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总复习课中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

2012-04-29 01:18周国平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年6期
关键词:整理平面图形

周国平

复习课的现状,从教师角度来说,总复习要整理的知识内容多、广、碎,教师在总复习课中不易把握,以致上成练习课、作业讲评课,学习内容虽能得到一定的复习和巩固,但复习效果不理想,自然这样的复习课较为平淡,对学生来说没有兴趣,特别是平时基础较好的学生,更同“炒冷饭”一样,复习课的效率较不乐观.

从学生角度出发,特别是一些后进生,今天学了明天忘,学习的反反复复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 一些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由于时间或其他原因,早“还”给老师了. 等教师在课堂中讲得如火如荼之时,这些后进生却是不知所措,这样的复习效果可想而知.

结合上面分析,笔者认为总复习课堂效率问题是重难点问题,其中提升学生的复习热度和积极性,提高复习课堂的高效性最为关键. 一堂课40分钟是有限的,应充分考虑如何充分利用40分钟时间,不断从课堂形式、复习内容等多维度设计复习活动,确保所有学生高效参与到复习活动中,从而提升总复习课堂的效率.

一、结合复习要点,自主整理知识

在整理与复习活动中,笔者有这样的感受:学生通常用“条目式”形式来整理一些重要知识要点,一些后进生甚至以白纸上交. 这些现象使笔者产生思考,学生在学习知识后,他们习得的知识更多的是理解和掌握层面,而对于知识间关系层面的是整理与复习中的“盲点”,也是总复习活动的“重点”. 如何解决这个“盲点”和“重点”间的矛盾呢?简单地让学生自己去整理知识,这个方法效果不理想,这样下去只会恶性循环. 如果给学生一个相关复习要点,让学生按照这个复习要点去整理,学生理解的知识是否能更丰富、多样和深刻呢?

在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时,笔者首先给学生提供了复习要点:

(1)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

(2)各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4)各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5)各平面图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通过给学生提供条理清晰、重难点明确的复习要点,学生在整理时能读懂教师设计复习要点的意图. 在阅读同学整理的知识中,笔者欣喜地发现学生整理的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相关知识丰富了不少,更可喜的是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方式多了,不光有条目式,有同学还采用画图式,也有同学采用表格式……这些不正是我们在整理复习过程中,所要培养学生的整理知识的能力吗?未上整理复习课,学生已经在学习运用归纳梳理、整理复习的方法,这正是反映了以学生为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进行整理和归纳知识.

二、参与小组活动,自主梳理知识

在以往的总复习课中,教师通常会把自己整理的知识网络呈现给学生,以帮助学生清晰认识理解各知识间的联系. 在这样形式下的复习,学生显得较为被动,牢牢受牵于教师的“知识网络”.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在总复习过程中,更要体现这一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在总复习活动中的地位,特别是在复习活动最难的“梳理关系”环节,更要让学生参与和梳理知识间的结构和网络. 有些教师担心学生梳理的知识网络不够完整,或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 笔者认为这样的梳理知识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一,学生在梳理知识结构时,也是复习和巩固知识的时机,并且这时复习巩固的效果较好,相比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网络有一定优势;其二,在梳理知识过程中,学生对知识间的联系进一步明确,即便是不完整或错的,这些也是复习过程中的宝贵资源;其三,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归纳和梳理知识的能力得到发展,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多给些复习时间,是一种真正数学思维的训练和发展.

知识梳理一直是总复习课的重难点问题,教师该如何让学生进行自主地梳理呢?在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时,笔者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复习过程中采用了两次不同层次的小组合作交流.

第一次活动:各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小组活动,交流平面图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展示小组活动要求:每名同学选择1~2个平面图形,向组内同学交流平面图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第二次活动:可利用信封里的学具动手进行折一折、摆一摆等,来帮助理解推导过程.

(1)小组活动要求:

根据各平面图形面积推导过程的联系,想一想各平面图形间的关系. 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在桌上展示各平面图形间的这种关系. 将平面图形面积间的关系画在作业纸上,进行全班交流.

(2)师生交流,逐步形成平面图形间的关系图.

在两次小组活动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明显提升,学生言语表达、动手操作等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最为可贵的是在同学相互合作下,大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

笔者认为在小组活动中要注意几点:第一,复习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可以采用小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通过集体力量来解决,同时可以实现相互学习、长短互补的效果;第二,明确活动步骤和目标,甚至可以设计每名同学所要完成的小组活动目标,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小组合作活动中.

三、预设多层练习,自主强化技能

“题海”战术容易成为总复习课堂的主角,而这种形式可能对学生巩固知识有一定帮助,但机械重复的练习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思维的拓展会产生负面影响. 如何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而不是简单重复地参与“题海”战术,如何设计多层练习,引导学生自主强化技能,这些直接影响总复习课堂的效率.

笔者在巩固“圆的复习”时,设计了以下多层练习,来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圆的知识.

1.长方形纸上最多能画几个直径6 cm的圆?(如图1)

(1)估一估最多能画几个.

(2)请你算一算.

(3)全班汇报.

长:21 ÷ 6 = 3(个)……3(cm)

宽:12 ÷ 6 = 2(个),

3 × 2 = 6(个).

(4)课件展示如图2.

2. 长方形纸上画一个最大的圆,能画多大?

(1)为什么是直径12 cm的圆?

(2)全班讨论.

(3)课件展示.

3. 长方形中的大圆和小圆有什么关系?你会从哪几个角度去想?(如图3)

(1)学生思考计算.

(2)全班交流.

C大(2倍)C小 S大(2倍)S小

C大(2倍)C小 S大(4倍)S小

教师借助于长方形和圆的简单素材,设计了三个层面不同的练习,将圆的相关知识融于一体,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较高,能自主巩固圆的相关知识. 教师要善于设计练习,充分利用素材,一题多解,一题多用. 在练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比较,归纳应用,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从而提升复习课堂的效率.

四、探究思维特征,自主体会方法

总复习课不光是知识的整理,更是方法的学习和归纳. 教师一味地讲授我们学了什么方法,用了什么方法,真正运用到平时学习中的知识并不多,这样的教学更像是过场式. 怎样来帮助学生更深刻体会学习方法,来体现总复习课的重要价值呢?

在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时,笔者进行了多次引导,让学生充分体现在思维过程中的共同特征,帮助学生自主体会和感受在思维过程中的重要方法.

探究一:转化思想

这些关系图有什么共同特征? 新图形面积转化为旧图形面积.

师生讨论,发现总结:在转化之前要先寻找联系,再根据相互的联系,将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进而推导出解决新知识的方法.

探究二:整理知识的方法

师:课上到这里,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整理和复习的?

同学们刚才用了很多整理知识的方法:条目式、表格式、网络图式等,这些是非常好的整理知识方法.

师:这些方法有什么好处?

清晰地呈现知识及关系.

探究三:

师:送一句话给大家:什么是解题?解题就是把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过的题. 在以后学习中我们会经常用转化帮助我们解决新问题.

数学的学习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地发展,这是我们数学课堂中所要追求的,总复习也不例外. 站在学生的角度,引导学生自主去探究各种知识、策略间的共同特征,以便能深刻体会和理解这些重要的思想和方法.

猜你喜欢
整理平面图形
参考答案
分图形
找图形
关于有限域上的平面映射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
参考答案
平面和立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