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晓梅
【摘要】“走、转、改”成为新闻工作者当下必做的功课,它考验的是一名新闻工作者与群众的真实情感。只有“身”入基层、“眼”入基层、“心”入基层,通过全身心的融入,才能做到“走”得活、“转”得快、“改”得好、“练”得精,才能使新闻报道凸显鲜活的生命力。
【关键词】“走转改”;新闻报道;群众语言
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为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新闻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的重要举措,是新闻战线增进同群众感情、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新闻宣传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有效途径。如何让“走、转、改”真正成为新闻工作者当下必做的功课,它考验的是一名新闻工作者与群众的真实情感。笔者以为,只有“身”入基层、“眼”入基层、“心”入基层,通过全身心的融入,才能做到“走”得活、“转”得快、“改”得好、“练”得精,才能使新闻报道凸显鲜活的生命力。
一、“身”入基层,善用群众语言
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脂粉何如泥土香,质朴自然胜矫情。新闻報道的源头活水永远是来自实践、来自群众。“走转改”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走进基层“接地气”,让文字诞生在亲身经历中,让文章书写在广阔天地间。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电视画面、听着干部介绍,自然也能编出文字,但那永远是人家嚼过的残渣。文章有细节才好看、真实、动人,不猫下腰放低身段,不动员所有的感官,我们怎么可能找到细节?良好的文风是新闻战线良好作风最直接的体现。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更要在语言表达上多留心、勤用心,不能净讲“普通话”,而要注意“当地腔”,这样文章才能好读易读、生动传神,新闻报道才能提升引导力、亲和力、感染力。
新华社播发的长篇通讯《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以下简称“守望”),曾被104家国内媒体采用。社长李从军一行记者,深入群众,深入太行山农民生活,新闻报道语言生动活泼,叙事简洁明了,深深打动读者。
“太行山的石头多是石英岩,这种红脸蛋的石头,出了名的坚硬。但红脸蛋的岩石这次碰到的是黑脸蛋的许存山。”学农民的话语多么形象、逼真。“爱做梦的许存山,这次是在白日做梦。然而,理想的太阳一旦升腾,就能激发出精卫填海般的无穷力量!”终于,“黑脸蛋最终胜了红脸蛋。”比喻得贴切、给力。
太行人语言豪迈、富有理想。“守望”中有大量这样的语言,如:林州最大的利税大户李广元,一年纳税过亿,他说:“人不能只为钱活着,我生在太行山,长在太行山,红旗渠的精神已经长在我的骨头里。”记者感慨道:“曾战太行,曾出太行,曾富太行,但是,林州人不允许自己安卧太行,这是一群虽然吃饱了饭,还要为自己的理想逐日的人!”
农民大众的话语深含哲理。“守望”一文记录了大量的太行人富有哲理的话:“握紧拳头不松手,卒子过河不后退”,“山里人生性犟,后边来的要往前面放。”记者们听到72岁的支部书记张福根吟诵他早年的诗作:“蹬破地球闯开天,单手举起太行山!”此刻,记者们“不禁受到感染,这是太行山儿女用山的气魄与山在对话!”为重修红旗渠捐款20万元的申满仓说:“咱打拼挣了钱,不能光装在自己兜里。”这些话朴实无华、情真理深。这篇大气磅礴的通讯当选为新华社第一届“清新文风”范文佳作。
全国模范法官、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赵家忠是一个先进典型,如何挖掘其内在精神,使这个人物有血有肉,笔者和同事们一次次深入农村找寻与赵家忠相关的人和事,和其家人多次聊天,一同落泪,一同追忆,一同感动,捕捉感人细节。“那天,一位50岁左右的农村大姐找到赵家忠家,说什么也要赵母认她为干女儿,赵母说,我已经有3个闺女了。可她说,不多我一个,俺是冲着家忠老弟来的。原来,这位大姐的女儿精神不太正常,因为赵家忠不厌其烦的帮她的女儿审结了一个案件,维护了合法权益,使大姐一家非常感动,执意要认赵家忠做亲戚。农历八月十四中午,这位大姐带着豇豆又来到赵家忠家,一进门便高喊‘家忠老弟,姐来看你了。赵母抑制着悲痛告诉她,家忠走了。大姐不知情的说,‘家忠真忙,中秋节还去办案。后来当大姐得知家忠永远走了时,坐在地上放声大哭。这段写实的叙述,成为整篇报道中的亮点之一,后被多家媒体采用。
新闻的文风首先是以实感人,老百姓反感假大空,反感花里胡哨的新闻,大而无当的语言。刻意拔高甚至任意编造的“正面报道”、“先进典型”,不但不能使群众入耳入眼、入脑入心,反而会损害新闻媒体的信誉。只有按新闻规律办事,把党的意志转变为群众的语言、新闻的语言,注意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细节说话,在形成文字时多用从群众中学来的语言,才能使作风、文风为之一变。不是一脚泥泞、一身灰尘、群众是不会把我们当成一家人,也不会把他们最想说的真实想法告诉我们。
二、“眼”入基层,小事也上“头版头条”
行走在路上捕捉新闻,沉淀在心中牢记责任,“走转改”应该成为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常态。采编人员要永远保持倾情人民群众、关注基层一线的观察维度,这是我们自身的定位,也是我们职业价值的起点。
