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中汲取政治智慧

2012-04-29 07:54王春林
黄河 2012年6期
关键词:史论后记汉书

王春林

拿到一本书以后,先看前言后记,是我多年来形成的一种读书习惯。前言的写作情形不外两种,一种出自对于作者有所了解的名家、朋友,一种则是出自作者自己之手。而后记,只要作者尚未弃世,那就一定会出自作者之手。既然是作者自己或者是对于作者有相当了解的名家、朋友,那么他对于这本书的写作过程就会做出相应的解说,可以为读者的阅读理解提供一个较为理想的捷径。面对着薛俊华的这本《读史论政》(三晋出版社2010年9月版),我同样首先注意到了他的后记。在后记中,薛俊华写道:“此书不但内容散,而且也不受任何文体的限制,没有什么论点、论证、论据;也不讲究什么情节、形象、性格。此事与彼事之间也许有联系,也许没有什么关联,像天马行空,纵横驰骋;像一盘散沙,自由铺排。好在包容性大,可读性强,一抒胸臆而已。”在这里,作者谈论的是自己这部书的文体归属问题。细细体会作者的意思,似乎自己无意间居然弄出了一种无法加以归类的新文体。实际上,这样的感觉纯粹是一种错觉。无论是按照作者在后记中的自我描述,还是就其作品本身的特质来说,他的这一部《读史论政》都应该被归类为一种读史随笔。而读史随笔,却很显然是近些年来较为发达的一种写作文体。

然而,后记中的如此一种文体错觉,却并没有从根本上影响到这本书所应具备的思想艺术价值。依照我长期的一种阅读体会,衡量如同《读史论政》此类学术性较强的随笔作品成功与否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关键要看作者自己的思想见识究竟达到了何种高度。薛俊华此书之所以值得一观,就因为作者在读史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一些个性化的思考。正如同本书的副标题所标示的,这是一本与《史记》、《汉书》密切相关的著作。《史记》与《汉书》是中国古代影响颇大的两部史学著作,其中尤以《史记》的影响力更大一些。鲁迅先生那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就是对于《史记》做出的一种高度评价。读史,应该从其中读什么呢?拥有不同人生经历的人,从同样的历史中看出来的东西肯定不会相同。我们注意到,本书的作者薛俊华不仅曾经有过长期从政的经历,而且还曾经一度官至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如此一种在宦海中跌打滚爬的真切经历,就在根本上决定了作者在看取《史记》与《汉书》的时候,必然会更多地联系自己的政治经验。实际的情况也果真如此,本书的书名“读史论政”,早已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比如《谈刘邦》一篇,就对于刘邦之所以能够在楚汉相争中逐渐转弱为强,并最终战胜楚霸王项羽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可谓是广泛深入的剖析。在作者看来,刘邦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以下若干方面的原因。一、不怕剐,舍得性命。当沛县的父老们起兵造反的时候,如同萧何、曹参这样一些有身份的地方官员都因为惧怕被暴秦绝种灭族而不敢挑头,惟有刘邦挺身而出,毅然受命于巨大的压力之下。二、造舆论,提高身价。项羽出身于贵族,用现在的话说,可谓根红苗正,理应称王。而刘邦,却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而已。那么,怎么样才能够有效地抬高自己的身价呢?舆论的制造,在这个时候自然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于是,也就有了刘邦母亲刘太婆的梦与神交,有了刘邦自己的斩白蛇而起事。人与动物交配而产子,在一般意义上本来是在骂此子为杂种,但到了刘邦这里,却变成了天生龙种的一种“祥瑞之兆”。三、讲政治,赢得民心。人都说,项羽凶暴而刘邦宽厚,但作者却认为他们二人的性格,尤其是刘邦并非天性如此。“性格是先天的,但也有后天的,性格只有在理智的指导下,才能纳入正常的轨道。”“刘邦之所以被认为是宽大忠厚的长者,是他头脑支配的结果。”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怎么样才能够得民心呢?在这里,政治家的宽厚与否,自然是重要的条件之一。刘邦的最后成功,显然与此有关。四、识时务,能屈能伸。常言说得好,识时务者为俊杰。刘邦的政治成功,与他的识时务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尽管说他与项羽早就有谁先入关中谁先称王的约定,尽管刘邦自己也果然先于项羽入了关中,但善于审时度势的刘邦却并没有着急称王。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这个时候自己的实力与项羽的实力,对比特别悬殊。假若此时与项羽做殊死较量,无异于以卵击石,用鸡蛋碰石头,他自己必定失败无疑。于是,刘邦一方面在项羽面前做乖顺状,一方面暗中积蓄力量,以其在未来羽翼丰满时,与项羽做最后的决斗。五、重人才,大胆起用。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光靠自己的孤军奋战,肯定是不行的。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大量地网罗人才,使众多的人才为我所用,是刘邦取得天下的一大关键所在。萧何、韩信、陈平,均属于这一方面突出的例证。六、用所长,知人善用。仅仅只是拥有大量人才,也还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刘邦来说,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必须对于自己所网罗到身边的这些人才有清醒的认识与判断。只有如此,才能够真正地做到所谓知人善用:“张良是贵族,陈平是游士,樊哙是狗屠,周勃是吹鼓手,灌婴是布贩,夏侯婴是车夫,韩信是混混,彭越是强盗,都被恰当地使用,各尽其所长。”七、讲民主,集思广益。作为一个领导者,如何才能够做到不刚愎自用自以为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刘邦在这一方面就和项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有着上佳的表现。众所周知,刘邦身边的谋士可谓多多。难能可贵的是,“刘邦除对张良、陈平的献计言听计从,对于别的建议,只要正确,他都照听不误。”八、讲政策,区别对待。如何有效地收拢人心,让那些有能力者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能,为己所用,是刘邦成功一个特别注意的方面。比如,对于似乎越来越咄咄逼人的韩信。尽管刘邦对于韩信的欲称齐王百般不满,但却听从了张良的劝告,册封韩信为齐王,藉此让韩信心甘情愿地为自己卖命。九、抓机遇,主动进攻。刘邦之所以能够做到长期的隐忍不发,乃是因为时机不到,条件还不够成熟的缘故。一旦时机成熟,刘邦就会当机立断,主动出击,从而把操控天下大势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十、抗重压,处变不惊。在长期的楚汉相争过程中,由于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及项羽,所以,刘邦常常处于巨大的重压之下。然而,难能可贵的一点却是,刘邦总是能够冷静应对,处变不惊,最终成功地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十一、搞平衡,稳定大局。孔夫子有言:“治国者,不可失平也。”所谓“不可失平”,具体强调的,就是治理国家时在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平衡问题。刘邦手下,才能出众者多多,其间,当然也就少不了会有种种矛盾冲突存在,刘邦的一大过人之处,就在于他很好地保持了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平衡。十二、认个错,化解龌龉。是人就难免会犯错误,关键问题在于,是否能够知错改错。作为一个位高权重的领导者,能够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不仅低下头来认错,而且还能够用实际行动积极修正自己的错误,正是刘邦值得肯定的一个地方。十三、有气量,心胸豁达。人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更何况刘邦并不只是一个宰相,而是拥有天下的一国之君主。既然是君主,就更得有容人用人之雅量才行。作者通过刘邦如何任用过去的对头季布的故事,充分地说明了刘邦的心胸之豁达。十四、不手软,该出手时就出手。宽厚待人,心胸豁达,并不等于就该有优柔寡断的妇人之仁。刘邦之所以能够获得历史上少有的大成功,与他的善于审时度势,与他那样一种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杀伐果断,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史记》与《汉书》中刘邦的故事,很多人都早已耳熟能详,但就我个人有限的视野来看,却鲜少有人能够如同薛俊华这样通过详实的条分缕析,总结出刘邦最终得以政治成功的十四条理由。之所以能够如此,除了作者的思想文化修养之外,很显然还与他那较为丰富的从政经历有关。某种意义上,这种从政经历,正是保证薛俊华能够从《史记》与《汉书》中充分汲取政治智慧的一个重要条件。当然,细究一下,从更高的阅读期许来看,薛俊华的读史,恐怕却也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作者更多是从肯定为政者的角度出发立论的。设若作者的境界更高远一些,视野更开阔一些,设若他能够从正反两个方面纵横捭阖地概括归结相关的历史经验教训,当会给读者以更加有益的启示。

