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湘梓 马铮铮
摘要:在我国高校中,动画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这几年里发展较快,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动画专业的教学特点,动画专业的教学现状及动画专业的教学改革等方面对我国动画专业的情况等进行分析。
关键词:动画;教学特点;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在不断的推进教学改革,教学改革也成为了高校中备受关注的问题,近十几年以来,我国高校的教学改革已经做出了多方的努力,并通过教育结构、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下,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局面,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文从动画专业的教学特点,教学现状与教学改革等三方面对动画市场的发展做了总结。
二、动画专业的教学特点
我国高校的动画专业教学还处在一个初步发展阶段,其教学方法和模式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距离。从动画专业教学来看,动画专业所涉及的课程内容与其他文化科是有着比较大的区别的。
1.课程设置混乱,艺术的科学性必须遵循。动画教育普遍存在课程结构上的缺陷,课程之间的比重关系,及其逻辑性和连续性,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等问题,都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动画专业的课程设置不要仅仅单方面侧重美术基础、动画理论及电脑软件的学习。而应该遵循艺术科学原理,全面掌握美术基础、提升文化素养、透彻理解动域原理、熟悉基本动画技能,才能在市场上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理想。
2.动画专业教学的特殊性。动画专业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比较抽象,很多内容往往并不能完全用文字来描述,而更多的是靠领悟和形象思维的构思。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是运用多种多媒体技术和新颖的教学道具才能实现的。
3.动画专业强调更多的是应用能力。能够直接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并能用艺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是动画专业教学的重点,所以在动画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方面,是应该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根据学生的情况采取较为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
三、动画专业的教学现状
1.数量与质量的巨大反差。自从国家出台《关子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政策与措施后,对动漫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自2002年以来,400多所高校先后开办了动画专业,但由于大多院校没有深入调查动画人才需求情况,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教学体系不健全等诸多因素,不能从人才培养质量上解决动画人才匮缺问题,导致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的巨大反差。
2.动画专业的教学缺乏实践性。在动漫产业语境下,动画教育无论是动画创作方面,还是动画生产制作方面,是缺乏实践教体系的。实践性应该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在西方发达国家,动画专业的教学是务必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的,它要求毕业生能在相关的工作岗位、培训机构、学校教学等行业里体现出来,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在我国的高校,动画专业的教育在实践性方面是做得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继续发展,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在动画专业的教学理念、方法、技巧等方面都需要不断的进步。
3.动画专业的教学方式单一。在动画专业教学中,大多的教师往往采用了比较单一的的教学方法,有些甚至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专业培养,从而导致很多动画专业的学生的专业能力未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兴趣爱好也没有达到预想效果。单一的教学方式抹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艺术创造力。
四、动画专业的教学改革
1.明确动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学会电影、电视动画和计算机动画创作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及理论,能系统地掌握二维和三维的动画制作,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
2.增强动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不仅要教学,还要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教师是办学的主题,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能否具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学队伍,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3.通过与企业合作推进专业的发展。在我国,动画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而这种发展的空间,是应该大力推进高校与企业合作,让动画专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从而反过来推动动画专业的教学改革。
五、结束语
高校教学是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最主要方式,着眼动画发展趋势,紧随市场需求,明确培养目标,打造专业教师队伍,改革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培养高素质的动画专业人才,推动动画产业的发展是我国动漫发展主要注意内容。如何培养产业市场真正需要的动画专业创作型人才, 动画艺术自身融合了科学与艺术思想和技术个性和共性,动画教育必须对学生进行科学艺术人文等综合知识的培养, 这种培养是一种融合, 而不是简单的叠加, 好的创意人才必须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作根基只有这样动画这个朝阳的新兴产业的专业教育才可以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丽丽,汪黎.当前高校动画专业教学改革之我见[J].教研探索,2009.
[2]熊亚蒙.关于高职院校动画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作者单位:黄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