对于在采编一线工作的同志来说,“走转改”如何在报纸的版面上体现出来,做到进一步深化,关键是“眼”入基层,“眼”入群众,改变以往头版头条只围着领导转、围着会议转、围着政绩转的思维定势,好的报道要见人、见事、见情、见理,以小见大。拿《滁州日报》来说,去年9月初专门召开采编人员“走转改”活动动员会,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参与“走转改”活动,并在一版推出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新闻现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一线见闻”“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凡人新事”等栏目,以《走转改》栏目为主轴,强力策划推出了一大批感染力强,新闻价值高的稿件。
2011年11月16日《滁州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臭大粪孕出“香饽饽”——记明光市“大粪经济人”马永锐、林富春和他们的绿色梦想》的稿件,将两个地地道道的在臭大粪里寻求商机的农民搬到了头版头条,此稿一出在社会中产生强烈反响。这是本报一位副总编带着记者在“蹲点”中捕捉的一条“活鱼”。文章充分接好“地气”,以“跟踪”的形式,随同主人公一起驱车一百多公里,从明光市泊岗村到江苏泗洪县一些乡镇养鸡场拉粪,全程体验“大粪经济人”的酸甜苦辣。文章里群众语言丰富,叙述真实可信,借用被采访对象的朴实语言,反映出“大粪经济人”吃苦耐劳的品质。比如“次日早晨,天刚蒙蒙亮,老马和大林就喊我们上路。这是一辆挂着江苏牌照的自卸卡车,车厢上粪迹斑斑,气味熏人。我们坐在驾驶室的后座,也能闻到两人和车身各个角落散发出的阵阵臭味。我们向老马打趣道:‘晚上老婆可让你上床?老马嘿嘿一笑:‘老婆习惯了,就是小孙子不让抱,嘴里还直嘟囔臭臭臭。大林也自嘲了一句:‘用肥皂洗八遍去吃喜酒,人家都能闻出臭味。他俩告诉我们,村里人都喊他们‘推屎壳郎,反正也没多大贬义,也就嘣脆答应了。”特别是文中一句“没有我俩的‘臭大粪就没有泊岗农民蔬菜的香”,更是点出主题,低调但充满力量。此篇稿件在头版头条刊登也体现了记者俯下身子,在思想和行动上都深入基层,以真心换真情,“入得了百姓门,拉得上百姓话,交得上百姓心”。
《滁州日报》还在头版头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刊发了《什么适合种什么,什么赚钱种什么——来安县罗庄村农民调结构促增收见闻》、《“盒饭书记”焦明付》《新型农民张国伦和他的规划》《一位乡村残疾教师的三尺讲台》等一些基层群众“小事”,通过以小见大,让读者耳目一新,给报纸带来了变化。
三、“心”入基层,把解决实际问题放在首位
说一千道一万,老百姓看的是实效,“走转改”做得好不好,关键是看是不是为老百姓解决了实际问题。这就要求记者“心”入基层“沉”下去,走进基层发现问题,深入民间捕捉“活鱼”,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反映他们的疾苦,解决他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要从小处着眼,从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事入手,不做表面文章,多做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多为群众排忧解难。
越是走近基层、走近群众,新闻工作者越能亲眼目睹党和国家各项政策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切实感受人民群众对中央决策的贯彻落实,直接听到基层对完善政策措施的期盼愿望;越能抓住人民群众的关注点,找准新闻宣传的着力点;越能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净化自己的心灵,找准自己的位置,更加明白自己的职责,肩负使命,为人民群众鼓与呼,在服务群众中实现自身价值。
地处淮河北岸的明光市泊岗乡农民,多年来有着种植蔬菜的传统,尤其是秋季产出的大红萝卜一直是收购商们抢手的品种。去年11月,该乡2000多户种植的5000亩萝卜喜获丰收,然而却遭遇“菜贱伤农”的困境,新鲜萝卜1毛钱一斤也没人要,3000万斤萝卜严重滞销,当地菜农一筹莫展。《滁州日报》记者在了解到情况后,进行了连续报道,并于2011年11月18日在头版头条刊出《伸出你的热情的双手,快帮农民兄弟一把》,同时刊发了三张照片,反映了泊岗乡农民把收获的萝卜摆在田头、家门口的情景。另一方面,《滁州日报》在充分发挥舆论作用的同时,切实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一是发出倡议,呼吁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帮农民解决燃眉之急;二是在文章后面登出两位记者的手机号,密切关注新闻产生的效应;三是报社先后3次在滁城人民广场及当地的购物广场举行“爱心萝卜大义卖”活动。在短短几天里,普通市民、机关干部、爱心车队的司机还有市领导,纷纷伸出援手现场购买,用火热的爱心温暖泊岗菜农。据统计,一个多星期时间,泊岗萝卜在滁城就销售掉近100万斤。与此同时外地商在看到报纸后也相继前往采购,用实际行动温暖了泊岗菜农。
当地政府领导对这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说这次活动充分体现了滁州报社的社会责任感,是对“三农”工作的有力支持,是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最佳体现,真正做到了為老百姓解难,替党和政府分忧。
(作者:滁州日报新闻部编辑)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