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艳
摘要: 双语语义通达的心理机制研究已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在总结了以往有关双语语义通达机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内双语语义通达机制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成果,进一步讨论了语义通达机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双语语义通达研究范式跨语言启动
有些人除了可以说本民族的语言(母语)外还可以说另外一种语言或多种语言,这种现象被称作双语。近年来双语现象越来越普遍,拥有使用两种语言或者多种语言能力的人越来越多。双语学习的研究已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一个热门领域,心理学主要从认知发展的角度,结合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认知神经科学和神经心理学等多门科学对双语知识表征和语义通达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1.国内双语语义通达机制的研究范式
双语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启动范式[1]。
1.1翻译任务和图片命名任务
翻译任务要求双语者将一种语言的名称和图片用另一种语言进行转译,而图片命名任务要求双语者用不同的语言对同一图片进行命名。通过比较两种任务的反应时间来考查两种语言是如何转换的。该实验范式的理论假设是:如果两种语言的转化是通过词汇的连接实现的,翻译的时间就要少于图片命名的时间,因为由Ll(母语)翻译L2(第二语言)是一条直接的通路,而图片命名则要通达语义概念,由概念通达到Ll,再由L1转译到L2等多个过程;如果两种语言的转化是通过概念中介进行的,那么词汇翻译和图片命名的时间应是相等的,因为词语翻译和图片命名都要经过概念,由概念到L2等过程,这两种实验方法通常结合在一起并被广泛运用于双语认知研究。
1.2双语的Stroop效应实验范式
双语的Stroop效应实验是利用两种语言的颜色词,要求被试用母语和第二语言分别对两种语言的颜色词进行颜色命名,然后根据语言间(命名语言与色词是不同语言)和语言内(命名语言与色词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干扰效果推论出双语者的心理表征结构和语言加工机制。双语的Stroop效应实验的假设是:如果双语者的语义是共同表征的,颜色词的语义对颜色的命名就会出现语言间的干扰效应。
1.3中介启动范式
该范式可进一步分为语音中介任务和字形中介任务,考查启动词和目标词的语音及词形信息的启动效应与语义启动效应的差异,进而推论双语语义通达是直接通达还是间接通达。
1.4跨语言的语义启动范式
目前国内的双语研究者采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启动方法是跨语言的语义启动实验研究范式,它的基本假设:如果第二语言的词汇表征是直接通达语义概念表征的,就会出现跨语言的语义启动效应,即一种语言的词汇能够加速另一种语言中与其有意义联系的那些词汇的识别;如果第二语言的词汇表征是借助于第一语言的词汇表征通达它们共享的语义概念表征层,就很难出现跨语言的语义启动效应[2]。
跨语言重复启动是目前双语表征及语义通达机制研究的一种新趋势,它是一种基于内隐记忆的任务范式,通过变换学习阶段和测验阶段的实验材料中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之间的关系,考察测验阶段对目标刺激的识别和判断是否受先前学习的影响。在这种任务范式中,由于被试对整个实验的目的、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之间的关系等都不清楚,即使被试清楚每个阶段的实验任务,整个实验要考察的过程也只是被试的一种无意识的、内隐记忆的认知加工过程。而上述都是基于外显记忆的任务范式,这类任务本身的加工机制就很复杂,很难非常精确地考查要研究的问题。因此,跨语言重复启动的研究范式与传统研究范式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它的优点在于能够将实验过程中的无关因素的干扰作用尽可能降到最低[3]。
2.国内双语语义通达机制研究
双语语义通达的理论模型。
语义通达本质上是指双语者的语义表征中第二语言或第三语言的词汇表征与概念表征之间的动态联系问题。形象地表达第二语言的语义通达机制,就是指我们看到一个单词是如何知道它的意思的。关于双语者的第二语言的词汇是如何通达其语义系统这个问题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Potter等人提出了两种可能的模型:词汇连接模型(word association model,如图1.a)和概念中介模型(concept mediation model,如图1.b)。两种模型都是基于一个共同的假设:双语者的两种语言的词汇作为形式与其语义是两个不同的层面,即每一种语言可分为词汇表征层和概念表征层,也被称作“阶梯模型”(如图1)。两个模型的相同点:都认为两种语言的概念表征(语义)是共享的,而两种语言的形式(词汇)是分别存贮的。