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香港艺术节随笔

2012-04-29 00:44刘靖之
音乐爱好者 2012年6期
关键词:乐派马勒交响曲

刘靖之

哈丁与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德国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成立于1949年,与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相比,只有六十三年的历史。英国指挥丹尼尔·哈丁只有三十多岁。哈丁曾是塞蒙·莱托在伯明翰交响乐团的助手,1994年便开始他的指挥生涯,后在柏林爱乐乐团担任阿巴多的助手,于1996年在柏林音乐节中指挥柏林爱乐演出。他现兼任多个乐团的指挥:伦敦交响乐团首席指挥、瑞典广播交响乐团音乐总监、马勒室内乐团终身指挥等。

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这次来港有两场音乐会:第一天的曲目包括贝多芬的《艾格蒙特》序曲、勃拉姆斯的《A小调小提琴与大提琴双重协奏曲》、舒伯特的《C大调第九交响曲》;第二天的曲目包括马勒的《少年魔号》两首歌曲和《吕克特诗歌》五首歌曲、布鲁克纳的《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

在场刊里,这个乐团弦乐组有六十六人、木管组二十人、铜管组十七人、打击乐组五人,但这次在舞台上总共只有六十六人。虽然团员减少了近百分之四十,但乐团的音响、音色、音量仍然深厚丰满,由此可见,六十余人的室内乐团还是可以完美地演奏浪漫乐派中期的管弦乐作品。

第一场音乐会:《艾格蒙特》序曲写于1810年,是贝多芬发挥个人风格的创作时期,哈丁对这首乐曲的速度掌握得恰当,弦乐效果扎实,各声部平衡,整首曲子演奏得中规中矩。《A小调小提琴与大提琴双重协奏曲》写于1887年,属于勃拉姆斯的晚期作品,德国大提琴演奏家霍农(Maximilian Hornung)今年二十五岁,俄罗斯小提琴家巴拉霍夫斯基(Anton Barakhovsky)也十分年轻,两位均有大将之风,对勃拉姆斯的风格颇有心得体会,勃拉姆斯让大提琴牵头,小提琴对答如流,这部双协奏曲在他们两人的合作和乐团的配合下,有着生动、紧密的演出效果。舒伯特的《第九交响曲》写于1826年3月,哈丁将这部交响曲处理得相当精致而富于灵气,层次清晰,配器丰厚,同时能将舒伯特特有的如歌的管弦乐表达出来,令听众激动不已。

第二场音乐会:马勒《少年魔号》的两首歌曲《这是谁作的歌曲?》和《莱茵河传奇》以及《吕克特诗歌》五首歌曲加起来只有二十五分钟,对听众来说似乎短了一点,余韵未尽便唱完了。《少年魔号》的两首歌篇幅精致而简短,在马勒的作品中实属罕见;《吕克特诗歌》的五首歌写于1901年至1905年间,《如果你爱的是美貌》是马勒送给妻子的礼物,《在那午夜》《我吸一口温柔的清美》《请勿细听我的歌》《我被这个世界遗弃》等优美的旋律和织体,有些在马勒的交响曲中出现过。德国的艺术歌曲到了马勒的时代,与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相比,前后不到八十年,但风格已截然不同:前者的歌曲风格影响深远——“深”者,涵盖欧美各国,“远”者左右了中国歌曲创作近一个世纪;马勒的艺术歌曲已被纳入交响曲的范畴。德国男中音葛哈尔(Christian Gerhaher)对马勒的风格掌握得有节有度,可惜有时被乐团的音量吞没。整体来讲,葛哈尔的演唱缺乏菲舍尔-迪斯考的那种自然倾诉的功夫。

布鲁克纳(1824-1896)的《第五交响曲》是第二场音乐会的主角,演奏了七十五分钟,乐团逐渐进入状态,第三乐章和第四乐章的演释,充分显示了乐团各声部的功力。布鲁克纳较马勒早出世二十六年,早逝世十五年,是马勒的老师。在交响曲创作上,前者较后者更受一些乐迷的欢迎,其区别在于马勒的交响曲有着听不完的优美旋律,而布鲁克纳的交响曲则充满了层次和织体、丰满的和声与对位。指挥哈丁的表现令听众相当满意。

郑明勋与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

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受香港艺术节之邀请来参加今年的音乐节演出,是香港音乐界的大事,因为该乐团在国际乐坛与柏林爱乐和维也纳爱乐齐名,甚至在世界十大乐团选举里力压柏林爱乐与维也纳爱乐,夺得冠军。我对选举十大乐团持保留态度,对各种音乐竞技比赛不以为然,虽然音乐演奏有某些标准,但在决定前三名的过程中有着太多、太强烈的主观性和个人的爱好,难以公平地排列名次。

