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力量——引导教育

2012-04-29 22:30王晓岩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2年6期
关键词:理想中学生中职

王晓岩

中等职业教育的对象,大多是成绩或品行较薄弱的学生。经过近几年的教育总结,我个人认为,引导教育对处于这一时期的中职学生更有效益。

所谓引导教育,是指学生在心理、生理及行为上出现问题的时候,给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

要做到正确的引导,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中职学生长期不受义务教育学校重视,在思想上,对教师很排斥。要想进入他们的世界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而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公平对待的原则。我们不能否认,中职学生素质有一定的缺陷,我们不能奢望把他们培养成顶尖人才,甚至不敢保证每个学生都具有一项过硬的专业技能。但作为教育本身,我们不能任凭学生的不良发展,而是应尽可能地将教育延续,最起码要将学生培养成有正义感、善良的、能养家糊口的纳税人。作为中职教师,不应一味地埋怨学生的短处,而应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站在社会、人性、教育的角度去公平对待这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

一、理想篇

理想,它影响着人的一生走什么样的路。一个人没有理想,就会变得目光短浅,无所事事。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就要让学生明白理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明白要获得立足于社会的知识、技能,要成就一番事业,就要确立正确的目标,就要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然而,根据课堂的调查问卷可以看出,中职学生大都没有什么理想,偶有一些学生想掌握家长给选择的专业,好好学习,将来能有个收入不错的职业。绝大多数学生对今后的发展很迷茫,不知道该去向何方。唯一让他们感兴趣的大概就是将来要赚很多的钱。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个人认为我的思想是很开化的,我从不要求不喜欢我专业的男同学强行学习我的课,因为就我专业而言,会计专业需要足够的细心和耐心,男同学思想活跃、好动,很难安心与此,我在课上给他们安排个性签名、五笔输入、计算机操作、读一本好书等内容,帮助他们丰富自我、了解社会,以求将来在社会上多元化的发展。对于女同学,我会因人而异,那些自主性、独立性强的女同学,我会鼓励她们去选择自己真正喜欢并愿意为此付出时间及精力的的专业;而对于那些没有主见的女生,我会强行辅佐她们努力学好本专业,掌握就业技能,并用典型的事例,不断地教育、感化他们,让他们明白:成功是由理想开始的,没有理想,不会发生任何成功的事情,也不会有任何行动的步骤。更不会有优质的精神与物质生活。可以说,我对学生树立理想的教育是多元化的。因为,我们需正视人性格上的不同以及物质追求的需要。

二、毅力篇

中职学生大都没有坚强的毅力,遇事就躲;没有社会竞争意识,永远安逸地蜗居在自己的世界里。其实,并不是这些十八九岁的孩子不争强好胜,而是社会、学校没有给予更多的时间去认可他们、信任他们。

首先,应告诉孩子:理想是高于现实的东西,美好的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经过努力、经过奋斗。奋斗是达到理想天国的阶梯和桥梁。不想努力、不愿奋斗,理想永远只是空想,毫无意义。

其次,要告诉孩子:为实现理想,应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肯做小事的人,难以成就大事业。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就是这个道理。

再次,学校应该针对学生量身定做一些内容有趣,但是由学生集体策划、实施的社会实践活动,做到信任学生、帮助学生,使他们通过活动敢于展现自我、奉献自我、了解自我、锻炼自我,逐渐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竞争意识以及为某一目的而不懈努力的坚强意志。要告诉孩子,理想的实现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有时甚至会牺牲生命,只有以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以顽强的毅力去冲破艰难和险阻,才会达到理想的彼岸。成功,往往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三、生活篇

十八九岁的年纪正是爱美的年纪;更是不会理财、花钱没够、喜食垃圾食品、生活无规律、卫生靠家长的年纪。我并不是说十八九岁就应该这样。这是一种社会的怪象,是中国式家庭溺爱孩子的恶果,是社会的毒瘤,而却被有些人称为“会享福”。我很难理解这种思想。如果社会的青年都这般“会享福”,不知道我们的国家、社会、家庭今后还是否会这样“享福”。一个人失去生活的能力,绝对是赶不上野兽的,顶多是家禽。我们所希望的是中国的家长能及时醒悟,不要在培养更多的“家禽”,而现在我们作为教育者,只有尽可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

