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最近一段时间,一部反映医患关系的电视剧《心术》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也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医生们普遍对该剧颇有微词,而老百姓对剧中的一些“情节”倒是津津乐道:
剧中,黄菁菁的妈妈因长期发烧并伴有口腔肿痛住进了医院的VIP病房。医生霍思邈认为这位患者的疼痛极有可能是三叉神经痛引起的,建议她先去口腔科看看,后到神经内科拿点儿药吃。后来通过检查,才发现牙痛是因为脑中肿瘤压迫神经所致。这集播出后第二天,微博、论坛上有不少言论,都对“牙痛因脑肿瘤引起”感到费解。有质疑电视剧瞎编的,有借此控诉医院小题大作的。在纷纷扰扰的谈论中,我们应该看到在医患关系紧张、矛盾突出的背后,潜藏更深的是医学知识不对称的问题。
医学知识不对称是沟通障碍
的隐藏原因
在临床上,不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往往缘于“医疗盲点”。意思是指:患者不知道某医疗知识,从而不理解医生所采取的医疗举措,由此引发医患矛盾、纠纷。比如,某2岁小孩因腹泻去住院,第二天,其父母就提出异议,说医生用药有问题。因为隔壁一小孩5岁,也是腹泻,人家每天只输3瓶液体,而自己家的小孩才两岁,却输了6瓶。而他们却不知道,之所以这么治疗是因为他家孩子是中度脱水,为了及时纠正脱水,必须补充足够的液体。因为不了解自己孩子的病情,才对医生产生误会,若是这时再碰上一位“不耐烦”的医生没有给予足够耐心的解释,一场风波就不可避免了。
纵观现在各种医患矛盾的背后原因,诚信是人们提到最多的词语。有人说,这完全是医生的不良行为才导致他们失去了公众的信任。客观地讲,的确有少数医生存在不良行为,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很多时候,因为对病情和医学知识缺乏了解,导致很多人误解了医生,将医生的正确处置也误认为不良行为,前面说的就是这样的例子。
《心术》的播出已经将这一问题摆在人们面前,不管持何种看法,它都已经直接或者间接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是值得庆幸的。今天,我们在看完《心术》之后,不妨再来看看那些可能引发争执的、又不为人们所知的、让人们不解的医学“新术”。
牙痛照头部CT
牙痛照头部CT?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实际上,因为牙痛完全有可能是由颅内脑肿瘤压迫神经所致,所以,牙痛照头部CT也是有道理的。
根据有关的临床统计发现,约有近一半的三叉神经痛患者误以为自己患的是牙痛。而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类,前者主要是由于颅内三叉神经根受血管压迫所致,后者主要是由颅内神经鞘瘤、脑膜瘤、血管瘤等病变压迫所导致。《心术》中黄菁菁的妈妈就属于后一类。而要判断它是原发还是继发,做CT检查就能一眼看出来。《心术》中还有一个场景是一位患者出现视物不清,视力下降,结果也是通过CT检查发现原来是脑肿瘤所致。这种事在临床中是很常见的。
因为大脑是人的中枢所在地,人的很多行为异常都可能与大脑有关,牙痛如此,视力下降如此,甚至突然一侧肢体麻木、拿不起笔、说不了话都可能与大脑有关,都需要做头部CT等检查确诊。出现肢体麻木、拿不起笔、说不了话,此时做CT检查容易被患者或患者家属所接受,因为大家都明白这些状况受大脑影响明显,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小。但是,像牙痛、视力下降这类症状本身影响因素比较多,比如牙痛可能是龋齿、牙周炎、牙龈炎等所致,视力下降可能是白内障、近视、老花等所致,人们不会一下子想到它们与大脑的关系,所以,当医生建议做CT检查时不容易被患者或患者家属所接受。
腹部不适做心电图
记者曾经在医院见到一位最终被确诊为肠炎的老年患者状告门诊医生胡乱开单子,他说自己明明就是吃多了,胃不舒服,但是医生却给他开了心电图检查,让他白花钱。
还有一件真实事例发生在一家大型医院:一位老教授给一个感冒发烧,又有腹痛的孩子看病,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随后教授给孩子开了心电图检查和腹部B超检查。然而,孩子家长因担心孩子不配合,又不信任医生,两项检查都没有做,结果晚上,孩子因为暴发性心肌炎死亡。
为什么医生要给胃部不适的患者开心电图单子呢?这是因为不少心绞痛往往发生于饱食以后,再加上心绞痛有可能出现周围神经牵扯痛,容易与一般的胃痛相混淆,为避免漏诊,所以,医生会给一些胃部不适的患者开心电图检查,以排除有无心脏疾病。
而暴发性心肌炎又称为急性重症心肌炎,好发于儿童、青年。这种心肌炎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可以是呼吸困难、憋气、气喘、乏力、胸闷、胸痛,也可能是拉肚子、呕吐,甚至还可能直接处于低血压状态,出现晕厥、休克,不容易诊断出来。再加上它往往起病急、危害大,可能导致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障碍,甚至心室颤动,最终导致猝死。所以,有经验的医生在接诊感冒患者自诉伴有腹痛、胃痛、乏力者,常建议患者做心电图检查和(或)心肌酶谱检查。
脚痛筛查糖尿病
曾经有读者说,自己脚痛,去医院看病,让他不解的是,医生却让他进行糖尿病检查。
脚痛为什么要行糖尿病检查呢?这是因为糖尿病有一种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足,就是糖尿病累及周围神经引起的,占所有糖尿病神经病变的50%以上,主要表现为疼痛和感觉异常。后来检查证明,这位读者的脚痛、脚麻确实是因为糖尿病造成的。
其实,临床上,像以上“新术”还有很多。当然,医学知识的不对称固然是导致医患矛盾的一个因素,可若是医患之间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沟通,医生可以不厌其烦地告知患者所不知道的医学知识,向患者解释为什么这么做;患者能够耐心听医生解释,对医生多一点信任,相信即使存在医学知识的不对称,医患关系的局面也会因此改变很多。
毋庸讳言,因医药知识的贫乏而对医生产生误解,产生医患矛盾,正说明医药科普工作的滞后,不论是政府、社会,还是医务工作者,都应下大力气做好医药科普工作。毛主席曾说过:“我们应该告诉群众,让群众自己起来,同自己的文盲、迷信和不卫生的习惯作斗争。”如果医药科普知识能普及到千家万户,让广大的人民大众了解基本的医药卫生常识,就可避免产生很多不必要的误解,医患关系也会变得和谐起来。
就像《心术》播出所引发的思考一样,本刊也经常在思考,我们能为解决医患纠纷、医患矛盾做一些什么?传播有效的医学科普知识,为医患搭建一个相互理解和沟通交流的平台,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推动全民健康,我们将继续努力!
编辑/李衍jtyyliy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