这次在香港的演出由指挥家郑明勋指挥,根据场刊的名单,乐团共有团员一百一十七人,这样的编制加上演奏员的素质,演奏任何浪漫乐派后期和二十世纪现代乐派的作品均能做到游刃有余。

第一场音乐会:《自由射手》是韦伯的重要歌剧作品,深刻地影响了十九世纪歌剧的发展。《自由射手》的序曲,配器辉煌,开始段落的圆号四重奏特别动听,优美地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色,并推动了剧情的发展。郑明勋在处理快速乐段时,发挥了他的爆发潜力,乐队发出色彩缤纷的音响,令听众享受了听觉上的满足感,使音乐会有了很好的开始。韦伯虽然是贝多芬的同时代人,但他的管弦乐却充满了浪漫乐派的风格。

虽然郑明勋在快速乐段令乐团发出了火花,但他与乐团似乎未能相互紧密磨合,我以为这只是开始,指挥与乐团均需要时间进入状态,这是常见的现象。可惜后来的《未完成交响曲》和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的演奏并没有显著的改进。《未完成交响曲》是十分抒情的管弦乐“歌曲”,乐器的音域宽广多了,因此舒伯特可以通过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一直向下进行,抵达心灵的极深之处。从结构上来讲,乐团需要稳定的速度和接连不断的织体来完成整个过程,速度稍快就会破坏完整的线条。郑明勋在这方面做得不够,他仍然未能掌握乐团的律动。

勃拉姆斯的四部交响曲是浪漫乐派交响曲的重要里程碑,引起了勃拉姆斯和瓦格纳两派有关交响曲的论战。勃拉姆斯对贝多芬在交响曲上的巨大成就诚惶诚恐,用了二十年到了四十岁才敢发表他的《第一交响曲》,同一年瓦格纳制作上演了他的乐剧“指环”。1877年,勃拉姆斯完成了《第二交响曲》,人们评论说这部交响曲才是他的“突破之作”——突破了贝多芬的交响曲。郑明勋并没有掌握好这部乐曲的精髓,未能从结构上、总体上和风格上处理好这部作品。

第二场音乐会:第二场音乐会的三首乐曲,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属早期浪漫乐派的作品,柯达伊《加兰塔舞曲》、巴托克《乐队协奏曲》则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作品。

门德尔松于1844年写成他唯一的一部小提琴协奏曲,这次的小提琴独奏是詹森(Janine Jansen)。协奏曲一开始由小提琴奏出那飘逸脱俗的旋律,令听众难以忘怀,詹森的演奏流畅动听,只是音色单薄了点。柯达伊既是作曲家又是音乐教育家,创建了一套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与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齐名,他的《加兰塔舞曲》管弦乐效果显著,五段舞曲一气呵成,郑明勋对这首舞曲的处理较《未完成》好一些,可能是舞曲较容易掌握。柯达伊的同胞巴托克所写的《乐队协奏曲》,事实上是采用巴洛克时代大协奏曲的组织结构来为两组乐器创作的。巴托克以运用民间音乐素材在他的作品中而闻名,他对管弦乐的驾驭能力十分高强,这首写于1944年的大型乐队作品充分表现出现代乐队的层次、织体和声部之间的对比平衡,尤其是木管和铜管乐的辉煌效果。郑明勋的指挥颇为色彩缤纷,但始终欠缺严谨的整体感。

我与不少同行均有同感:郑明勋对这两场音乐会不够投入,与乐团合作不够紧密,处理缺乏个性。据闻郑明勋对法国浪漫乐派的作品有他独特的一套诠释,但对德、奥和匈牙利十九、二十世纪的诠释又难免有点保留了。

德国巴伐利亚歌剧院《女人心》

莫扎特的歌剧《女人心》是歌剧中颇受欢迎的剧目之一,也是各国歌剧院经常上演的作品。这次德国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来港演出的制作相当清新可喜,从唱到演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这次香港艺术节安排演出四场,演员分两组,我看的是A组,饰演菲奥迪利姬的是瑞典女高音佩尔森,她唱演俱佳,音色清雅优美,音域广阔而颇有弹性,目前活跃于欧洲著名歌剧院和音乐节,包括萨尔茨堡音乐节、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伦敦皇家歌剧院等;饰演多拉贝拉的是爱尔兰次女高音歌唱家爱朗(Tara Erraught),曾获各种声乐大奖,拥有圆润丰厚的音色;饰演费朗多的是2009年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奖的男高音库德里亚(Alexey Kudrya),现活跃于意大利、西班牙、德国、俄罗斯歌剧院,他的音色灵巧细腻,在高音域游刃有余;饰演古列尔摩的是罗马尼亚出生、匈牙利成长的男低音莫尔纳(Levente Molnár),他身材高大,音色音量深厚扎实,能唱会演,是歌剧演员的好材料。这四位主角均有高水平的演出。

