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幼儿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及对策

2012-04-29 10:52徐静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2年6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思想品德幼儿

【摘要】幼儿期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这段时期也是幼儿思想品德形成的黄金时期。本文在分析家庭教育含义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对于幼儿思想品德形成影响的早期性、深刻性、持久性、针对性,给出了家庭教育中教育观念、家庭氛围、自身素质、兴趣培养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思想品德;影响

一、前言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组成了整个教育工作体系。显然,在这三类教育中家庭教育是有别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于其自身特有的性质,家庭教育可谓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婴儿脱离母体呱呱落地,首先进入的便是家庭。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毋庸置疑,家庭是幼儿思想品德培养的基地,在幼儿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期,家长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倘若孩子在这一时期能够养成良好的品德,将会使其终生受益。

现代家庭教育中,家长在孩子的培养上花费了大量心血,在孩子生活上和智力开发上不惜代价,一方面充分满足孩子成长所需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然而,在如何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上考虑甚少,重智轻德已成为现代家长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实,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也是不健康的。孔子曾告诫人们:少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也说:“人格教育端赖于6岁前之培养。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顾着他继续增高地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使培养不好,那末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这些儿童升入小学,教师需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由此可见,幼儿期是一个人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已成为教育者的共识。那么,与幼儿接触时间最多的家长便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如何使幼儿在思想品德形成的雏形期形成良好的品质便成为当下家庭教育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家庭教育的含义

我国《辞海》对家庭教育的定义是:“家庭教育是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里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教育”。学术界对家庭教育含义的界定存在不同的看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譬如,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把家庭教育定义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教育,通常是指父母对儿女辈进行的教育”。不难看出,这是狭义的家庭教育。而广义的家庭教育,则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不论是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长者对幼者、幼者对长者,同辈人对同辈人,凡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都是教育。家庭教育是贯穿在人一生发展过程中的教育实践,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生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

通说认为,家庭教育的涵义是指狭义层面的,它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它不是单独的讲家长对孩子有什么要求,对孩子有什么命令,它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是文化、心理、语言、环境等综合因素对孩子施加影响的过程。可以说,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辅助,又是社会教育必不可少的补充。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相当重要的。

三、家庭教育对幼儿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

1.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启蒙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家长从幼儿出生时便担当起教育者的职责,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知识都非常缺乏,不会辨明是非,家长应该给孩子讲清道理,告诉孩子怎样做不对,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倘若幼儿从小在家庭里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以后学校教育就能顺利进行。毕竟父母的言行举止是时刻都出现在孩子的面前,起着活生生的榜样作用,幼儿耳濡目染便会模仿家长的行为。父母的言传身教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是非判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行为品质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都是与父母的教养密不可分的。因此,只有把好家庭教育的第一关,才能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家庭教育的影响最深刻

“母爱似水,父爱如山”,父母可谓是幼儿世上最亲的亲人,也是他们最亲密、最信赖的人。父母和孩子天天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最多,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幼儿每天听到的,看到的都是父母的行为,空洞的说教是无法与现身说法相媲美的。作为父母,不仅仅要为孩子付出金钱甚至生命,更重要的是付出时间和耐心,静下心去栽培那株明天的花朵,毕竟你今天的付出,将会成就孩子的未来。所以,家庭教育往往对幼儿稚嫩心灵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家庭教育的时间最持久

幼儿从降临凡世的那一刻起,便与父母紧密地连在了一起,每时每刻无不在接受父母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启蒙,即使到他成年后独立走出家门生活前,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着家庭教育。幼儿心智的开发需要父母细致地引导,越是年龄小的时候越易指教,由于其与父母相处得时间较长,接受的家庭教育也就越多,不知不觉间幼儿便会形成独立的品格。即使待他上了学,家庭教育仍然起作用。可以说,家庭教育是培养人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作为父母,学习和研究家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如若想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子女,就必须懂得教育的规律、内容、方法,从而使幼儿能在家庭中受到科学的、良好的教育,为其今后的茁壮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4.家庭教育最具有针对性

