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多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情商;审美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6-0071-01
“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语文教材中充满了大量美好的情感内容,如自然美、心灵美、人情美、语言文字美等。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必然要进行情感教育。现行的语文教材提供了进行情感教育的有利条件,教学时,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变课文的“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进而培养学生的情商,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注重学生情商。促进语言情味
有人以为情感丰富就等于情商高,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如果作者滔滔不绝地评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不顾读者的心理需要,即使情感再浓也是情商不高的表现,所以学生与教师必须学会语言上的沟通,不管是情浓意切的散文还是议论性的文章,如果学生阅读时能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那么就可轻松掌握文本内容。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感情,往往需要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文章中感人的故事,让字字句句撞击学生的心灵。教师用自己体验到的情感感染学生,让他们在强烈的感情驱使下,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融美于心灵”。
注重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在满足学生认知需求的基础上,要满足学生审美的需求。因此,教学时,教师要通过挖掘教材中的语言美、文字美、结构美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从教材立意美、语言美、结构、表达方法、形象美、社会美等方面人手,确实做到把教材作为学生的审美对象。同时还要注意教材中所表现的形式美,如整齐、参差、和谐、对称等。
语文美育是感性支持理性,理性由感性材料表达的特殊教学过程。纯理性化的语文教学方法,近似“逻辑分析”式的讲解法,妨碍学生对文章产生美的感知。一篇好的文章,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美和作者审美感知相结合的产物,而审美感知中,“情”占有重要地位,这里所讲的“情”并非一般情感,而是审美情感。对学生而言,这种审美情感的作用主要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在阅读及感悟中产生某种冲动,从而促进学习。因为美不只是具体的、形象的,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愉悦感和满足感。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人的面前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感染力是美本身固有的特点,它既不是单纯在内容上,也不是单纯表现在形式上。而是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体现出来的。首先在阅读上,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记忆力强的黄金时代,他们必须多读书。多读、精读才能从茅盾的《白杨礼赞》中读出一种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从柯罗连科的《火花》中读出火对于人类的重要,从《巴黎圣母院》中读到卡西莫多的“圣洁”……总之,注意语文教学上的审美情感的培养,能让学生在静心阅读的同时,进入一个审美的过程,进而对一切有所领悟。因此,中学语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情商和审美能力,因为这样才能达到文章情、教师情、学生情的和谐统一,才能使语文教学演奏出美妙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