另外两位演员的表现也相当不错:饰演女仆黛丝比娜的是美国女高音歌唱家塔图列斯库(Laura Tatulescu),音色甜美而讨人喜欢;饰演阿方索的是鼎鼎大名的英国男中音艾伦(Thomas Allen)爵士,2006年英国皇家歌剧院为他演出生涯三十五周年举行庆祝活动,在这三十五年里他饰演的角色超过五十个。

《女人心》的故事情节开展得十分流畅而紧凑,戏剧张力足够,发展得自然。负责指挥巴伐利亚国立交响乐团和国立歌剧院合唱团的是英国伦敦皇家音乐学院毕业的威格尔斯沃思(Mark Wigglesworth),这位指挥有着不少歌剧演出的经验,而且是各种不同乐派的歌剧作品,这次《女人心》的乐队伴奏与舞台上的故事情节配合得十分紧密。

《山海经传》、布鲁克《魔笛》

这次艺术节有两场音乐剧:《山海经传》和彼得·布鲁克(Peter Brook)改编的《魔笛》。在艺术节《节目及订票指南》里,《山海经传》的音乐由两位作曲家郭文景和瞿小松负责,我是为了这两位作曲家而去观赏的;《魔笛》是莫扎特唯一以德语创作的歌剧,布鲁克的改编是吸引我的主要因素。

事实上,《山海经传》的音乐制作与演出并没有郭文景和瞿小松的参与,场刊里也没有解释原因,令我颇感意外。这出戏的人物众多,仅在场刊里列出了陕西华阴老腔艺术团的二十九名演员、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的十九名团员。高行健的剧本分三幕,由演唱艺人张喜民与尹昉以陕西乡土音腔演唱,饰演羿的刘伟(芭蕾舞蹈员)用武汉话,而饰演嫦娥的张小川(芭蕾舞蹈员)讲的则是京片子,形成了南腔北调。服装宽大,颜色单调,配以陕西土话,带有浓厚的乡土味。音乐则以呼喊、敲打为主,芭蕾舞混合现代舞。由于人物众多,谈不上角色刻画,只能通过不同方言显示他们来自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长江流域的楚文化以及东海边的商文化。导演林兆华为观众制作演出一出中国陕西农村的嘉年华,缺乏《山海经传》的那种磅礴气势和内涵。

布鲁克改编的莫扎特《魔笛》,戏剧多于歌剧,对话多于演唱。布鲁克是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和巴黎北方布夫剧场(Bouffes du Nord Theatre)的导演,他导演过歌剧和电影,因此也熟悉歌剧制作和演出以及电影技巧。在他改编的莫扎特《魔笛》里,他以钢琴伴奏来替代乐队,将原来的故事情节改写、简化,成为另一出音乐剧版《魔笛》,而不再是歌剧。饰演帕帕吉诺的米多(Martine Midoux)是法国男高音,有着清秀、优美的音色;饰演塔米诺的帕德勒(Roger Pádullés)、饰演帕米娜的图克诺拉(Lenka Turcnorá)等都有不错的演出,但“唱”的分量不重,“演”的部份较多。由于这次演出是法国北方布夫剧场,因此他们的对话是用法语,唱的部分用德语。

喜欢法语舞台剧的观众会喜欢这出改编的《魔笛》,而我宁愿听歌剧,少听对话。

琶音古乐团

琶音古乐团(L Arpeggiata)是今年香港艺术节颇具特色的演出,专门演唱、演奏早期巴洛克乐派的声乐和器乐作品。乐团于2000年由吉他与琉特琴演奏家克里斯蒂娜·普鲁哈(Christina Pluhar)创立。

这次来港演出的团员有两位女高音加莱阿齐(Lucilla Galeazzi)和安杜埃萨(Raquel Andueza)、一位次男高音卡皮苏图(Vincenzo Capezzuto)以及巴洛克吉他演奏家维塔尔(Marcello Vitale)、古大提琴家普拉达(Rodney Prada)、风琴和羽管键琴演奏家克塔米卡(HaruKitamika)等九人。这些乐器都是巴洛克时代的古乐器,适合演奏巴洛克乐派的作品,尤其是十七世纪初的西欧音乐。

