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
【摘要】 对于正在成长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时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获得一定成果. 当然,这是以他个人的经验和知识范围为依据的,一般还是一种低层次、低水平的创造力. 对于成人来讲,未必是新的,但也确实是一种非常性的创新力. 其实,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但是,把潜在的创新能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能力,必须有一个激发潜能、形成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社会快速发展,人类不断进步,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如何教育和培养适应当今社会创新能力的人才,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面临知识经济的到来,只有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彻底把应试教育转变成素质教育,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能,才能使学生走进以科学技术为特征的人类发明创造活动中去.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能力;培养
一、激发好奇心、求知欲
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是科学发明的巨大动力,是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发展的基础,它们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紧密相关、相互制约. 学生得到鼓励或表扬,将会导致探索精神和行动的发展;如果受到不合理的惩罚或挫折,则会由于丧失信心而抑制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最终导致不可能产生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和创造. 根据教科书上给出的引例和学生已有的经验,我们应怎样组织教学呢?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小组提出的初步设想指出:好的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经验,学生应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的作用在于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引导、指导学生积极进行创新思维,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习惯,使他们逐步养成创新思维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般的讲,应渗透在具体过程中.
二、创新思维的训练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探求答案的思维形式,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并且三大性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 集中性思维与上述相反,它是在思维过程中依据规定的标准,在多种假设或方案中确认、选择一种最理想、最合适的设想、方法,或经过检验,采纳一种假设,得出一个标准的理想结论.
在创新思维和创造性活动中,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往往是交替进行、互相补充的. 例如,有创新思维和创造性的人在面临错综复杂的情况时,不是感到焦虑不安,也不急于作出简单的结论,而是认真分析该问题所处的条件、背景,顺利而迅速地在头脑中产生丰富的联想,提出几种可能的方案,然后对每一方案分别进行论证或试验,达到“学林探路贵涉远,无人迹处有奇观”的境地. 这一过程的前半部分,主要是创新思维,后半部分则主要是集中性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各科教学,抓好以上两种思维方式的训练.
三、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
敬慕、模仿心中尊敬的人是学生共同的特性. 榜样的作用是很大的,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和有道德、有创造性的人接触,访问科学家、革新家、探险家、思想家等,听取他们关于创新思维和创造性活动的报告,阅读有关这类人物的传记和创造发明的故事,这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作用. 首先可请一名同学到讲台上进行行走示范,看学生是怎样沿反方向运动3次的. 然后组织学生结合图形讨论,“2 × (-3)”中的“-”表示什么?讨论使学生能把自己思考方式及结果与他人交流,起到相互点拨、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作用,不管讨论结果怎样,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热情及敢于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精神都应进行表扬. 最后应强调,2 × (-3)中的“-”的意义是改变原运动方向,沿反方向运动. 因此,2 × (-3)的涵义就是改变原来向东运动的方向,而沿反方向(西方)运动的次数. 这样,学生就会明白2 × (-3) = -6的道理,学生理解了2 × (-3)的真正涵义,对于其他例子,就可迎刃而解了. 教师是学生最常接近的人,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模范. 教师教学方法的革新、教具的制作、实验的设计,对学生都有很强的感染力,会不知不觉地在学生的心田中播下创造的种子.
总之,教学过程整体上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只有教师有针对性地传授知识,才能真正开发出每名学生的创新潜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教师是学生求知路上的领航员,有了教师和学生在每个教学环节中的共同探索,必然会造就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教师会在创新的过程中得到充实和提高,学生也会由被动的学习者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只有这样 “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学校教育这块阵地才能为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而人才的进步必然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
[2]教育部教材发展中心.新课程与学生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