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文汇报》“笔会”发表了一篇《重温“窑洞对”》。就笔者有限的阅读范围,“窑洞对”应不止一个版本。这篇“窑洞对”,是“毛黄版”(即毛泽东与黄炎培的谈话),另外还有一个“毛甘版”(毛泽东与甘贝尔的答问)。后者被曾在《红旗》杂志供职的阎长贵称为“一篇更重要更全面的‘窑洞对”。
所谓“毛甘版”的来历是这样的:1945年9月,英国路透社记者甘贝尔以书面形式提出12个问题,请在重庆参加国共谈判的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作答。这些问题涉及日本投降后国共双方在政治、军事方面的主要分歧,其中的第十问是“中共对‘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及界说为何?”
毛泽东是这样回答的: “自由民主的中国”将是这样一个国家,它的各级政府直至中央政府都是由普遍、平等、无记名的选举所产生,并向选举它们的人民负责。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以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
“毛黄版”与“毛甘版”的区别是明显的,在时间上,虽只相差两个月,但由于分处抗战胜利前后,国内局势瞬息万变,此时的毛泽东不可能“发思古之幽情”,而是站在现实政治的角度,对两个中国之命运作出重大抉择。在内容上,此时的毛泽东对民主问题已不再停留于“毛黄版”时的向往,他的思考显然更深刻、更全面、更成熟了。他不仅阐述了民主政治的目标、价值,而且列出了路径与措施。在作用上,由于毛泽东面对国际媒体系统地阐述了我党立场,争得了政治的主动,赢得了舆论的同情,从而为国共内战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这次答问虽非在窑洞中进行,但也属于窑洞时期的毛泽东思想。基于以上对比,我同意阎长贵的说法,“毛甘版”弥补了“毛黄版”的不足。
对“毛甘版”的“窑洞对”,西方媒体是如何处理的,不得而知,我党报纸曾以《毛泽东同志答路透社记者中国需要和平建国》为题,于1945年9月27日发表在重庆《新华日报》二版头条,10月8日延安《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同题全文转载。近年来又被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收入《毛泽东文集》第四卷。由此可见,我党是非常重视这篇答问的。而“毛黄对话”当时并未在我党报纸发表,而是黄炎培本人在其《延安归来》一书中披露的。人们只知“毛黄对话”而不知“毛甘答问”,不知其中经历了怎样的因缘际会。
(摘自2012.2.5《文汇报》安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