琶音古乐团的演奏有三大特色:一、即兴演奏;二、唱演方式;三、舞台演出。音乐会演出了十八首歌曲、五首器乐作品,共二十三首。在这二十三首乐曲中,有八首是意大利作曲家蒙特威尔第的作品。音乐史学者将蒙特威尔第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与莎士比亚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相媲美,他的作品以歌剧、芭蕾舞剧、圣乐和世俗音乐为主,这次音乐会演奏了他的器乐作品《托卡塔》和七首声乐作品。

整场音乐会充满了民歌抒情味道,今天的听众可能觉得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但在十七世纪神权仍然左右人们生活的时代,这些民歌式的风格给人们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渗透着令听众舒泰的感觉。两位女高音和次男高音载歌载舞,古乐团发出的巴洛克复音织体,将听众带回文艺复兴的全盛时期。

十六合唱团及古乐团

由指挥家克里斯托弗(Harry Christopher)于1980年创办的“十六合唱团及古乐团”在欧洲大陆颇受欢迎,灌录的唱片超过一百张,获得过许多大奖,包括“留声机大奖”“全英古典音乐奖”等。他们还经常到各国巡回演出,曲目囊括从文艺复兴、巴洛克到当代音乐。

十六合唱团及古乐团这次来港演出两场,我听的是第一场,演出了亨德尔的四首作品:一、加冕颂歌《你有坚实的膀臂》(HWV 259);二、《风,静止吧!》(HWV 242);三、《若非耶和华建造房屋》(HWV 238);四、《上主如是说》(HWV 232)。除了第一首的女高音独唱外,其他三首的领唱都是由合唱团团员轮流站到乐团前负责独唱部分,可见团员都可以担当独唱。其中男高音独唱者的音色清雅悦耳,男中音和高男高音的音色结实而富于力度,几乎具有乐器般的纯净。我特别喜欢亨德尔处理人声与乐器之间的合作,如第二和第三首作品里女高音、男高音和高男高音与管乐、大提琴之间的二重奏,人声与乐器相辅相成,相互呈现音色、乐句、音程以至织体之融和、优美。

我觉得指挥克里斯托弗对作品的诠释较他对合唱团的训练更为出色。他的个子高而瘦,动作敏捷流畅,对亨德尔作品的风格、结构、织体等细节颇有心得体会,难怪他愈来愈受欢迎,现为美国波士顿亨德尔及海顿协会艺术总监。

汉堡芭蕾舞团的《马勒第三交响曲》

我是为了马勒《第三交响曲》而去观赏纽迈尔(John Neumeier)编舞的《马勒第三交响曲》。虽然德国汉堡芭蕾舞团成立于1678年,历史悠久,颇负盛名,但我对这次演出仍然感到失望。失望的原因可能是出于我的主观期待,期待能欣赏丰满的管弦乐织体和诠释《马勒第三交响曲》的舞蹈,另一个原因是我觉得这部交响曲相当抽象,属于百分之百的“绝对音乐”,不适合通过视觉演释来表达。

人们评论马勒的“第二”和“第三”交响曲,往往说“第二”是以人类为中心、第三是以宇宙为中心,这间接预示了《第三交响曲》的抽象性。当然,艺术创作往往是借题发挥,在发挥过程中开展创作才华。纽迈尔依照交响曲的六个乐章,将舞蹈编成六个部分,依次是《昨日》《夏日》《秋日》《午夜》《天使》和《爱的告白》。舞蹈员的身段和舞艺都相当高质素、高水平,男舞蹈演员在《昨日》里充满了阳刚激情。

整体来看,纽迈尔编排的快步舞较慢步舞吸引人,在《秋日》里的三人舞和四人舞充满了动感;首席舞蹈演员阿佐尼(Silvia Azzoni)在《天使》里表现出色。女舞蹈演员群舞的《夏日》是整个演出最弱的一个部分。最有看头的是开场《昨日》和结尾《爱的告白》。

令我最不舒服的是《马勒第三交响曲》的录音音响,既无法享受这部交响曲所带来的织体和层次,又要忍受充满金属的管弦乐演奏。因节省开支而以录音替代乐队,是可以理解的,但录音素质可以做得好一些。事实上,马勒《第三交响曲》为听者带来的想象空间丰富得多、宽阔得多,纽迈尔的编舞反而将这种想象空间缩小了,而这部交响曲的录音则将音乐糟蹋了。

猜你喜欢
乐派马勒交响曲
中国乐派形成的思想传统中儒道释的特殊阐发与贡献
“长安乐派”不甘寂静
马勒与后现代——探寻马勒交响曲中的“文本化”起源
马勒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马勒推出新型模块化混动系统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春之交响曲:听春天的声音
集市交响曲
金湘:建设“中华乐派”的践行者
周末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