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试

2012-04-29 19:03薛春辉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2年6期
关键词:身心交流运动

薛春辉

教育的最终目标和归宿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人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是以育人为宗旨,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相配合,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观念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新课标下的学校体育由强调传统的体育教学观转变为身心协调发展的多维健康观,新课标的启动实施,使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着新的课题。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调试学生的不良心理,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呢?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实际教学情况,谈谈自己的想法,以供大家指正。

一、带领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堂,增加学习兴趣

要提升体育教学活动的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首先应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使其积极加入到体育课堂中,愉快地接受体育锻炼。增加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不但能锻炼学生的体质,强身健体,还能调节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中开展体育活动,促进身心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为此,我们必须提前备课,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的教学环节要避免学生毫无兴趣的内容,教学活动不再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的,要仔细观察每位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的生理特征,探究学生的心理情形,找寻教学切入点,认真设计班级课程计划,并且能够经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要注意渗透心理教育,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二、在体育课堂中增强学生的交流与协作

很多体育活动不可以单个进行,必须与其他人团结协作才能完成。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仔细设置运动环节,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体会到团结合作的力量,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与集体精神。在教学主要内容中要大量增加交流合作的环节,增强老师和学生的交互,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教育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带领学生学会聆听和倾诉,学会与他人分享本身的喜悦或悲伤,经过结交良师益友,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

三、变更学生的思想情感,促进身心发展

从事任何形式体育的运动员都具有健康的心理,拥有完美的人格,在对待事情时坚强勇敢、自信独立、执着自制,并且对他人友爱关心,乐于助人,乐观地看待事物。同其它日常活动相比,体育锻炼等项目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更高的要求,能更好地锻炼一个人的情感与心理,增强人的品质。学生在长时间的体育锻炼中不但能提升自身的运动水平,还能提升原有的心理水平,充实变更内心的思想情感,从而加快心理活动的发展,促进心理健康。

四、教会学生在运动中自我调节负面情绪

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激发、勉励学生参加运动锻炼,向学生讲解各类体育活动的要领与规定,教育学生在运动和锻炼的乐趣中调节负面情绪,培养健康的心理。

五、逐步培养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学校是一个小社会,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好学生的适应能力,为他们日后走向社会做好准备。在体育课堂中,老师应带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运动,积极投身于集体项目,可以刺激、引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提升学生的运动水平,使他们日后能适应更高要求的运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老师可以参加心理调试与辅导,营造和谐友好的教学环境,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提升学生运动水平的基础上,创设愉快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增强学生的自信,让学生拥有交流意识和协作精神,为今后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调节好学生的心理状态相当重要,不但能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注重身心共同进步与发展,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中各种负面情绪的影响;还可以让学生自信勇敢地选择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在将来处于高考或选择高校的压力中调节好自身的情绪,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身心交流运动
如此交流,太暖!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不正经运动范
给身心降个温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身心八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