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环节 打造高效课堂

2012-04-29 00:44冯晓亮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2年6期
关键词:四边形课堂教学课堂

冯晓亮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对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着眼点,教师应放在如何将外在的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设计行为和课堂的教学行为上,而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教师应该把握好两个原则:第一,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即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探索、发现和想象创造的时间与空间。第二,符合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性。尽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同,内容更是不尽相同,但鉴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其教学环节应按复习旧知,承上启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合作探究,启导释疑——巩固练习,反馈测评——归纳小结,知识梳理的程序进行。

一、 复习旧知,承上启下

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转化总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复习旧知识的目的在于,教师要对学生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信息反馈、分析。对学生易遗忘、常犯错的知识技能进行复习强调,从“温故”出发,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深入追求欲望。教师要善于从新知识相关联的若干旧知识中,选择新知识的生长点,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提出启发、思考性强的问题。例如,八年级数学(上)第一章勾股定理第二节的新课引入,就可以先复习勾股定理,再利用古埃及人结绳而得直角三角形,激起学生温故欲知新的求知愿望,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带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复习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引发学生思考,为梯形中位线定理证明奠定理论基础。学生在对三角形中位线性质思考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类比联系,此时,即可引入梯形中位线定理。通过这样的引入,最后的定理证明这一教学难点就会很容易被突破,而且使用多媒体手段可以使复习时间大大缩短,保证了新课质量。

二、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新课的引入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讲授一个新的数学概念、数学法则时,教师新颖巧妙的开场白往往像一支兴奋剂,一开始就把学生引入乐学的境界,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让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整堂课的成功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方法很多,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引入方式,从知识的生长点入手,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既能化难为易,又使学生倍感亲切。例如,教师出示一题,“要在河边修建水泵站,分别向两个邻村送水,水泵站修在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水管最短?”同学们对这一实际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都积极思考,互相商讨并尝试解决。在此氛围下,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将这一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从而顺利地引入了新课。

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探求新知识的活动。例如,在“有理数的乘方”的教学中,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层楼有3米高,把足够长的0.1毫米的纸连续折叠20次会有多少层楼高?折叠几次就会超过珠穆朗玛峰?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最后老师告诉学生:连续折叠20次大概有35层楼高,连续折叠27次就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了,这样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在讲相似三角形时,教师可这样问:“你能够用一杆直尺不爬树测树高、不过河测河宽吗?只要我们认真学好相似三角形这一章,就能轻而易举地做到。”这样,容易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三、合作探究,启导释疑

学生通过导学案上的预习指示,明确了自己该学什么,该怎么学。让学生通过预习,带着真正的问题走进课堂,也使得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这样,学生就可将被动的预习转变为自主学习,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可通过对新教材内容和结构的整理、分析,把教学内容整编成一个个有层次的问题,再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情境、教学案例,将知识问题化,在问题的基础上展开讨论、验证、阅读、讲解、点拨,然后再激发出新的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留有空间,学生在课堂上能自主探究、自由发挥。

新知探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感知方法的主要途径。为了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创设数学思维的情境

让学生展开思维,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即参与到概念、判断、推理的形成过程,法则、定理、性质的推导过程,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过程中去。教师在启发引导学生时,要善于在知识的生长点上设疑,特别是,当学生不能凭原有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新的问题、陷入了迷惑不解的困境时,是教师进行启发引导学生的最佳情境,更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良好契机。如,在讲授“蚂蚁怎样走最近”时,笔者自认为学生指出的蚂蚁爬行最短路线肯定是仅在侧面上走。可在实际课堂中,学生所给出的路线走法很多,笔者没有回避,而是大胆地鼓励学生继续研究,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来说明,从而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一要注意了解、掌握学生学习过程的困难、障碍、错误和疑问,并且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二要注意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并要及时赞扬,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三要注意加强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先让学生从操作中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并形成表象,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认真的对比、分析、判断、综合等思维活动,最后再引导学生把思维的过程或总结概括的结论用简炼语言有层次地、准确地加以表述。

(二)要体现学生是探求新知识的主体

对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凡是学生能回答的由学生说,说不完整的让学生间互相补充;凡是学生可以做的实验,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去做;凡是学生自己能归纳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凡是可由学生评价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评价。学生合作学习、兵教兵、兵练兵、兵正兵,调动弱生参与表现,做到课堂气氛浓厚,人人踊跃;学生之间在讨论中相互补充,使所有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不断的完善和相应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

在探求新知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路子、出点子、想法子,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性质”时,笔者先将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自己去研究;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学生互相补充;最后,再总结概括出结论。“问题由我定,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你想”的课堂定位使原本被动、沉闷的课堂大为改观。

(三)要注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思想方法的提炼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例如,关于几何性质的引出,教学时,教师可以不像教材那样直接给出定理 然后证明,而是利用《几何画板》,采取让学生动手画一画、量一量的方式,使学生通过对直观图形的观察、归纳和猜想,自己去发现结论。

四、巩固练习,反馈测评

练习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而且对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巩固练习要遵循以下几点:①练习要有目的性,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②练习要及时,使学生对当堂所获得的信息能进行反复地循环运用,以此实现记忆层次的转化。③练习要有层次性。它包含两个含义:一是教师要根据教材本身的逻辑性,以及学生的认知的有序性选择练习题,做到由易到难,既有坡度又有跨度;二是教师对练习题的设计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既要使中下生“吃得消”,又要使优秀生“吃得饱”。④练习要多样化。为巩固概念,选编基础变式题;为纠正差错,选编判断、选择题;为拓宽思路,选编多变、多解题,等等。如,教材中有这样一个平面几何题,“证明:顺次连接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是一个常规性题目,我们可用计算机来演示一个形状不断变化的四边形,让学生观察它们四条边中点的连线组成一个什么样的特殊四边形,在学生完成猜想和证明过程后,教师进而可提出如下问题:“要使顺次连接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那么对原来的四边形应有哪些新的要求?如果要使所得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还需要有什么新的要求?”通过这些改变,常规题便具有了“开放题”的形式,例题的功便可更充分地发挥了。⑤练习中要有反馈。没有反馈的练习是盲目的练习,教师要根据当堂练习的反馈信息,及时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予以纠正,使学生的错误意识在最短时间内消除。特别是在学生板演练习前,教师要有预见地、有意识地让能充分暴露练习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或失误的学生来板演,通过反馈再次强调、纠正,真正起到课堂练习的效果。

五、归纳小结,知识梳理

课堂小结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内化,将课堂上所学知识纳入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课堂教学结束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归纳本节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同时,教师要强调重点内容和应注意的问题,准确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提出下一步的要求。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梳理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获取知识所用的方法和思路进行回忆、总结、明确,即进行学法小结。整个课堂小结要做到两个突出:突出教学目标,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语言要简明扼要。

高效课堂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它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虽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体要求已经超越传统,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责任编辑:张华伟)

猜你喜欢
四边形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圆锥曲线内接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四边形逆袭记
4.4 多边形和特殊四边形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