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内涵发展培养专业化教师队伍

2012-04-29 00:44杨淑梅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2年6期
关键词:教研组青年教师培训

杨淑梅

在发展性教育理念指导下,学校针对现状、立足长远,通过内涵发展来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通过构建多元文化、创新培训机制、强化制度管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教师的素质得到了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显著增强。

2002年以来,辽源市将发展性教育理念融入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过程之中,使辽源基础教育有了质的飞跃。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包括专业理想、专业素质、专业能力、专业人格四个方面,是确立教师主体地位的一种反映。依据本市发展性教育的总体思路,学校充分认识到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树立“精师强校”的理念,立足“高起点”,注重“高效率”,追求“高品位”,坚持文化引领,创新培训机制,强化制度管理,教师专业素质明显提升,学校各项事业平稳持续发展。

一、构建多元文化,滋养教师专业精神

学校文化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求。优良的学校精神和高雅的校园文化,深刻体现出一所学校的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是学校发展的内驱力。

1. 打造校园文化,提升教师文化品位。学校注重校园文化的整体规划,努力创设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幽邃深远的文化长廊、傲然挺立的校训基石、启迪智慧的文化展板、四季常新的绿化景观等都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我们力求充分发挥每个景点的启智作用,让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书香气息和人文底蕴;力求让绿化和文化相结合,美化与诗化相结合,形成富有内涵的文化氛围,学校成了师生赏心悦目、怡情养志、求知治学的好处所。

2. 打造墙壁文化,激励教师追求作为。校园的墙壁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校园文化精神的外在反映,能体现学校办学理念,陶冶教师的情操。学校重视墙壁文化建设,努力使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成为启迪教师心智、激励教师成长的文化景观。4块电子显示屏每天循环播放学校的办学策略、教育理念、治学要求、育人方略,引领着教师不断追求进步。教研组宣传板的内容常换常新,全组的学期规划、个人的教学感悟、各具特色的组规组训,提醒着教师不断追求进步与成功。走廊墙壁上精心设计的几百块展板,被教师称为“文化走廊”,“学问提升气质,知识滋养人生”、“一切的成功都源于做人的成功”、“梦想永远比回忆有价值”等众多蕴含智慧、充满哲理的寄语,成为教师追求作为的精神动力。

3. 打造品格文化,塑造教师高尚情操。品格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品格修养包含品德、文化等层面。学校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切入点,将“严谨治学、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四种精神”作为领导和教师一起遵循的职业标准和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选树典型,大力宣传他们的优秀事迹,让广大教师敬仰先进、走近先进、自觉学习先进;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帮助教师形成爱岗敬业的操守,教书育人的情怀;举办系列师德讲座,坚定教师的职业信念,端正教师的执教态度;开展承诺践诺活动,树立服务于学生的意识,提高服务学生的质量。通过目标设定和开展活动,将修为、修德、修品内化成了教师的自觉行为,学校涌现出了一大批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

4. 打造情感文化,构筑教师精神家园。情感交流在学校管理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可以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工作责任感和创造意识,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减少和消除他们自我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学校不断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将每周四下午确定为教师文体活动时间,鼓励教师到体育馆游泳馆健身活动,让教师在繁重的工作中放松心情;定期开展心理辅导讲座,缓解了教师的心理压力;学校领导经常深入教研组了解教师的身体情况、家庭状况、子女教育等问题,以便及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组织各种层面的教师座谈会,为他们创造畅所欲言的条件和机会,倾听他们的心声,虚心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在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中,广大教师身心愉悦,对学校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他们乐于奉献、甘于吃苦,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工作中,努力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

二、创新培训机制,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校本培训能引领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名师与教师个人的发展密切相关,教师发展又与学校发展密切相关,校本培训既是学校发展的需求,也是教师个人发展的外部助力。校长不仅应加以重视,认真对待,而且还要创思路、出方法、做决策。

1. 校长培训。以教育理念、教育智慧和教育技能为侧重点,校长坚持每月为教师做一次培训讲座,为教师专业发展定调子,指路子。如,《教师需要具备的十个度》(品德有高度、思维有角度、学问有深度、心胸有宽度、举止有风度、工作有态度等)系列专题讲座,让教师专业发展有了明确的目标。

2. 活动培训。在教师中开展“三个一”活动:每学期向学校提供一个教育教学的典型个案,每次考试(期中和期末)后完成一篇教学反思,每学期上一节组内教师参与的研讨课,以此夯实教师的专业基础;开展“以老带新互听互评”、“单元集体备课”、高考研讨会、教学工作经验交流会等活动。通过活动加强广大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3. 网络培训。学校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校园网络建设。每年暑假利用网络资源组织教师参加远程教育:组织丰富多彩的网络备课,观看重点名校教师的课堂实录,引导教师利用网络和专家学者对接,学习他们的教育智慧和教学经验;观看系列讲座,如国学大师翟鸿燊的《大智慧》、浙江大学郑强教授的演讲等。这些讲座让教师们受益匪浅。

