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初探

2012-04-29 12:48:02林佐莲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2年6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特点

林佐莲

【摘 要】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一系列重大的变革,为落实教育的”三个面向”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重要举措。现将自己在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探索中,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教学特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认识提出来,以就正于大家。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特点;教学方式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融知识性和技能性为一体的基础性学科教育。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信息技术课教师不知从何入手。信息技术课应该教什么?怎样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这些都是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急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围绕这些问题,本人从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几个常规环节入手对这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具有开放性、自主实践性、独立与合作性、牢固性等特点。

(一)开放性

这里的开放不仅包括课堂上的开放而且包括课外的开放,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开放性体现在学习的讨论和交流上。例如:我在课堂教学时,有时让学生边上机边讨论,有时把学生作品拿出来演示,让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达到相互提高的目的。

(二)自主实践性

由于受生本教育的方法和教学论的影响,所以课堂的教学特点必然具备探索性,学生在自己已有知识体系、学习材料及学习伙伴的影响下对新知识的结构进行学习的探索,并非跟着教师一步一步有节奏的学习。

(三)独立与合作性

无论是“先做后学”或“先学后教”,都要求学生对知识要有前期的认识,这个认识可以是较为表面的也可以是深刻的,但无论如何都具有独立性。同时,在继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前期已掌握的知识有更为完整的认识(甚至完全否定自己原有的认识),而这个认识却又恰恰离不开与其它个体的交流,这就是认识后期的合作性。在课堂中的教学其实就是这一过程的一种后期延续。

(四)牢固性

由于生本教育在课堂上强调以学生的“学”为本,强调学生的探索精神,所以教师对于学生结果并不会轻易给出,而是让他们经过探索、讨论、实践等方式后自己或与伙伴一起归纳、推理和总结得到的。

三、信息技术课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课件;精心设计教学任务;加强学生的“发现学习”; 将Internet教学放在首位;注意教学中的对比与总结;及时评价。

(一)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由于基础和条件的不同,学生学习和操作电脑的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一部分家庭条件较好并拥有电脑的学生,或曾经学过电脑知识的学生,这些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而没有条件接触电脑的学生,则连开关机都不会。面对学生的差异,任课教师必须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地尊重每一位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励和帮助他们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使每一位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扩展与提高。多年的实践证明,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是一条解决上述矛盾的有效措施。

(二)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课件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青睐。多媒体课件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在视觉、听觉等感观上受到冲击,使学生有新鲜感、好奇感、独特感与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激情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精心设计教学任务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可分为:信息采集式任务、信息处理式任务和综合型任务。在因特网教学中,部分网络的基础知识可以让学生通过因特网直接获取。例如,让学生将通过各种渠道所获得的关于”动画发展史”的知识制作成演示文稿。这个任务中既包含了信息的采集,如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关于”动画发展史”的知识,也包含了信息的处理,如将所获得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内容插入新建立的演示文稿中。

(四)注意教学中的对比与总结

教学中采用对比,可以增强教学内容间横向及纵向的联系,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较大程度地提高学习的成效。

很多软件的使用方式都具有共性。在Office系列办公软件的操作中,这种共性则更为突出。针对共性,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不同软件间完成相似任务的对比,通过对比,使学生的知识得到迁移,从而实现教学目的。例如在学生掌握了Wps2000中图片、文字的插入方法后,在PowerPoint的教学中就可让学生对比Wps2000中的相应操作自己探索并掌握方法,在FrontPage中的类似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在PowerPoint中掌握了超级链接的方法之后,当学生学习网页的链接时,也可采用对比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主而迅速地解决问题;PhotoShop中有了层的概念,当Flash中再看到”层”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层的含义及应用目的……

(五)及时评价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判断,最终为教学的改进、完善与下一步的教学决策提供依据。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不同及时地作出评价是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成效的一个重要内容。这种评价不仅仅是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还应针对教师自己。

四、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很多,我习惯使用得比较多的有以下几种:

(一)以“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合理组织自主学习。

“任务驱动”方式即在接触新内容时先给学生提出问题,再由学生上机或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在探索式学习中,重要的不只是目标课型的学习,而是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及在探索知识过程中的思维飞跃。自主学习可以使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与学习方法自定步调进行个别化学习,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中“一刀彻”的人为现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就能释放学生的创造力与个性思维。

(二)小组协作学习法

协作学习是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协作学习的基本模式有:竞争、辩论、合作、问题解决、伙伴、设计、角色扮演等等。把几个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一般为四人),课堂教学自始至终都是以小组的形式出现,如:小组协作回答问题、出问题、讨论等。

(三)作品演示教学法

就是在课堂上让学生播放自己的作品。这个作品可以是一个人制作的,也可以是小组合作的。在播放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给予评分,同时可以对作品的细节进行评议,使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分析达到学习的目的。这种教学法更具实效性。

(四)学生自“教”法

面对新的教学内容时,有些学生可能已经通过自学或家人、朋友的帮助掌握了全部或部分内容,这时候教师让这些学生出来讲解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当同学们的“小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允许下面的学生提出问题和自己的看法,如果“小教师”不能作答,可以另请贤能。学生能回答的,教师决不作答,学生不能回答的,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作答。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参与性更为强烈,对知识的掌握更为牢固,也自然更为乐于接受。

综上所述,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一系列重大的变革课题,为落实教育的”三个面向”注入了活力,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重要举措。信息技术课教学需要我们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应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围绕“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使其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 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3年版。

[2] 孟照彬:《当代课程设计与管理》,云南科技出版社1999年版。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特点
新媒介环境下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新问题及新途径
微课程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上的实践与尝试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优化信息技术课教学
基于真实性学习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究
互联网时代小米的成本管理特点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之我见
中低压配网杆塔防撞措施浅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7:18:00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