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读”训练 成人成才

2012-04-29 00:44闫刚伦
地理教育 2012年6期
关键词:做题读图课本

闫刚伦

后现代教育学、教育阐释学主张,教学的本质是“对话”、“交流”、“沟通”,认为教学实际是师生以教学资源为中介的交互影响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过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事象的空间活动规律。由于初中地理教学工作没有得到社会、学校和学生的重视,因此,普通高中学生的地理基础普遍很差。在整个高中阶段,无论是重点高中的学生还是普通高中的学生,均反映地理难学,甚于理化。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应树立何种观念,采取何种模式,才能重塑高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笔者经过10余年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探讨,逐渐悟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欲与各位同行分享。

1.读书训练是学好地理的必要基础

读书训练即重视对地理课本的知识掌握和知识体系梳理。要求在实际教学中,重视课本知识,应做到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要对课本内容进行逐段分析,圈划出关键词句,并对每节课题进行分析,对节与节之间、章与章之间的联系进行比较分析;对课本上的相关图表进行文字阅读归纳训练。因此,读书训练又有大预习与小预习之分,有整体读书训练与局部读书训练之分。理由很明显:一是高考回归课本趋势的要求,新课程实施的要求。二是从历史角度看,过去人们总爱将知识分子称作读书人,即懂得多、见得广的人,惟有先读书,即读课本。中国人惯有读书的习惯。三是现代教学的要求。关于教与学的关系,应理解为教会学生怎样去学,即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念、方法、习惯、思维以及情感与思想。借助读书训练可以很方便地达到这一目标。

强调读书训练,反反复复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读课本,决不是意味着学习的过程、教学的过程仅仅拘泥于课本。读书训练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去读死书,死读书,而是让学生去活读书、读活书、书读活。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在读书训练中,应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联想,尽情演绎地理学故事,从而拥有思悟问题的时空。

2.读图训练是学好地理的必然环节

怎样才能迅速提高学生的思悟能力?地理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识图。无论是自然地理、天文地理、区域地理还是经济地理、人文地理,教学的基础都离不开对地图的研读,没有图,就没有地理学,也就谈不上地理高考。读图的关键是锁定图中的地理事物,主要读两方面内容:一是位置,即绝对位置(经纬度确定)和相对位置(海陆分布、轮廓、两地位置比较);二是读出某地理空间的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土壤、植被、河流、山川、矿产、资源等)和人文条件(语言、民族、人口、城市、经济、交通、政治、文化、宗教等)。读图的方法基础是注意整体把握,即把握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重视局部切入,即读出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差异性。在图图转换和图文转换中,在阅读、分析、比较、想象、渗透、归纳的逻辑思维过程中,将抽象的地理事物或现象,以自动的形象显示出来,从而达到读图的目的——以图载识、以图载道。图的来源主要有三:一是课本中的插图,二是地图册中的彩图,三是配套练习中的题图。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三图参用,不分偏正。为了加强读图效果,还应在日常的教学中,渗透读图意识。为此,可在每间教室挂两幅图,一是世界地图,二是中国地图。有条件的学生,可在家中另置两幅。日久天长,滴水穿石,图在心中流,心中自有图。读图的基本功练好,只要引导有方,学习地理就容易多了。

3.读题训练是学好地理的必由之路

孔子云:“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学习,即要学,必然要重视练习,否则,怎能应对高考?地理学习也不例外。一般地说,只要有一本配套习题集就行,笔者喜用的配套习题集是《优化设计》和《创新作业本》。如何做题、如何解题,有相当多的师生认为多做题一定有益,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做题定要讲究方法。一本配套练习,课前要做几题,课堂要做几题,课后要做几题,哪些试题可由学生自主完成,哪些需由教师点拨,哪些要精讲,哪些试题属基础题或典型题,哪些试题可举一反三,每节知识点涉及的典例有哪些……这些问题均需由教师向学生交待清楚,并须落实到位,这样做题才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避免一讲到底,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当然,地理试题训练一定要与读图训练和读书训练紧密结合,可穿插进行,也可三位一体进行。

“三读训练”法,不分偏正,如何应用需根据学情变化而定,也应依据和围绕大纲和考纲及新课程标准进行。在“三读训练”法实施的过程中,其训练的强度和速度变化既有长期性特点,又有短期性特征,一切训练的目标均需随时调整。

“三读训练”法作为一种地理教学尝试,肯定还需不断探索和完善。把握“三读”训练法,努力做一个进取向上的人,地理学习会越来越轻松。

猜你喜欢
做题读图课本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聚焦高考选做题中的解不等式问题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