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霞
摘要: 情感的培养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思想品德课是向小学生比较系统地直接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其教学基本功能之一。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注重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情感教学不容忽视。
关键词: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教学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加深学生对道德要求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为了达到既定的教材目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引入或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引起情感体验,激活思维,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增强教学实效。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教学中,教师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情境气氛,能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激起求知的欲望,学习情绪不断高涨。如在教学《我爱爸爸、妈妈》这一课时,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疼爱,孩子对父母无比的依恋,这种体验是每一个小朋友都有的。我根据这一实情,在引入新课时,请一个小朋友独唱《我的好妈妈》,使同学们沉浸在温馨的回忆之中,油然而生爱父母的强烈情感。接着我组织学生讨论:“你们爱你们的父母吗?为什么?”学生积极举手发言,激动地叙述父母是怎么爱自己的,自己也非常爱父母。在这样一种良好的氛围中教学,学生产生强烈的直觉情感,积极地参与学习。
二、多角度触情、诱情、促情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喜欢听故事、唱歌等。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做好准备,通过诱人的故事情节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学生从故事中明白事理,提高认识。通过丰富的情景画面,让学生体验情感,通过思想品德教学与音乐的合理联系,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学《惜时如金》一文,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使学生明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之所以自小学习好,是因为他爱惜时间,刻苦学习,从而激起学生明白要惜时如金、发奋学习的道理。也可以让学生唱《明天歌》,使他们在歌声中领悟到时间是宝贵的,明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道理,自觉做到刻苦用功,惜时如金。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三、运用图画进入情境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有插图的,低年级教材更是图文并茂。因此,在教学中要巧用插图或挂图,创设有静有动的情境,使学生加深对道德要求的认识。运用图画,能使学生通过视觉观察,在明理动情的基础上,思想情操和品质都得到升华。如教学《刻苦学习》一文,在学生初步懂得只有以顽强的毅力勤奋学习才能成才的道理时,我展示了: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前苏联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高尔基三位名人的画像,并让学生学习画像上凝练而精辟的名言:“科学成就是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唯有长时间积聚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追究问题罢了。”学生看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受到了很大的启迪。不但进一步懂得了学习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学习,努力克服困难,持之以恒,才能成才的道理。而且还要做到学习刻苦认真,不怕困难,虚心好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创设生动形象的语言情境
思想品德课教材一般都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具体的事例来体现一定的道德要求,并通过道德认识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教师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对这些事例进行描绘、渲染,使其富有情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以情激情、以情动人的教育效果,如讲故事、朗诵诗歌、引用格言等。教师为此必须钻研教材、熟记教材内容,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变书面语言为口头语言,再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情,使语言形象生动,使学生深入理解故事的含义,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
五、运用多种媒体,创设视听情境
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中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世界文化之旅》一课,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世界各国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并配以优美动听的解说,使学生在欣赏中犹如身临其境,乐而忘返,感受到不同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在愉悦中既掌握知识、丰富想象力,又陶冶情操,进而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总之,新教材,新教法,新学法。运用情境体验式教学法,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把要求学生在教学中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新理念落到实处,大大提高思想品德课教育的实效性,值得我们用心尝试。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6.
[2]阎金铎,田世昆.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美]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