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1年“政治家办报”研究综述

2012-04-29 01:59周旭
新闻世界 2012年6期
关键词:背景内涵发展

周旭

【摘要】“政治家办报”这一概念自毛泽东于1957年提出后,一直指导着中国的新闻思想和业务实践。2009-2011年,一些学者对“政治家办报”这个课题进行了研究,出现了大量的相关文献。本文以此为背景,尝试对近三年来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者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力求全面了解“政治家办报”的历史脉络和博大内涵,进而为怎样更好地在“政治家办报”的指导下进行新闻传播提供建议。

【关键词】政治家办报;背景;内涵;发展

“一部中国新闻史就是一部政治家办报的历史,就是一部政治家报人如何运用媒介充当喉舌、进行舆论宣传的历史。”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康梁为代表的近代知识分子为救亡图存,开始利用报刊进行思想启蒙,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形式意义上的“政治家办报”;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为扩大影响、团结群众,共产党利用报纸宣传革命思想,指导革命斗争;1957-1959年,毛泽东两次提出“政治家办报”这一概念。不可否认,这个观点有其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但“政治家办报”作为新闻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对新闻宣传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笔者在参考了2009-2011年主要文献的基础上,试对近三年来该领域研究者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概括,力求全面理解“政治家办报”这一概念,进而为当今新闻事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有益的视角。

一、“政治家办报”的提出背景

综合各家的论述,“政治家办报”的提出背景主要有以下几点:

吴廷俊在《“政治家办报”——研究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新闻史的一个关键词》中分析:国际上,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错误的揭露与批判和1956年下半年发生的“波匈事件”(波兰波兹南事件和匈牙利事件),引起毛泽东的高度警觉。②毛泽东认为国际形势骤变的关键就在于没有搞好阶级斗争,因而提高了对国内阶级斗争的警觉性。此时,国内a各地出现的“闹事”引起毛泽东对阶级斗争新动向的“警觉”。毛泽东认为,主要是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的存在……经过1951年—1952年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斗争,杀、捉、管了一批公开的敌人。

在国内外的大环境下,毛泽东对于阶级斗争的警觉性越来越高,最终提出了“政治家办报”这一概念。直接导火索如陈力丹所述:《人民日报》没有及时宣传当年2月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和3月《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③在毛泽东看来,《人民日报》的这种做法是反对中央方针的表现,继而在和吴冷西的两次谈话中分别提出了“政治家办报”。

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仅仅是通过几次小范围谈话提出“政治家办报”的,并没有正式写过任何文字来表述。由于每次谈话吴冷西都在,因而目前的相关文献研究都以吴冷西公开发表的回忆文章为依据。

二、“政治家办报”的内涵

理解“政治家办报”的内涵,不能局限于它的表面词义。这里所说的“政治家”并非具象的政治家,而是指报人应具有政治家的素质,要站在政治家的高度看问题,并以政治家的责任意识来从事新闻工作。

毛主席所说的政治家办报,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政治家的素质,报纸、广播、电视和出版社等新闻媒体,要有高度政治觉悟,坚定政治立场,必须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灵敏的政治头脑,犀利的政治眼光、高明的判断能力。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政治思想和社会现象面前,新闻工作者要能够一下子抓住矛盾、明辨是非,能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而并非人人都要成为政治家。”④

周国才在《政治家办报之我见》中认为:所谓政治家办报,简而言之,就是从全局的、历史的、本质的高度来报道新闻、分析形势、引导舆论。这就要求新闻媒体的记者、编辑胸怀世界、放眼全國,站在党和国家及军队大局的角度想问题,站在“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高度谋发展,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在第一时间对党和国家及军队重大方针政策、战略部署进行有力有效的解读,在第一时间与广大读者互动,在热点敏感问题面前绝不能“失语”,做到围绕中心更自觉、服务大局更主动、贴近实际更紧密、引导舆论更有力。

不可否认,毛泽东的“政治家办报”,是有其特定历史背景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政治家办报”逐渐变成了一种思想。

三、“政治家办报”的发展进程

本文将分散于各个文献中的相关内容综合起来,大致梳理了“政治家办报”的发展过程。这里主要是1959年正式提出“政治家办报”之后的发展情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政治家办报”体现出很强的工具性。中国共产党利用言论为革命开道,以革命的宣传鼓动为最大价值,用现实的报道指导革命的斗争。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指出:“……有关政策的问题,一般地都应当在党的报纸或刊物上进行宣传。……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从这段谈话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政治家办报”主要是为了实现领导者的政治目的。