世上最了解你的人是谁?是父母,俗话说:“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一个孩子从降生到完全独立地进入社会,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父母对孩子有较深入和细致的了解,这使得父母能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种针对性的教育对孩子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四、如何做好家庭教育的几点建议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家长的观念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基础与关键。家长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首当其冲的前提就是尊重幼儿。幼儿是独立的、有意识、有思想的个体,而非家长的附属物或私有财产。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家长是没有权利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强加给幼儿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幼儿的发展也是如此,有其特殊的自然性、阶段性和规律性。作为家长,所要做的就是遵循这一客观规律,在从尊重幼儿的兴趣、个性的基础上逐步地给予科学的、正确的引导。当幼儿享受到充分的尊重与自由时,他们就能在自然成长中享受快乐,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独立的意志品质与健全的人格。其次,家庭教育并非是课堂教育的补充,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当今,素质教育被提升到更高的层面,倘若仅仅依靠学校教育而忽略家庭教育的话,那么其收效肯定是微乎其微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当是并驾齐驱的,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和优秀品质的形成,不仅需要老师的谆谆教导,更需要家长的耳濡目染。

2.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环境的力量不容小觑,古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故事,它们无不说明环境在幼儿成长过程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的心智尚不成熟,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家长的言行举止很容易被幼儿所模仿,父母的行为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建构起着关键的作用,孩子的成长总是会打上家庭环境的烙印。譬如说,孩子生活在一个平等和谐、激励宽容的家庭环境中,就容易形成热情善良、活泼开朗、善于交际、情绪稳定的良好品质;相反的,争吵不断、紧张压抑的家庭环境必然会造成孩子情感和人格的缺失。一般来说,家庭环境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物质环境并不是指家居环境多么富丽堂皇,而主要是指环境的整洁有序、健康向上,同时应该给孩子一方属于自己的空间。精神环境则包括家庭的文化氛围、价值取向、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精神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主要作用,需要精心营造。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努力保持与孩子沟通的畅通,了解孩子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及时疏导孩子的心理障碍,只有这样才能走向成功教育的殿堂。

3.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边界,家长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只有自己以身作则地践行,才能为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作用。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父母不再是知识的权威,父母和孩子在同一起跑线上。不仅如此,孩子身上还具备许多人性中尚未泯灭的美好品质,这些品质往往都是需要父母去发现和学习的。孩子就像一本书,做家长的只有潜心去研读,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而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伴随孩子共同成长。当然,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研究孩子成长中的新问题、新特点,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让其明白时时有德育,处处皆德育,做到遇事而诲,遇物而教,久而久之,孩子良好品德就会随之而生。

4.以兴趣教育引导幼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的前提是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快乐。幼儿虽小,但情感丰富、容易激发且易受感染,针对其典型特点,家长可以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幼儿通过简单明了的事例去体验践行成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从而激发幼儿道德情感与道德体验上的共鸣,产生与道德行为主体一致的情绪情感体验,引起肯定性、积极性的情绪,进而理解和掌握一定的道德准则。实践证明,鲜活的实例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如此便可以将正确的行为标准和道德规范应用到具体的实际生活中去,有利于幼儿在今后的现实生活中遵循和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团结互助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并最终内化为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结语

幼儿期是教育最重要的黄金时期,尤其是德育,由于以培养良好品德和文明习惯为主,所以必须在心智未开辟之前,千方百计地向善良的方向引导。幼儿时期,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最长,因此家长要明白“要成才先成仁”的道理,应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通过言传身教,把社会的道德准则,做人的道理及父母良好的品德和人格传给孩子。要从根本上加强自身的修养,用自己的人格去感染孩子。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复杂的,家长的责任任重而道远。只有家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王晓伟.家庭教育是促进幼儿智能发展的重要途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4(4):43—45

[3]杨宝中著.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1)

[4]缪建东.社会变迁中的家庭道德教育[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

[5]曹红战.探析当前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积极影响[J].教育教学研究,2009(1)

作者简介:

徐静(女),1983年12月18日生人,汉族,籍贯:河南省郑州市,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在读研究生(研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思想品德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