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胡适的个人主义思想

2012-04-29 17:43李丹丹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8期
关键词:个人主义胡适

李丹丹

摘 要:胡适是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的杰出代表人物。他提倡的自由主义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而对胡适个人主义思想的评价在学术界是见仁见智的。有学者认为胡适的个人主义思想是完全出自私利的,也有学者认为胡适的个人主义思想并不是为了谋求一己之利的单纯的唯我主义,还有人认为胡适的个人主义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不切实际的。以上观点或多或少存在着对胡适个人主义思想的误读,所以应该在全面分析胡适个人主义思想的基础上阐释其观点的实质,并给予尽量公正的评判。

关键词:胡适;个人主义;健全的个人主义

中图分类号:B5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8-0202-02

一、胡适“个人主义”思想的实质

应该说,胡适提倡“个人主义”思想,其主要原因是当时的中国落后于西方,而他意识到这种落后不仅仅是经济上,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国民素质的低下。这种国民素质低下是由于人们长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如“三纲五常”等一些奴化人们思想的文化的影响,所造成的后果是人们长久以来形成的奴性化的人格无法适应新社会的要求。因此,“五四”时期,当“新青年”们大力提倡“西学东渐”,“破旧立新”的时候,应该说大部分人是无所适从的,人们既不知道应该学习西方的何种思想,更加不了解应该如何在中西结合的视野中学习。尽管当时很多先进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一些解决中国文化困境的办法,但是这些办法都不能够说是恰到好处的。在这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胡适亮出的是“个人主义”的牌。胡适的“个人主义”思想曾经受到误解和批判,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确定的是胡适所提倡的“个人主义”思想的实质。

胡适对个人主义做过分类:第一,“假的个人主义”,[1] 173也就是为我主义,“这是一种自私自利,只顾着自己的利益,不顾群众利益的为我主义。”第二,“独善的个人主义”,它的特点是“不满于现社会,却无可奈何,只想跳出这个社会寻一种超出现社会的理想生活”。[1] 173第三,“健全的个人主义”,[1] 173也就是个性主义,这是胡适认可的真正的个人主义,它的特点是“充分发展个人才能”,[1] 173“要造成自由独立的人格”。[1] 173他的特性有两点:“一是独立思想;不肯把别人的耳朵当耳朵,不肯把别人的眼睛当眼睛,不肯把别人的脑力当自己的脑力;二是个人对于自己思想信仰结果要负完全责任,不怕权威,不怕监禁杀身,只认得真理,不认得个人的利害。”[1] 173胡适所推崇的“健全的个人主义”是一种在大社会中完善小个体的思想,以先将自己铸造成器为先决条件从而达到改善整个社会的目的。

胡适在《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中曾经号召青年:“现在有人对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的起来的!”[2] 495他在《易卜生主义》里引用易卜生的话:“我所最期望于你的是一种真实纯粹的为我主义,要使你有时觉得天下只有关于我的事最要紧,其余的都算不得什么。……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成武器……有时候我真觉得全世界都像海上撞沉了船,最要紧的是救出自己。”[3] 13这些观点正是令人们误解胡适所主张的个人主义是一种自私的个人主义主要观点,认为胡适在此所发表的言论强调的是个人,只有个人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胡适的这些言论乍听起来与我们所一贯接受的集体主义教育是背道而驰的,以至于很多人认为胡适所提倡的个人主义就等同于自私自利。事实上,胡适也意识到了人们对他的误解,为了证明自己所说的个人主义并不是自私自利,胡适进而在《健全的个人主义》一文中进一步说明 “健全的个人主义”所谓“健全”正是针对私利的,他所强调的“健全”包含着两点用意:一是树立个人,二是个人需要为群体负责。

胡适所提倡的“健全的个人主义”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培养自由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塑造个人完善社会。胡适认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个人,应该充分发展个人,完善个人从而能够达到社会的整体进步。“只有把自己铸造成器,方才可以希望有益于社会,真是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1] 173“争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人格。”[1] 173由此可以看到胡适十分重视个人发展对社会的作用,要想有用于社会,就必须从自我塑造做起。二是积极负责的人生态度,“容忍比自由更重要”[4] 131的处事格调。胡适认为“健全的个人主义”是一种积极负责的人生态度,因此,他曾经倡导人们应当“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并且鼓励人们要“忧于无形,恐于未炽”,要“敢于说老实话,敢于攻击社会上腐败情形,不肯避‘国民公敌的恶名”。[4] 131胡适看重自由,但更注重容忍,他曾说“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容忍比自由更重要”,[4] 131“我们若想别人容忍谅解我们的见解,我们必须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度量”。[4] 131当然这种容忍并不是毫无原则的忍让,这种容忍主要是针对以暴力形式解决问题,这种容忍提倡的是一种宣传式的抗议。

