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刚
摘要:现代学校文化建设需要在学校历史文化基础上,通过价值批判,去伪存真,传播先进的学校文化,最大限度地实现学校教育功能,学校应该充分地挖掘多种因素,形成独特的价值观、信念和制度的文化特质,这就需要建立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文化生态系统。
关键词:学校文化;生态理论与实践;研究
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学校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就是在学校历史文化基础上,通过价值批判,去伪存真,将先进的学校文化传播给下一代,为了实现学校教育功能,学校应该充分地挖掘各种因素,形成独特的价值观、信念和制度的文化特质,这就需要建立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文化生态系统。
一、学校文化生态的构成因素
一个完善的学校文化生态系统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系统。其中内因系统包括学生、教师的心理环境,教育理念,教育能力,教育氛围,教育情感等;外因系统包括学校制度建设、环境建设等;外因和内因系统在学校文化建设系统中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平衡发展。而其核心是学生,相互作用的目标就是学生的发展。
学校文化生态的内在规律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系统性。构成学校文化生态的主要因素是人的因素,师生是学校文化的主体因素;物质因素包括学校环境、设施及自然形态等。两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目标是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
第二,平衡性。生态系统的生命力在于平衡。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学校文化各种因素通过相互作用,实现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师生和谐共进,从而实现学生的发展。
第三,守恒性。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生态系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学校文化在学校历史发展进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所以说,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二、学校文化生态研究的背景分析
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奠定了当前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培养目标,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奠基工程;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需要有理想的成长环境、教育氛围。
所以,从生态学的角度探索学校文化建设势必成为教育改革的理想方向。
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9年首先提出了生态学的概念: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本课题移植了生态理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学校文化系统,把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转化为生物主体的学生、教师、学校内部和外部环境、心理环境交互作用而形成稳定的学校文化生态系统,探索学校文化生态的基本因子、认知维度、内部规律及实践价值,提出了生态化的学校文化建设是生活的、开放的、愉悦的、规则的、反馈的;探索出一种群体的、动态的、共进的适应人性发展的文化体系,形成一个平衡的、和谐发展的文化生态系统,促进教育教学效益和生命质量整体提升。
三、建构学校文化生态模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我校具有六十四年的办学历史。解放初期,在计划经济的主导下,我国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求强求大,不断加强和完善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职能,企业办学应运而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铁道部率先开启了企业办学的先河。1948年3月,锦州铁路局阜新铁路小学正式建校,铁路小学经历了建设、恢复、发展、调整、转制几个时期。据调查,铁路学校各项指标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十年来,教育教育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学校迫切希望走出一条具有可持续发展之路,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便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我校学校文化生态网络包括制度与规则、德育模式、教学模式、环境建设几个方面,形成了学校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第一,落实生态化的教育规则与制度 。改变了过去学校制度的约束性、规定性和程序性为指导性、激励性和人文性,特别是注重让学生参与制度的建立,从学生的角度审视制度的完善,制度建设流程包括:收集数据和资料→争求师生意见和建议→完成制度初稿→争求师生修改意见→修订完善→确定规则,制度表现形式杜绝说教式,强化人文理念,从儿童的视角推出制度,从而促进学生自学维护和遵守自已确定的规则。
第二,建立具有实践性的教育模式。建立具有长效机制的“实践德育”模式 。逐渐改变以“宣讲式”德育为“实践式”德育,实践德育的基本内容有:确定主题→可行性分析→学生情况分析→确定活动目标→确定活动流程→开展活动→师生总结→升华模拟。
第三,完善“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变以往统一规范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低年级先教后学、中年级边教边学、高年级先学后教”的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并依据日常教学中的数据资料,适时调整教学方式,最终确定学校教学模式,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低年级的先教后学中的“教”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注重学法指导;中年级的边学边教中的“教”是教师主导中的“指导”,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学习习惯;高年级先学后教的“教”指的是教师主导作用中的“点拨”;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四,配合学校发展规化,开展学校环境建设研究。总之,我们将不断探索先进的学校文化生态系统,努力实现学校内涵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努力促进学校文化底蕴不断提升。
课题:本文为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基础教育改革专项课题研究阶段报告,课题批准号JGZXJ11092。
(作者单位: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铁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