1996年1月,江泽民《在接见解放军报社师以上干部时的讲话》中指出:“(政治家办报)这一指示精神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报社的同志,必须讲政治,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具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必须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每个同志都要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任何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是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始终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关键所在。”⑤

胡锦涛2008年6月20日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说:“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⑥他讲的就是新时期中国新闻工作者的政治家办报意识。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但几代中央领导人始终站在党的建设全局的高度,反复强调政治家办报,足以说明这一理念的重要指导意义。

四、新时代的“政治家办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越来越重视对信息传播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丢弃“政治家办报”的传统。新时期的新闻工作者更应当成为“政治家”,担负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任务。然而此时却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不少人认为“政治家办报”是对“新闻自由”的干涉。

针对这种说法,朱夏炎认为:近些年,一些人对政治家办报不以为然,他们崇尚所谓的“新闻自由”、“新闻专业主义”,鼓吹新闻应该脱离政治。这种思想倾向,如果不是出于幼稚无知,就是别有用心。新闻事业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这就决定了它必然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曾深刻指出:“绝对放弃政治是不可能的”,“主张放弃政治的一切报纸都在从事政治”。⑦

唐跃培也提出:在现代社会不受约束的“新闻自由”是不存在的,纯粹的“客观报道”也是不可能的。要求报纸承担社会责任、为所代表的利益集团服务不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主张,而是一个国际惯例。在没有明确要求“政治家办报”的西方国家,“新闻自由”实际并不自由,“客观报道”也并不见得客观。既然如此,“新闻自由”、“客观报道”的不能完全实现,就与“政治家办报”的要求无关。⑧

从上述两位学者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知,新闻事业要想获得良性发展,必须要有正确的政治指导。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报纸贯彻党的政策方针,其实就是为了更好的反映人民的心声。因此,认为实行“政治家办报”就是专制、垄断,就是剥夺普通百姓话语权的看法是错误的。

消除了这种顾虑之后,我们需要深思,如何在新时期贯彻好“政治家办报”呢?

陈力丹认为,在新的环境中,政治家办报应该做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正确判断事实需要政治智慧;二是新闻从业者要把学习党的文件和主要领导人讲话看做职业工作。⑨

郑猛进在论文中提出:当前坚持政治家办报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说来,应当坚持做好以下几点:一、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切实加强新闻队伍建设;二、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切实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三、坚持“三贴近”,切实增强新闻宣传的真实性和有效性;⑩

无论是哪一种观点,其目的都是希望当前的新闻工作者能够秉承“政治家办报”这一优良传统,在政治觉悟的高度上,更好地从事新闻工作。

结语

纵观2009-2011年有关“政治家办报”的文献,本文认为“政治家办报”是我国新闻事业的传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我們必须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政治家办报”作为我们办报的一个基本方针,坚持舆论导向正确,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只有如此,才能使我国新闻事业既蓬勃发展,又不至于偏离政策和道德的轨道。

参考文献

①吴廷俊、阳海洪,《新闻史研究者要加强史学修养》,《新闻大学》,2007秋,P11

②吴廷俊,《“政治家办报”——研究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新闻史的一个关键词》,《国际新闻界》,2010(3):12-17

③陈力丹,《新形势下的“政治家办报”》,《采写编》,2010(6):10-11

④鲍亮亮,《浅谈政治家办报》,《新闻世界》,2009(9):76-77

⑤芮必峰,《“政治家办报”的历史解读》,《新闻与写作》,2009(2):72-74

⑥《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08年6月20日)》,人民网,2008年6月21日

⑦朱夏炎,《“政治家办报”的时代内涵与要求》,《新闻爱好者》,2011(8)

⑧唐跃培,《“政治家办报”: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必然选择》,《新疆新闻出版》,2008(5)

⑨陈力丹,《谈谈政治家办报》,《新闻爱好者》,2011(9):4-6

⑩郑猛进,《政治家办报的原则不能丢》,《军事记者》,2010(8):42-43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1级研究生)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背景内涵发展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活出精致内涵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