4. 分类培训。学校针对三支教师队伍开展分类培训。一是班主任培训。通过专题讲座、岗位练兵、案例分析等形式增加班主任的实战经验,引导他们争做“智慧型班主任”,从而实现教育无痕、润物无声的美好愿景;二是青年教师培训。在广大青年教师中开展三个方面的培训活动:(1)师徒结对,引领成长。通过师徒结对子,对青年教师进行全程指导,要求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课题研究、教学设计、师德等诸多方面虚心地向名师请教,跟踪听课,随时交流,快速成长。(2)落实责任,跟踪指导。按年组将青年教师队伍化成三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由2~3名校级领导包保负责,对青年教师进行跟踪指导。(3)搭建舞台,施展才艺。搭建青年教师成长的评比舞台,为他们创造可以施展才华、锻炼能力的机会,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他们的业务素质。2012年,学校举办了首届“春华”杯青年教师综合素质大奖赛,对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测试、课堂教学能力考核、演讲和现场阐述个人教育教学理念和做法的成绩进行累加,对前10名的教师颁发了奖杯和奖金。在此基础上,推荐教师参加上一级的教学竞赛和教学新秀评比,使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了强大的动力和学习的榜样。同时,大胆启用青年教师,做到“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使用”,让有能力、有热情、有干劲的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教研组长,促使他们脱颖而出,尽快成长。三是骨干教师培训。开展“名师工程”活动,鼓励和支持骨干教师外出进修学习,让他们融汇校外优秀资源,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开设名师论坛,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不断激发他们的潜能。

5. 外出培训。眼界决定事业。为不断拓宽教师的视野、强化教师的专业意识,学校加大投资力度,分批次组织领导、教师到国内外考察学习、听课交流。实行外出学习汇报制度,每一位外出学习的领导、教师回校后,都要将自己学习考察的内容进行总结提升,在全校大会上发言,与全体教师分享。近三年来,全校派出的教师有200多人次,用于教师进修的经费达数十万元。通过接触前沿的教学理念,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为他们的快速成长提供了支撑。

6. 团队合作。学校积极创设良好的合作环境,建立有利于教师共同发展的机制。中学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各年级和不同学科之间都相互制约,必须团结合作,才能创造佳绩。通过集体备课、集体教研、资源共享,推动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让老教师、名师成为年轻人成长的铺路石;对教研组实行“捆绑式”评价,开展优秀教研组评比活动,努力打造品牌教研组。在团队智慧的引领下,教师之间合作氛围越来越浓,老教师们都树立这样的理念:如果年轻人超过我,我是铺路石;绕过我,我就是绊脚石。

三、强化制度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为了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学校制定并完善了合理保障、有效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制度,规范教师的执教行为,使教师沿着健康、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行。

1. 强化学习制度,培养教师学习能力。学校健全了教师学习的各种制度,建立了教师学习成长档案,通过自己学、领着学、比着学、做中学等有效学习载体,让教师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作为增强本领、推动工作的有效手段。同时,要求教师每年拿出个人工资的1%购买有利于身心、有益于工作的图书杂志;每学期精读教育教学读本3本以上,有的教师阅读量可以达到每学期10本以上;每季度撰写读书心得1篇以上;并且组织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的读书交流会、读书心得展示会、读书沙龙等,让大家畅所欲言,将书本的知识应用到工作中。

2. 规范教学制度,增强教师执教能力。科学、规范的制度管理是治校的重要方略,是学校依法执教的重要保证。一是明确备课要求,严把备课关。要求教师“备课标、备考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体现集体智慧、体现个人风格、体现课改精神。二是坚持领导带头,严把听课关。学校制定了校内听课制度,规定领导带头听课,校长每学期不少于60节,教学校长每学期不少于100节,教研组长听青年教师的课,每周不少于2节,青年教师必须听超前课,每天不少于1节。通过面对面点评、个人反思、开会总结等形式,及时反馈听课过程中发现的情况,督促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师教学业务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三是探索有效模式,严把课堂质量关。把课堂作为改革与创新的主阵地,以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着力点,以“学生有效自学、教师高效导学”为基本思路,用“学生的参与度、教师的亲和度、课堂的整合度、教学的练习度、知识的延展度”作为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标准,创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良好互动、相互促进的高效课堂。四是组织业务考试,严把教师专业关。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师业务考试,客观检测教师的业务水平,将考试成绩装入教师的成长档案。

3. 完善分配制度,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学校制定了一整套结构工资和奖金分配方案,对工作量、高考成果奖、教学质量考核奖、班主任津贴、课时费等方面都做了具体规定。在分配上向教学一线倾斜,向骨干教师倾斜,向成绩突出者倾斜,重实绩,重贡献,让付出多的教师感受到一种认同感和成就感,同时也给其他教师以压力和动力。并对教师进行精神奖励,满足教师的精神需求,对那些教学质量高、教育教学技能突出的教师给予相应级到荣誉称号,积极宣传优秀事迹、先进思想。

4. 改革用人制度,增强教师的危机意识。学校立足长远,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将教学成绩差、家长学生意见较大的4名教师调离了一线教学岗位,解除了12名不胜任五中教育教学工作的自聘教师聘任关系,打破了过去“定岗”不“动岗”的工作格局,消除了人浮于事、干多干少一个样的诸多弊病。同时,积极协调上级相关部门,为21名自聘骨干教师落实编制,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人事制度改革,给学校的内部管理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使每位教师有了危机感,从而激励他们工作上不断创新、奋发向上。

通过走内涵发展之路,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了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明显增强,实现了个人和学校的共同发展。近几年来,先后有30多位教师荣获省、市级各种荣誉称号,50多人在省、市学科竞赛中获奖,高考成绩逐年提升,2012年高考,重点本科上线人数601人,上线率40%,比2011年提高10%,二本以上上线人数1324人(不含艺术、体育生),各项指标居全省前列,学校也荣获全国科研兴教先进单位、省模范集体、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殊荣。学校将继续秉承发展性教育理念,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增强学校文化的吸引力;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增强教师队伍的软实力;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增强学校制度的执行力,改革创新、求真务实,为创建全国优质高中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教研组青年教师培训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