两种模型的不同点:词汇联结模型认为两种语言的词汇表征层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而第二语言的词汇表征与共享的语义概念表征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它只能借助于第一语言的词汇表征通达它们共享的概念表征;概念中介模型则认为两种语言各自与共享的概念表征有着直接的联系,而它们的词汇表征层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即两种语言都能直接通达它们共享的概念表征进而产生两种语言词汇的联系。后来Potter等人采用图片命名和翻译任务进行实验研究并提出研究假设:如果是词汇连接模型正确,那么把第一语言翻译成第二语言的反应时要比用第二语言命名图片的反应时短;如果概念中介模型正确,那么完成两种试验任务的反应时应相等。结果发现:被试完成两种试验任务的反应时间相等,这一结果为所谓的概念中介模型提供了支持证据。但是Kroll和Curley发现以成人初学者和熟练双语者为被试的试验结果不一致,初学者把第一语言翻译成第二语言的时间要比用第二语言命名图片的时间短,而熟练双语者两者的反应时间相等,即初学者的试验结果支持词汇连接模型,而熟练者的试验结果支持概念中介模型。1994年Kroll和Stewart再次用图片命名任务和翻译任务进行考查。结果发现,在图片命名任务中,被试用第一语言反应比用第二语言反应要快,而在翻译任务中,被试把第二语言翻译成第一语言的时间要比把第一语言翻译成第二语言的时间短。于是Kroll等人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发展了第三个模型:修正分级模型,又称非对称性模型(如图1.c)。这个模型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两种语言的语义是共同存贮的且与两种语言的形式表征层都有直接的联系,二是两种语言的形式可以直接联结。所以它一个是多通路模式,只是它们之间的联结强度不一样(如图1.c),L2—L1方向的联结强度比L1—L2方向的联结强度更大,也就说尽管两种语言形式都可以直接通达语义,但其通达效率是不相同的。
3.国内双语语义通达的实证研究
在我国,初期主要集中在对双语语义通达机制理论模型的验证性研究上。其中,有很多的研究结果支持Kroll(1994)的非对称模型。
郭桃梅、彭聃龄[4](2002)、刘志伟,刘明波[5](2005)、盛瑞鑫,热比古丽·白克力等[6](2007)都采用跨语言条件下的词汇判断任务研究了双语者的第二语言的语义通达机制,结果均表明,两种语言无论在词汇表征上,还是在概念表征上都建立了一定的联系,第二语言的词汇表征既可以直接通达语义概念表征,又可以以第一语言的词汇表征为中介通达其共享的语义概念表征,与Kroll等提出的非对称模型一致。
这一结果也进一步得到了ERP研究结果的支持,李荣宝、彭聃龄等[7](2003)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对双语表征进行了探索。实验考查了句末词呈现之后500ms内英汉两种语言的语言内和语言间语义整合在语义一致与语义不一致两种条件下的P190及N400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显示,P190具有语言的形式加工效应,这种效应在汉英两种语言加工中有明显差异;而N400具有语义加工效应,汉英两种语言的N400模式相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双语者两种语言的形态是分别表征的,而语义是共同表征的语义通达理论模型。吕勇、许贵芳、沈德立[8](2008)也采用ERP技术比较词汇第一次呈现,汉英语言内和语言间重复出现产生的N400波幅的差异发现:汉语和英语的语言内重复启动效应差异不显著,而两种方向的语言间重复启动效应存在不对称性,从英语到汉语的重复启动效应显著大于从汉语到英语的重复启动效应,这与双语表征的Kroll非对称模型不尽一致。
此外,不少研究者采用跨语言启动范式也获得了不同的研究结果。
莫雷,李利等[3](2005)采用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研究范式研究发现熟练中—英双语者可以不需要经由汉语对等词而从英语单词直接通达概念表征,支持了概念调节模型的观点。
李利,莫雷等[2](2006)用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研究范式研究发现在基于内隐记忆的跨语言重复启动的范式下,非熟练中一英双语者的记忆表征支持概念表征共享、词汇表征分离的观点。更重要的是,非熟练中一英双语者需要经由汉语翻译对等词的词汇表征,才能通达英语单词的概念表征,支持了词汇连接模型的观点。
另外,目前有很多双语者不仅熟练地掌握了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还掌握或者了解第三语言、第四语言,等等。李利等[9](2008)运用跨语言重复启动的实验范式考查熟练中—英双语者对不熟练的第三语言词汇(日语或法语)的语义通达方式。两个实验都发现了显著的跨语言重复启动效应。实验结果表明,熟练双语者尽管已经形成了直接通达第二语言词汇概念意义的语义通达方式,但其并没有将此方式迁移到对第三语言词汇概念意义的通达,他们仍然需要以第一语言词汇为中介从而间接通达第三语言词汇的概念意义。综合先前系列研究的结果初步表明,第二语言的熟练水平是影响晚期双语者语义通达方式的主要因素,晚期双语者记忆表征中的语义通达方式在本质上是一种经验性变化。王瑞明,张洁婷等[10](2010)采用跨语言重复启动范式探讨晚期熟练中英双语者二语词汇在三语词汇语义通达中的作用,发现晚期熟练中英双语者在日语这种三语的语义通达中不会通达二语词汇,而在法语这种三语的语义通达中会通达二语词汇。