胡适提倡“个人主义”不只是希望它能够作为一种主流的思想被人们接受和认可,更多的是在倡导一种人生观、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哲学思潮,为了能够让“个人主义”深入人心,更能够被当时的中国所接受,他在文章中提出个人主义思想不是完全西方或者东方的,事实上在中国也有许多“个人主义”的实例。他认为,“个人主义是平平常常,健全而无害的。个人主义不是来自西洋,也不是完全中国的。中国思想上具有健全的个人主义思想,可以与西洋思想互相印证。王安石是个一生自己刻苦,而替国家谋安全之道,为人民谋福利的人,当为非个人主义者。但从他的诗文可以找出他的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为己的人生观。因为他曾将古代极端为我的杨朱与提倡兼爱的墨子相比。”[1] 173“一个人在最初的时候应该为自己,在为自己有余的时候,就该为别人,而且不可不为别人。最健全的便是个人主义。一个人应该把自己培养成器,使自己有了足够的知识、能力与感情之后,才能再去为别人。”[1] 173他还举例孔子曾说“修己以安人”。[3] 13意思就是先把自己培养、训练、教育好了,再为别人。“因此个人主义并不是可怕的,而是年轻人应确立的一个人生观。需要慎重的把自己这块材料培养、训练、教育成器。”[3] 13因此,胡适在新旧文化冲击尖锐的时代提出个人主义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总之,胡适“个人主义”思想的实质是“个性主义”,强调独立自主的人格以反对传统的奴性人格。而他所说的“个人主义”更不是自私自利的“狭隘的个人主义”,而是注重与社会利益相协调、注重责任的“健全的个人主义”,这种个人主义与中国近代思想家提倡的“合理的个人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胡适的个人主义思想的意义

深入了解胡适个人主义思想的主旨内容,我们能够了解到胡适是肯定个人人格以及个性独立的。他号召人们应该养成独立的人格,应该把个人的自由视为国家自由的前提。尽管胡适受到过很多的批判,很多人认为他所号召的“救出自己”实际上是一种明哲保身的做法。笔者认为,应该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来具体分析了解,在整个社会都处于狂乱的不知方向的特殊时期,救出自己使自己不盲目地随从任何一方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同时,救出自己还是一种实现自我个性的方式。

第一,20世纪初,胡适提出“健全的个人主义”矛头是直击中国传统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旧道德的。应该说“五四”时期的胡适在文化改革上的态度是激进的。中国封建伦理道德体系无论是对于政治、经济、文化、人生观等领域的影响都是深刻的。人作为社会中的个体究其一生就是要努力地实践、履行伦理道德规范,使自己的言谈举止能够与封建国家所倡导的标准型人格一致。长久以来所造成的后果则是人们的个体独立意识逐渐萎缩,创新精神也随之消亡。胡适的个人主义思想正是为了倡导个人独立意识的重要性,为了确立适合近代中国国情的新型人格提出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案。“健全的个人主义”是积极进取的,是反对消极人生态度的,是一种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第二,胡适所提倡的健全的个人主义观是反对以暴力的形式进行反抗的,他提倡更多的是一种宣传式的抗议,这在当时的乱世,的确有着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真正的个人主义、健全的个人主义绝对不是与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对立的。相反,健全的个人主义是有利于集体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的。

总之,笔者欣赏胡适所说的先将自己铸造成器的说法。无论在任何时期我们都应该坚信,只要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完善个人,那么整个社会的综合能力也必将得到提升。即使在今天,个人主义思想同样具有积极意义。当今的社会更加重视个人的发展,更加尊重个人的信仰自由、鼓励个人的创新精神,因此,在今天正视“健全的个人主义”同样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胡适.胡适文存:第二卷[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

[2]胡适.胡适论学近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3]胡适.胡适文存:第四卷[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

[4]胡适.容忍与自由:胡适读本[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责任编辑 王 莉]

猜你喜欢
个人主义胡适
《胡适》
《胡适论红楼梦》自序
反对个人主义做合格共产党员
鲁迅的个人主义思想初探
——以《文化偏至论》为例
胡适清红先负王琳娜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
尊经或贬经?——胡适等人对“六经皆史”的不同解读
有感于胡适的读书“四到”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流变的历程
概念起源时间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