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亚燕
儿童文学犹如一位曼妙的少女,正随着“阅读”大潮向我们走来;悄然间,她已走进了校园,走进了课堂,走进了孩子心房。儿童文学为少年儿童提供优质、丰富的精神养分,也使他们充分感悟文学之美、母语之美,这无疑是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學的共同目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类课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如何让儿童文学类课文的应有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展示其文质兼美,吸引孩子们栖息在这片芳草地呢?
一、朗读——习得语言
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儿童文学语言简明凝练、形象生动,符合语言规范,富有儿童情趣,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文字的学习材料。学生通过大量的儿童文学语言材料的积累,汲取儿童文学中丰盈的语言养分,形成语感,掌握基本的文字和语法,形成语言能力,为一生的语言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
小学语文的教学是母语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可见,学好语言,必须有丰厚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生需要接触并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在儿童文学类课文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整体感知课文是怎样运用语言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并从中内化、积累语言,掌握表达技巧,进而提高语文能力。
二、想象——丰满形象
爱因斯坦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孩子们充满好奇心,他们富于想象,敢于想象,上天有太空漫游,入地则有地心历险。儿童文学类课文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有妙趣横生的童话故事,有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也有充满神秘色彩的神话故事,是培养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和摇篮。
孩子们在阅读时会不知不觉地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当他们一旦沉浸其中、身临其境时,往往还会异想天开,按自己的好恶情感进行大胆想象。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创设情境,使学生置身于丰富、逼真的气氛中,积极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阅读联想,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想象,通过形象的生活场面、生动的人物形象、曲折的精彩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学生不断丰富阅读感悟,增强阅读体验,从而实现阅读内化。
三、对话——启迪智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上阅读课时,学生需要与文本对话,即通过自主的读书实践,与文章的作者交流,从而内化课文的语言材料极其丰富的内涵并学会阅读。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通过提问、答问,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与文本进行对话,进而实现文本意义的自我建构。好的对话是对学生智慧的启迪,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关系。在阅读训练时,你只要点拨一下,春风化雨,耳濡目染,孩子的人生智慧在不经意间就被轻轻开启了。
四、感悟——获取思想
朱自强在《小学语文文学教育》中指出:“儿童文学如一泓清泉,它在润泽和美化儿童心灵园地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教育都难以比拟的。”儿童文学是传递人类价值的文学。在社会道德价值上,儿童文学中传达的多是人类共通的基本美德,如诚信、勇敢、合作、宽容、虔诚、向上等。儿童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情感,都渗透着纯真的童心,教学中,唤醒学生的童心,学生可以更容易与文本产生共鸣,从而顺利入情入境,走进作者的心灵,获取深刻的思想。所以儿童文学类课文教学要引领学生从文本语言中获取思想、情感、道德、文化信息。
如:《做一片美的叶子》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具有诗一般语言,又极富哲理,不论是从文章的情境还是物境而言,都非常适合学生朗读。因此,教学时应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多层次、多元化地朗读感悟,通过朗读,诗意的美文自然在诗意的课堂上涌动、辉映。多元的朗读除了培养语感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春天叶子嫩绿,夏天叶子肥美,秋叶变黄,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底下的根”,“每个人都像叶子,为生活的大树输送着营养”……?多美的句子呀,多么富有哲理。与其老师费力地讲解,不如让学生从整体感悟,鼓励他们去发现,每个学生都会有发现美的目光,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体验。让他们带着各自独特的体验、美感、想象融入一遍又一遍的深情朗读,情从读中喷涌,意在读中呈现。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学识的积淀,给孩子一个亲身体验的过程,真正走进文本,理解文本传递的内涵,文中所提及的哲理会像一杯茶那样,一品是淡淡的,再品会越来越浓。
五、穿插——自发精彩
沐浴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现今的语文课堂可谓是百家争鸣,各竞风流,更多的教学手段,更多的文学素材有效地融入课堂。纵观这些穿插补充的文学素材,一般都有共同之处,都能紧贴文本。它看似与文本关系不大的知识,然而通过更为精确、贴切的知识的穿插运用,语文课堂教学会显得生机勃勃,无限精彩。它不仅能将孩子的情感充分调动,引起他们的兴趣,升华他们的情感认知,而且能达到拨云见日,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升华对知识的巩固的作用。
在儿童文学类课文的教学中,同时也要注重引导学生与别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与成果。阅读成果可以是一篇读后感,可以是一篇仿写的文段,也可以是一次班级讨论的发言……这样既是对学生阅读活动的鼓励和肯定,又给学生的阅读提供了自由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充分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还能一起分享自己丰富的阅读体验,启迪智慧。
如果说儿童文学把人类高贵的感情渗入儿童心灵,那么一位语文老师则是那把高贵感情吹进儿童心灵的和煦的春风。为了这份高贵,让我们做一位具备儿童情怀的老师,伫立儿童本位,拥有一个更加丰富灵动的言语世界,不要把孩子们的语文学习仅仅局限于教材这一方狭小的天地,让自己的教学多一点儿童视角,多一点文学气息,让情与理在课堂、学生的心田暖暖地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