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学生的心灵花园

2012-04-29 23:18刘雪玉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2年6期
关键词:关怀中学生个体

刘雪玉

教育对于受教育者个体的把握连接于人的感性、关怀与生活。学校课堂正是缺乏对孩子心灵的正确导航,误解了教育的真谛,在孩子心里及课堂上形成了一片“真空地带”。

关怀在一般的字典中是指一种“投注或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即在精神上有某种责任感,对某事或某人抱有担心和牵挂感。[1]青少年时期是人的生理、心理进入快速变化和发展的特殊时期,中学生在心理上达到了一定的成熟和稳定,但是对于自我的认识尚处在自我和他人评价的游离阶段,对于自我的肯定和认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在评价。教育对于学生个体的理解和关怀,应该是饱含鼓励、引导、接纳、赞扬。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到推动和鼓励作用,而如今的学校课堂,已经很大程度上背离了这一宗旨。

人不但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还是一种精神存在。课堂不应是公式、符号的堆积,而应是一种有生命气息的精神生活。一切知识所包含的价值均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作用于人生经验,构成引导学生精神发展的教育意义。[2]

一、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加强师生间沟通与互动,构建关怀型课堂

关怀型课堂谋求主体间的理解与沟通,在交往中追求个体的全面和谐发展与人性的升华。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心灵的和谐达到完善的境地”。[3]诺丁斯认为,被关怀的记忆是人们改善自身行为的动力之源。“缺乏情感体验的融入,教育或许能在大脑中留下痕迹,但无法在心灵中、在人生中留下震撼”。[4]

中学生以其特有的敏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可以体会到教师的善意和对自己的真诚爱护,进而敞开自己的心扉,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向教师倾诉。课堂上,每个学生都需要教师热情的关心和耐心的教育,而学生普遍对老师有畏惧感,不敢与老师接近,认为老师将更多的关注和关怀给予了极少数的优等生。对于“差等生”或者默默无闻的“中等生”而言,平时多是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另眼相看”或者习惯性的忽略,更不敢接近老师。而他们恰恰更需要教师的关爱和呵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关爱的态度来赏识学生,用关爱架起沟通的桥梁。把握对于中学生心理关怀的时机,因势利导。不用有色眼镜来看待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帮助学生,与其平等交流。

二、呼唤现代课堂教学精神,回归人的价值

课堂是受教育者价值观念形成和发展的主阵地,课堂中呈现出来的教学精神状态又直接关系到这一任务的实现程度。教学的目的并不只是单纯地认识世界、获得知识,而是对中学生形成完善人格的培养及正确价值观的塑造。课堂教学中,应时刻弘扬着爱的氛围,使中学生所需要的安全感、个人的价值和地位都能得到满足和尊重。

当教育的选拔功能作用于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地背离了教育宗旨的本身——以人为中心。教育不能回避和否定的是,在实际教学生活中,教育对于人价值的肯定和关怀缺失。教室里所谓的“差等生”,成为了教学中的“真空地带”。课堂教学看似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教师顺利地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坐在前面的优等生(一般中小学的课堂里,成绩优异的同学都会被老师和“差生”隔离,坐在教室的最前面)也积极配合老师的课堂氛围和教学。而被“分离”出来的“差等生”,或者因为成绩落后,或者因为课堂纪律问题,被放在教室的最后面。偌大的教室和群情激昂的课堂,这里成为了被遗忘的角落。没有人关注他们,上课也不会被老师问到。平时的学校活动中,“差等生”成为了一个有色群体,被人排斥。而这些都成为了“另类”学生心理“真空地带”的始源。

这里我们提到的课堂关怀,是一种教育本身对于人关怀的责任和对于个体价值的挖掘、培养和发展。使教育回归人的价值,事实上是一种对于受教育者个体无差别、无等级的接纳。在日后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提倡教师对中学生的教学和成长提供无差别的认同、对话及关怀,使中学生个体能有效地理解自我、他人以及教学课堂本身赋予的意义,使知识与做人融为一体,成为最好的自己。

注释:

[1]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263.

[2]吴小欧.论关怀型课堂[J].江西教育科研.2005,11.

[3]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77.

[4]石鸥、侯静敏.在过程中体验——从新课程改革关注情感体验谈起[J].课程·教材·教法,2002,(8)10.

猜你喜欢
关怀中学生个体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