1. 加强理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开阔视野、拓宽心胸,树立起崇高的生活理想和目标,把注意力集中在有意义有价值的大事上,使眼光从狭隘的个人圈子里解放出来,让学生明确:要摆脱依赖性,真正走向独立,准备承担成年人角色,就必须从培养自身的责任感开始,即从生活自理开始,从对自己的学习负有责任开始,做好某项家务,安排好自己的业余时间,做好功课等等,善于利用各种场合,把握各种机会,使自己得到充分的锻炼。同时,善于吸取别人的意见,特别是成年人的意见,不要盲目地反叛、拒绝善意的批评和帮助,形成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 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培养机制。首先,应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加强培养中学生自理能力的宣传和教育,让“生活自理能力是每个中学生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等观念深入到每位教师、每位家长以及每个学生的心田。定期组织,如播放垃圾食品的相关视频、理财交流会、卫生习惯互帮小组等,使学生真正成为会“生活的人”。

其次,社会和学校应进一步完善中学生自理能力的教育与培养机制。在重视文化知识水平的同时,政府部门和学校应通过设立综合素质考核机制等方法,加强中学生自理能力等素质的考核、考评,并与他们的入学(尤其是中、高考成绩)直接挂钩。

第三,学校应从培养素质、教会技能、养成自理习惯等方面入手,开设与自理能力有着直接关联的生活常识课。

3. 转变家教观念,放弃娇惯、溺爱情怀。家长应该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注重孩子劳动意识的培养,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父母应率先垂范,注重自身的表率作用。

作为一名中学生,最为关键的是,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生活等方面,都应该做到无愧于社会、无愧 于老师、无愧于家长和无愧于自己。即便不能够学有所成(学校学习),但决不能有走“独木桥”的心态。我们一定要坚信,广阔的社会定会使我们大有作为的。

四、行为篇

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关键时期,是逐步了解社会、认识人生、形成世界观的重要阶段。有些教育学家把这一阶段称为人生的“危险期”。作为教育工作者,非常有必要探究中学生不良行为发生的原因及其教育对策。

现实中,拜金主义思想对学生影响较为突出,他们认为“金钱是万物的主宰”,是财富的象征,读书赚不了大钱,因而对学习敷衍塞责,行为散漫。中学生涉世未深,自控能力不强,最容易模仿虚拟世界,寻找现实中无法享受的快乐,从而便产生诸如吸烟、酗酒、赌博、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此外,学校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近年来,大多数学校仍然片面追求升学率,以智育代替了德育,把德育工作推到从属的地位,从而造成学生没有崇高的理想,学习无目的、态度不端正、行为不检点,甚至部分教师认为学生管理就是班主任和学校分管领导的责任,与自己毫无干系,在教学中对学生教育缺乏爱心和耐心、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致使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不服从管理,不配合管理,从而出现了一些学校不愿管、家长管不了、社会无法管的“问题学生”。

教师要针对调查到的情况,逐个进行分析,制定出改正计划,转变教育观念,端正办学思想,把德育放在首位。德育是教育的灵魂,也是一项事关大局的重要任务。教师的首要职责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开拓进取、自强自立和艰苦创业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转变评估观念,重视对“双差生”的教育。“双差生”是发生不良行为的主要人群,学校在考核教师教学质量、升学率的同时,应该评估教师对“双差生”的转化工作。应该改变有些教师认为教育一个差生得不偿失的错误观点。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应树立“转变一个差生与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重要”的思想,才能使全体教师重视对“双差生”的培养和转化工作。

要全面关爱单亲家庭的学生。单亲家庭的学生往往易产生心理疾患,他们一旦在外面有所补偿,就会更加厌恶自己的家庭。这也是不良行为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学校教师对这些学生更要倾注关爱。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思想品质、健全的个性是赢得学生学习成功的必要条件。中学生的不良行为往往始于心理危机,有心理偏差的人难以融入群体,易酿道德之错,学校和教师对此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具有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

同时,建议学校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以预防和减少中学生出现不良行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建立家长学校或召开家长会,引导家庭参与学校管理。实践告诉我们,良好的家庭环境、高素质的学生家长,对孩子能力的培养起着促进、催化、指导的作用。因此,只有建立家长学校或举办家长交流会,让家长更新知识、增长见识、获取信息,才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具备教育子女的起码知识和修养,才能够走出传统的教育误区,积极配合参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真正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总之,我们必须树立全社会“大教育”的观念,综合治理社会环境,使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共同担负教育和培养他们的重任。

猜你喜欢
理想中学生中职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款理想ONE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