解不到位的地方予以纠正,再做系统介绍:加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量。在自由落体中,就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初速度相同的两个汽车,加速度分别为1m/s2和5m/s2,那么经过1秒钟后,加速度大的汽车速度也最大。加速度表示物体将来的运动趋势,所以说初速度小的物体加速度可能很大,反之亦然。教师做总结后,学生就会理解更透彻,因为在这以前早有自己的思考过程,也清楚地明确自己哪里理解不当,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公,而教师则扮演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物理教学只有理解准确概念,才会更加高效、准确地运用公式解答实际问题。

二、教师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物理课堂上,学生们的注意力往往只集中在课堂前20分钟左右、甚至更短的时间,这就要教师应当整节课都使学生保持全神贯注、积极高昂的学习状态,才能够不断激发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在讲解新课之前,先讲述一个物理课外的幽默笑话,活跃一下课堂氛围,让学生们都能提起精神来听讲,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可以不事先引入课本的正题,而是先提到车辆刹车时,人往前倾;车辆启动时,人往后仰,进而引出与第一定律有关的惯性现象,提问学生这是怎么回事?学生们就会踊跃回答是因为受到了惯性;教师进一步引入要学习的牛顿第一定律,其实也就是惯性定律,并让学生猜测会有哪些内容。大家这时候已经有了浓厚的兴趣去探讨了,就会往惯性方面想,教师再汇总学生思考结果之后,便可以给出标准定义: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通过发问式教学方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其独立思考、用发散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实验动手操作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实验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虽然高考中没有亲自去实验现场动手操作的考核,但都将重要的物理实验并入到考题中,从方法、现象和结论等考察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好坏与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可见,高中物理做好实验不仅有利于应付高考、而且对学生快速理解、掌握知识也是大有帮助的。

比如:在学习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时,需要通过实验予以验证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验证该定则的目的。这时候,教师应当先跟学生讲明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要达到的正确的实验效果和结论等。在实验课开始时,教师要亲自观察每位做实验的学生,看其是否都能按照要求正确、合理地完成实验步骤,对于学生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教师要及时校正,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一般情况下,实验室提前准备好了方木板、图钉、橡皮条、2个弹簧秤、白纸、三角板和细线等完备的实验工具。该实验就是要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与这一个力是否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若相等,就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学生明确这些后也要看使用的弹簧秤是否良好,拉动时尽可能不与其他部分接触摩擦,拉力方向与轴线方向相同;应保证在同意水平面内。学生们不仅提高了动手实践的能力,也在实验中进一步理解了力的合成平方四边形定则的应用方法,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师要因材施教、化抽象为具体

新课标要求教师认识到学生并非一个单纯的生命体,而是富有朝气和生命活力的人,在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针对每位学生的物理水平,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每一位学生的物理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物理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教师要注意化抽象为具体,才能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原则与公式。例如:学习动能与势能时,教师要根据每位学生理解、接受能力的不同,采用比较折中的办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出来,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小车上坡就是所做的动能;同样,举重运动员的举起杠铃就是在做重力势能。这样学生会比较直观地理解动能和势能合称为机械能,只是小车在上坡时,在减速、动能会变小;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的那一瞬,重力势能在增加。这样学生们在接触概念的时候就变得更容易理解些了。

高中物理在教学方法上要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加强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以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采取多种有效的改革途经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吴风军,张伟平,马勇进.高中物理教学三突破[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01).

[2]刘宇成.例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过程教学[J].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25).

[3]荆冰.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三突破[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9).

[4]丁宏伟, 李艳萍.新课程改革中物理教学方法的思考[J].河北工业出版社2012,(01)

猜你喜欢
新课标改革高中物理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学习评价改革
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的质量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创新教学的实践探讨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