我们注意到,薛俊华在后记中,还讲过这样一番话:“《史记》、《汉书》纵横谈,也就是自由谈,随便谈。以《史记》《汉书》的事件为依托,可以联系同时期的事件,也可以联系中国历史其他时期的事件;可以联系中国史,也可以联系同时期的世界史;可以联系中外古今,也可以联系自己的体会。书中的《大禹的精神》、《他们是成功者》、《我的绵山情》、《后任与前任》、《项伯的政治投机》、《也是同学和朋友》、《谈刘邦》、《文帝的自律》、《群星璀璨的时代》、《昭君寻踪》、《塔克拉玛干思古》、《王莽乱国》等就是我体会较深之作。”细细地分析过《谈刘邦》之后,就不难确认作者的此言不虚,其中的确有不少真知灼见,有作者自己堪称真切的人生体会的提炼与表现。囿于篇幅之故,对于其他篇章的解析,这里就不再一一展开了。总之一句话,薛俊华的这一部《读史论政》,确实有其不容忽视的思想艺术价值,其中的许多政治智慧尤其能够给那些为政者提供必要的镜鉴,希望有更多的人读到这部富有智慧的著作。

猜你喜欢
史论后记汉书
宋代《春秋》学对史论体咏史诗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百年边疆治理思想史论
古今字研究应该重视出土文献*——以颜师古《汉书注》古今字研究为例
悬梁刺股
李学勤《〈汉书·李寻传〉与纬学的兴起》手稿
从“工业革命背景”看复习课中的史论结合
后记
后记
《汉书·艺文志》“辑而论篹”句释说——“论语”二字话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