目前,国内双语语义通达机制大量的启动范式实验结果很不一致,研究者们将这些不一致的原因主要归咎于四个方面的原因[11]:(1)不同的语言类型,由于以英语为代表的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汉语在正字法、语音、句法等方面差异很大,两种语言形态之间的差异导致双语者在语言信息的加工过程使用不同的认知策略,进而产生了不同的启动效应。(2)不同启动类型的实验任务和技术手段,研究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范式,采用不同启动类型的实验任务(如命名、翻译、双语stroop等);不同的加工通道(有的采用视觉加工,有的采用听觉加工);不同的材料加工水平(单词、句子、短文);不同的实验技术(ERPs,PET,fMRI)等也是获得不同实验结果的重要原因。(3)不同的SOA(stimulus onset asymmetry),有些实验在缩短SOA的条件下取得了不同的跨语言启动效应,有的实验发现只有在长SOA条件下才会出现跨语言的启动效应。有的实验发现,无论两种语言的形态是否相同,在很短的SOA条件下都能发现跨语言的启动效应,而且为了避免主动有意识加工,许多实验在采用不同的SOA基础上还对启动词进行了前掩蔽或者后掩蔽以减弱启动词的视觉刺激强度,从而降低认知加工策略的干扰效应。但是这也使实验未得出十分一致的结论。(4)不同的第二语言熟练度和第二语言的获得年龄,这与研究者们对双语的界定有关。关于双语的定义,国内外心理学研究者看法不一,主要是因为研究者对掌握双语的标准不一致[12]。李利和莫雷等[13](2011)采用跨语言重复启动范式考查了双语者对不同熟悉度的二语词汇的语义通达方式,结果发现,无论非熟练双语者还是熟练双语者,其在通达二语词汇概念意义时采用哪一种方式受词汇熟悉度的调节,当词汇熟悉度较高时,选择直接通达,当词汇熟悉度较低时,选择间接通达。
至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关于双语语义通达机制理论模型的研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也缺乏结合本土化研究的理论创新。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首先我们不但要对传统的实验范式和研究方法进行更合理的改进,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更加完善而统一的双语语义通达理论体系用来对具体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进行有力的解释。其次,我们在具体的研究中要注意对实验材料的难易程度、被试对实验任务的加工水平进行有效的控制以避免被试可能采取并非双语通达机制的加工和反应策略而影响到实验结果。另外,要重视第二语言获得的神经生理基础,紧密结合其认知发展特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为更好地开展双语教育教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于芳.中—英双语跨语言词汇通达启动实验研究.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李利,莫雷,王瑞明,罗雪莹.非熟练中—英双语者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心理学报,2006,38(5):672-680.
[3]莫雷,李利,王瑞明.熟练中一英双语者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研究.心理科学,2005,28(6):1288-1293.
[4]郭桃梅,彭耽龄.非熟练中—英双语者的第二语言的语义通达机制.心理学报,2002,35(1):23-28.
[5]刘伟志,刘明波.中—英双语语义通达机制的启动效应实验.心理学探新,2005,96(4):40-44.
[6]盛瑞鑫,热比古丽·白克力,郭桃梅.熟练维—汉双语者语义的通达机制,心理学探新,2007,31(1):53-56.
[7]李荣宝,彭聃龄,郭桃梅.汉英语义通达过程的时间相关电位研究,心理学报,2003,35(3):309-316.
[8]吕勇,许贵芳,沈德立.汉英语言内及语言间重复启动效应的ERP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6(2):81-88.
[9]李利,莫雷,王瑞明.熟练中一英双语者三语词汇的语义通达.心理学报,2008,40(5):523-530.
[10]王瑞明,张洁婷等.二语词汇在双语者三语词汇语义通达中的作用.心理科学,2010,33(4):853-856.
[11]李荣宝.双语语义表征及通达机制.福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12]龚少英,方富熹,陈中永.双语与认知发展关系的近期研究进展.心理科学进展,2002,10(4):403-410.
[13]李利等.二语词汇熟悉度在双语者语义通达中的调节作用.心理科学,2011,34(4):799-805.
[14]热比古丽·白克力,闻素霞.维吾尔族三语者的非熟练第三语的概念表征特征,心理学探新,2011,31(2):150-153.
[15]杨润荣.汉—英双语者中英文词汇加工的ERP对比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
基金项目: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生科技创新项目(JY2011014)和新疆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2012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