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式教学在《蜗杆传动》教学中的应用

2012-04-29 21:03钱志芳
考试周刊 2012年63期
关键词:蜗杆传动蜗轮蜗杆

钱志芳

摘要: 课程改革的方向是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缩短就业和实践的距离。机械基础课程是一门与实践联系密切的专业基础课程,选择、设计好合理的教学方法有利于以生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蜗杆传动》这一章节的教学中,作者采用了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并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了思考和认识。

关键词: 任务驱动式教学蜗杆传动职业能力

《机械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基础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蜗杆传动》这一章节的内容和结构特点为任务驱动式教学提供了条件,如何选择、设计和完成项目任务,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有了一定的思考和认识。

一、认识任务驱动的可行性是展开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前提

《机械基础》课程的每个章节或部分具有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各个知识体系的容量及实践性具有各自的特点,由于教学条件和时间的限制,项目任务的设定必须考虑其低成本性和可操作性,不然将会把所设项目任务变成说书式、逐步脱离实践的理论说教,弄巧成拙,消耗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蜗杆传动》这一章节内容贴近生产实际,笔者结合书本内容,到本校实训车间观察,发现有用于教学的蜗杆减速器,可以通过减速器来认识蜗轮、蜗杆零件,可以观察蜗轮蜗杆的传动情况,并且来判断蜗轮蜗杆的旋向和旋转方向。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可以展开任务驱动式教学,能将知识和技能串接起来,过程的控制和评价比较简单,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探索和创造的热情。反过来促进了学生对教材实例理解和研究的兴趣,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发展。难易适中且富有实践和挑战性的项目任务足以激励学生向下一阶段发展,即从实践到知识反省、再到项目创新。做好项目任务的可行性研究,使项目任务实践落到实处,有助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效率。

二、注意任务的发散性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铺路石

项目任务结构中除了要有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模块主体外,还需要有拓展知识、培养创新、创造能力的发散点。这些发散点有的是新知识的起点,有的则是学生思维的敏感点。以蜗杆传动内容为例,在教学中,用蜗杆减速器实物让学生明白其功用,学习其运用场合,还用实训学生加工的蜗杆让学生观察并知道蜗杆的加工情况,观察蜗杆的旋向,通过观看蜗杆减速器的运动来分析蜗杆蜗轮转向的判断。总之,在项目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情况及时介绍或补充相关学科知识,由此及彼、拓宽思路,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三、重视学生对项目任务的实感性是任务驱动式教学展开的必要条件

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和理论与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项目任务的引入与学生的认知距离过远,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的热情,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领悟深度,针对课程内容的特点及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有两个方面值得我们去思考。首先,任务设计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或生产实际。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要仔细研究和检索其应用情况,筛选出更合适的任务素材。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取得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其次,任务设置要有渐进性,在任务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将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逐步引向新的高度。以《蜗杆传动》这节教学为例,本节内容要求学生熟悉蜗杆传功的组成、原理和特点,掌握蜗杆、蜗轮旋向和回转方向的判断。根据这个要求,笔者设立了三个任务:一是认识蜗杆传动,通过实物模型认识蜗杆蜗轮的实物形状,并教给学生图例表示方法;二是判断蜗轮、蜗杆的螺旋线方向,利用模型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掌握判断方法;三是蜗轮回转方向的判断,让学生利用实物模型自己观察蜗轮蜗杆的运动方向,总结分析蜗轮回转方向的判断。在每个任务后面都设立相应的练习,以便学生及时有效地掌握。利用这一教育方法逐步地达到了教学目标,非常贴近生产实际,缩短了教育与就业的距离。

四、做好任务驱动式教学的过程控制是保证任务驱动教学质量的方向舵

任务驱动式教学的过程对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发展而言,是学生运用和寻找新理论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学生面对新问题情境、新知识的应用时机及如何选取适当知识进行解决问题的思路较为狭窄;其次,因学生认知能力的限制,知识和能力并未真正上升到理性的层次,在实际问题面前,本来似乎清晰的规律和方法受到各种环境干扰后又变得模糊不清,从而渐离教学目标。最后,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的产生需要随任务展开的时间节奏和内容的序向进行调动和调节,不然会干扰任务目标的实现。针对以上几方面的情况,笔者将任务教学过程分为教学内容投放节奏控制和教学评价节奏的控制两个部分。通过知识获取节奏的控制使学生能较深刻地把握知识和技能的科学性、准确性。再以《蜗杆传动》教学为例,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成不同的任务,从而注意了知识和技能的层次性和连续性,有效地构建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任务过程中的评价是帮助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提高、自我激励的有效途径,评价要有多样性,但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更要注意任务评价的节奏,通过有节奏的评价机制为学生任务的完成提供动力,而不是打乱正在运行的动力体系。另外,做好任务过程控制便于及时发现问题,有助于教师不断完善任务体系的设计,拓展任务设计的思路,教师产学研结合的能力会更快地得到锻炼和提高,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蜗杆传动》这一章节内容,通过合理的设计任务,选用有效的评价方式,取得了有效的教学效果,以上是笔者的想法,仅供大家参考。

参考文献:

[1]卢幕稚.新课程与评价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万伟.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蜗杆传动蜗轮蜗杆
基于Excel在蜗杆传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新型材料的蜗轮蜗杆减速箱
分体式消隙蜗杆副瞬态动力学研究
数控车床蜗杆加工工艺创新实践
电梯蜗轮轮齿失效原因分析及警示
直廓环面蜗杆副的加工
螺旋传动与蜗杆传动的不同
基于Kisssoft与Workbench的汽车EPS蜗轮蜗杆优化设计
蜗杆传动的分析与探讨
基于UG软件的渐开线蜗轮蜗杆参数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