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超君
教学研究是一种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材为文本,以教和学为核心内容而进行的遵循教育规律的专业性研究。
教研像是教学工作的雷达,可以迅速捕捉教学改革的动态信息,为教学工作深入、持续发展导航;教研又像是教学工作的前哨,可以敏锐察觉教学工作的先进经验,以榜样作用带动全局的整体发展;教研还像是教学工作的参谋,可以及时提供教学工作的最新成果,为提高教学质量出谋划策;教研更像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强大促进力。
从“人”这一根源看教研,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教师,因为在诸多与教研活动有关的“人”中,教师才是教研活动的真正主体。他们既是教研活动的参与者,又是教研活动的受益者;既是教学研究的主体,又是教学研究的对象。只有全体教师都成为教学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教学活动才会真正具有生成、创造和不断发展的活力。
教研活动的主体是教师。虽然领导是否重视、组织得力与否、领头人水平高低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研活动的水平,影响着教研活动的成效,但教师才是教研活动健康发展取得成效的内因和动力。我们常说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在教研活动的地位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同样重要。离开了教师的主动参与和全身心投入,一切外因都显得苍白无力。
教研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只有勤于思考、善于研究的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时时出新、不断进取、有所作为;也只有精诚为教、勤于教研的教师,才能真切感受“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孤寂,深刻体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辛劳,才能真正享受“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愉悦。
教研活动的主体是教师。无数教师参加过各种级别的培训或教研活动,有人学习了、领悟了、得法了、思考了,因而提高了;但也有人参加了、听过了、看到了,但却忘记了。何以产生如此反差?主体性和参与度,职业责任和职业认同的差异,即教研主体——教师的个体内部差异,当是形成反差的主要原因。
教研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因为教研既不神秘也不高深,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生成性和研究性的活动。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事事留心皆学问,时时反思即文章。教研理应成为教学工作的有机构成,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相伴而行。
教研活动的主体是教师。教研的途径及方法本就悄无声息地“潜伏”在我们身边,伴随著教师的成长。如:备课恰似一种“教材教法研究”的过程,吃透教材,选好方法,方能有备而教,教之有效;说课犹如一种“设计研究”的展示,说者有意,听者留心,方能切磋互动,共同成长;上课好像一种“应用研究”的实验,用心上课,常教常新,方能日益进步,精益求精;反思更像一种“经验研究”的途径,点点滴滴,集腋成裘,方能思有所获,不断提升;看课无异一种“比较研究”的手段,分析鉴别,取长补短,方能受益匪浅,不虚此行;评课宛如一种“诊断研究”的反馈,发现问题,找出症结,方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教师成为教研活动的真正主体是一种美好的愿景,也是必须努力追求的目标。当下中国有几十万中小学体育教师,然而经常在“体育教学论坛”或“中国学校体育博客圈”中浏览、发帖、评论的参与者却比例甚微。如此方便自由的教研平台,如此具体深入的教研主题,如此多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在等待、在引领甚至在召唤,然而,积极参与、思维活跃的教师却总是那几个熟悉的名字。多希望有更多的体育教师参与其中,勇于发表言论甚至针锋相对,因为碰撞中总会有火花生出,火花中或许就有新思想闪烁。
当教师真正成为教研活动的主体,成为教学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一切关于培训和教研活动的管理、规定、考核等都显得多余并失去意义。因为教学研究已经融入教师的生活,成为他们职业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种职业习惯甚至一种职业嗜好。那时,反思型教师或学者型教师将比比皆是,成为教师队伍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