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与方法

2012-04-29 12:48于学刚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2年6期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对策

于学刚

【摘要】高技能人才属于应用型人才范畴,高技能人才是指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在大力倡导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之下,更多更快地培训高技能人才,被视为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的首要任务。本文深入分析了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制定推进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与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对策

为适应时代发展趋势,我国正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在这一重大进程中,高技能人才是重要的人力资源战略保障。因此,高职院校如何认清形势、根据国情和联系实际,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研究探索实践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输送大批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是一个极具社会意义的重要课题。

一、明确专业技能培养目的

各种专业的学生在工厂实习,要实习什么,有何作用,目的必须明确。实习指导教师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地提出一些要求。要明确专业理论知识对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没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支撑,技能培养将举步维艰。还必须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这样以及做到何等程度。

二、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由于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具有直观教学的特点,能将深奥的理论浅显化、形象化,有助于揭示事物的奥秘、本质,有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思维的启发。如利用多媒体进行机电教学,可使学生看到实际难以看到的机电一体化“模似世界”从而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到技能转化涵义,有助于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提高。多年来的实践教学,深感这在职业技术教育一块尤其重要,这样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三、经验有助技能培养

经验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亲自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专业技能培养中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工作中获得的技术经验是正确教学,技能培养的重要条件。阅历丰富的教师对问题的判断往往有较大的精确性;实习指导教师教学既要运用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又要运用长期积累的技术经验。经验和知识可使学生快速掌握专业技能,进入专业技能学习的快车道。

四、重视教师专业能力培养

一是确定职业教师资格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新标准。职业技术教师应具备的一般素质:热爱教师职业,以师为荣;适应未来发展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合作的态度;解决问题须具备的综合性专业知识;适当的道德思想和举止。特殊能力:掌握相关理论及实践知识,具有足够的经验,表现出高超的技能;掌握大量的行业信息,能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新技能:通晓教学方法论,能把自己的理论和技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能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指导咨询;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崇高的道德风范。二是重视职业教师师资的系统化培养。三是建立健全开放的职业教师师资来源体系;主要渠道应有四个:一是高等职业师范学院培养,二是工科院校技术培训,三是在综合大学设立教育学院或教育系统培训,四是通过专门的职业教师进修、培训机构进行培训。

五、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首先,职业院校与企业应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支持和鼓励技术工人参加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和社会化考评,并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组织参加鉴定的技术工人进行理论与技能的培训。

其次,要完善高技能人才考评办法。企业可以通过国家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相结合、专家认定和企业认可相结合,完善高技能人才考评办法,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细化职业技能考核认定标准,使企业认定与高技能人才社会化考评有效对接。对在技能岗位工作并掌握高超技能、作出重大贡献的骨干人才,企业可以允许他们破格或越级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考评。

六、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学员之间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使竞赛成为常态化选拔和发现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在职业技能竞赛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技能人才,按有关规定直接晋升职业资格或优先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考评。

(1)建立首席技师选拔和培养制度,拓展企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发挥高技能人才的示范带。

(2)突出激励,营造有利于高技能人才使用与成长的激励机制。完善高技能人才的激励办法是:①健全和完善高技能人才岗位使用与激励机制。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在技术革新、技术项目攻关、解决技术难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完善高技能人才聘任办法,探索建立高技能人才带头人制度,在薪酬、福利、培训等方面向关键技术岗位的高技能人才倾斜,营造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②建立高技能人才奖励制度。对优秀高技能人才实行特殊津贴政策,鼓励职工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对在竞赛中表现优秀的技能人才,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并按有关规定直接晋升职业资格。③完善高技能人才社会保障制度。企业除了对高技能人才实行薪酬激励机制和特殊奖励政策外,应积极为高技能人才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和补充医疗保险,从社会保障方面激励高技能人才的成长。

七、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培训模式”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职业教育与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职业教育产生于企业,初期就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社会生产力飞跃性的发展,社会和企业需要大量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的标准化劳动力,这就需要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学效率、扩充教学内容,职业教育的成果要回到企业并接受企业的检验。实施职业教育是两个主体,一是学校,二是企业,二者缺一不可。离开了学校的职业教育和离开了企业的职业教育,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是不能培养出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技能人才的。

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参考文献:

[1]丁大建,高技能人才的短缺与价值评价错位[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第5期.

[2]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著.2001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30-272.

[3]陈博.高职教育社会评价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6年第3期

[4]王晓江.高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6月第21卷第2期

猜你喜欢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实施弹性学制学分制的研究与实践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