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学生生活 联系社会实际

2012-04-29 20:55沈新兵
群文天地 2012年8期
关键词:联系生活物理学物理教学

沈新兵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学科,物理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分析学生身边的物理现象,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既能培养学生用课本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问题的兴趣,又要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为人类服务的意识。

关键词:物理学;物理教学;联系生活;联系社会热点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对物理教学建议中也同样指出在物理教学中要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因地制宜的选取一些生活中素材进行教学。

物理教学中需要构建诸如“质点”、“点电荷”、“弹簧振子”、“单摆”等一些理想模型,在分析问题时又常常要“不计摩擦”“不计阻力”“不计导线电阻”等一些理想状态,这些都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和,这让学生在潜意识认为物理规律是脱离生活实际的纯理论规律,物理研究的很多情景只能是在理想状态下才能实现的情景。对于学生这样的认识完全有悖于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脱离了生活、社会而存在,也失去了物理教学的目的。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应时刻贴近生活,联系社会,用物理规律去分析生活中的事情,让学生知道物理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知道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通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物理学的发展也将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正如《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到“随着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深入,物理学一方面带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了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典物理学奠定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近代物理学推动了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的迅速发展,继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变化。”

家庭、社会、学校都有大量的与物理教学相关联的问题和事例,教师在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列举、分析这些问题,让学生知道物理就在身边。比如在摩擦力这一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讨论、分析人行走时的动力是什么力?人骑自行车和推自行车这两种情况,自行车轮胎与地面的作用力是什么力,力的方向如何?人由静止开始走动时,人脚要向后蹬地,那么脚相对地面就有向后滑动趋势,故而人行走时的动力是地面对脚的向前静摩擦。人骑自行车加速时,脚蹬踏板通过链条传动使后轮转动,后轮相对于自行车为主动轮,轮胎与地面接触点没有相对滑动,所以此处为静摩擦。又轮胎要向前转,则轮胎相对地面有向后滑动趋势,所以后轮受地面向前的静摩擦力。前轮转动是因为前轮的轴承对其推动,则前轮与地面接触处,轮胎有向前滑动趋势,前轮受地面向后的摩擦力。人推自行车时,前、后轮都有向前滑动趋势,所以都受向后的静摩擦力。再比如在加速度教学中可以比较赛车与火车的加速过程中谁的速度增加的快,来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在万有引力和航天的教学中可以联系到我国近几年在航天事业的发展,如神州系列、嫦娥系列等。在讲述变压器的时候可以列举手机充电器、电动车充电器等;在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教学时都可以在地磁场中分析路边的导线和地面上运动的金属物体;在振动和单摆的教学中可以列举树枝的摆动,荡秋千、声音的传播和产生等等。

教师在物理课堂上除了列举我们的物理现象,还要利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作为道具进行物理演示实验。利用两个废旧牙刷演示摩擦力的方向;用大玻璃瓶装上红色液体演示微小形变;用在头发上摩擦过的塑料尺吸引空易拉罐来讲述静电现象;用纸片和小钢球下落的比较讲述自由落体运动;用橡皮筋和筷子来演示力的分解;将电磁炉搬到课堂讲解涡流现象等等。

物理教学还应该与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可以从热点新闻事件、科技发展、能源问题、交通、居住等方面提取素材,结合当地的社会现象进行教学或者专题讨论。比如最近网上关于“最美妈妈”的报道,最美妈妈指在杭州滨江区的闻涛社区中勇于救人的吴菊萍。2011年7月2日,一个2岁女童从10楼坠落,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左臂接住孩子,使女童最终脱离危险。救人的年轻妈妈吴菊萍,其手臂骨折,受伤较重,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以此为素材江苏北部四市的调研试卷就出了这样一道计算题:

吴菊萍徒手勇救小妞妞,被誉为“最美的妈妈”。设妞妞的质量m=10Kg,从离地h1=28.5m高的阳台掉下,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约为本身重力的0.4倍;在妞妞开始掉下时,吴菊萍立刻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奔跑水平距离x=9m到达楼下,张开双臂在距地面高度为h2=1.5m处接住妞妞,缓冲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缓冲过程中的空气阻力不计,可近似看成匀减速直线运动,g=10m/s。试求:

(1)妞妞从坠落到着地所用的总时间。

(2)吴菊萍跑到妞妞身边时的速度。

(3)在缓冲过程中吴菊萍对妞妞所做的功。

近几年高考都出现关于科技发展的题目,以下是近四年来江苏高考物理试卷中以科技发展为素材的题目。

2008年的第2题:200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法国和德国的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巨磁电阻效应”。基于巨磁电阻效应开发的用于读取硬盘数据的技术,被认为是纳米技术的第一次真正应用,在下列有关其它电阻应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热敏电阻可应用于温度测控装置中

(B)光敏电阻是一种光电传感器

(C)电阻丝可应用于电热设备中

(D)电阻在电路中主要起到通过直流、阻碍效流的作用

2009年的第3题.英国《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杂志评选出了2008年度世界8项科学之最,在XTEJ1650-500双星系统中发现的最小黑洞位列其中,若某黑洞的半径R约45km,质量M和半径R的关系满足■=■(其中C为光速,G为引力常量),则该黑洞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量级为

A.108m/s2B.1010m/s2C.1012m/s2D.1014m/s2

2010年的第6题、2009年5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经过B的速度

B.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动能

C.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

D.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加速度

2011年的第6题.美国科学家Willard S.Boyle与George E.Snith 因电荷耦合器件(CCD)的重要发明营区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CCD是将光学量转变成电学量的传感器。下列器件可作为传感器的有

A.发光二极管B.热敏电阻 C.霍尔元件D.干电池

教师在教学过程将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引入课堂,将社会热点问题,学生关心事件拿到课堂分析,能够增加学生对物理课的亲切感,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对科学与经济、社会互动作用的认识,联系社会热点、科技发展,能够培养学生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普通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2]《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新沂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联系生活物理学物理教学
美食物理学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定积分在几何、物理学中的简单应用
迷你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探索
浅谈农村初中生口头作文训练的方法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