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
摘 要 本文以方文山歌词《青花瓷》为例,从作者对古典诗词的巧妙运用并创造了“素颜韵脚诗”的新型格式,选取传统意象元素用新笔法和视角创新,探求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流行歌曲中的转型之路。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流行歌曲 转型
中图分类号:J609文献标识码:A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Pop Music in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Take Fang Wenshan's works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as an example
ZHANG Fang
(Nan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Visual Arts, Nanjing, Jiangsu 211215)
Abstract According to Vincent Fang lyrics"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as an example, from the author of classical poetry skillfully and created "a plain face rhyme poem" of the new format, selection of traditional image elements with new technique and perspective to explore innovation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popular song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oad.
Key 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popular songs; transition
流行歌曲中也有融流行与经典为一体的优秀作品,它可以以现代化的手段在全球化语境中华丽转型,让我们既重温其瑰丽华容,又彰显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和源远流长。本文以台湾著名歌词作家方文山的作品《青花瓷》为例,通过分析作品中传统文化的转型,展示其歌词中的现代化特征,从而探索全球化语境中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流行歌曲中的转型之路。
1 对古典诗词的转化妙用及“素颜韵脚诗”对古典诗词格式的创新
陆正兰在《歌词学》中写到:“意象被多次重复的使用后,就会老化、死亡,变成平板词汇,不再是一个活生生的意象。因此文学家不懈地努力要把意象激活。这个重构过程,常被‘再语义化。歌词的意象经常借其缘情而重构。……歌词意象再语义化,更注重意象的‘熟而不俗。……如何在‘熟的基础上做到‘不俗,就要求把熟悉的形象语言重新加以‘陌生化,即置放在新的语境中,给予新的再语义化表达方式。”老歌徐小凤的《别亦难》虽然是将李商隐的七绝作品《无题》的精彩演绎,至今听来仍如重温旧梦,回味无穷,但其从‘诗到‘歌未作任何变动,歌词意境未能脱离原作而有更丰富的意蕴,而方文山的《青花瓷》创作中,虽借用较多古典诗词元素,但他并未全盘挪用,而是结合歌词本身意境和音乐叙事性的特性进行了重构。以作品中“芭蕉”一词为例,它是一个在诗词作品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元素,李煜《长相思》里就有“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棵,夜长人奈何。”另,宋代诗人蒋捷《一剪梅》中也有“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之句。因此,方文山将该词用在“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中,不但将景刻画得富有诗意,且更增加了植物的文人气质。再以词中“惹”字来说,该字的使用是作者从六祖慧能的著名揭语:“菩提本无树,……何处惹尘埃”中得到的体会。①“惹”在歌词中表面看来是“无理”的,因为,它是人为动作,作为静态的“芭蕉”和“门环”它们是不具备生命力而去主动招引“骤雨”和“铜绿”的,但方文山却偏用“惹”字而不用“沾”或“染”字,意在为后文“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作铺垫,这种“无理之趣”增加了歌词的戏剧性,强调了少年对心目中少女之爱慕情不自禁。
方文山不仅在《青花瓷》中巧妙转化运用古典诗词元素,更是吸取古典传统诗词养料,创造新的诗歌风格——“素颜韵脚诗”。按他自己的定义,“素颜”,即素着一张纯文字的脸,“韵脚诗”,是流动着旋律与节奏的心事,“素颜韵脚诗”是一种新诗美学的风格流派,这种诗体,虽然用的是现代白话文,但过滤了标点符号等非传统元素(中国旧诗便是无标点的),着重于韵脚等语言的音乐性,最重要的是恢复了传统诗歌的含蓄空灵。歌词《青花瓷》既摆脱古典诗词格式固有框架而又不失其饱满内蕴,既体现现代流行歌词的通俗又不失传统文化的高雅,实现了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中的成功转型。
2 选取传统意象元素塑造当代流行歌曲鲜明而隽永的原创个性。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题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而言之,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乍看《青花瓷》中一系列意象如“青花”、“牡丹”、“檀香”、“仕女图”、“汉隶”、“天青色”、“锦鲤”等仿佛跟歌词所渲染的主题没有太大的关联,无非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青花瓷”上绘制的一系列图像元素而已,然而,仔细咀嚼《青花瓷》,我们才会发现,它既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少年边制作青花瓷器边思念妙龄少女的栩栩如生的综合画面,同时歌词每一章节又蕴含美轮美奂的青花瓷器上精美画面,更蕴含对所思少女的无限仰慕和珍爱的崇高情怀。歌词为何紧紧围绕“青花瓷”做文章?青花瓷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瑰宝之一,具有较高艺术文化收藏价值,以此珍贵的意象作为歌词描写主体,足以体现出歌词中主人公对所寄托情感对象的爱之深情之切,完全颠覆了当下诸多流行歌曲中如开篇所提直白毫无意味的形式,赋予歌词本体之外更多隽永而丰富的意义。再如“牡丹”、“檀香”两词,仅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青花瓷器上所绘画面中常用到的元素,然而,再深入一步品味,此两个意象是高贵、价值的象征,运用在歌词中,正是对少年所思念少女的象征,隐喻着少年心目中的少女是多么尊贵,表达了少年对少女至上纯洁的爱。方文山虽然运用着传统意象表达当代年轻人的爱,但他却能用全新的笔法和视角将旧题材“翻新”,让它们重焕生机,让人感到这些古老的画面与我们现代生活与思维融合得多么完美适宜。如果说李宗盛的词更多的是寄托对失恋的心碎回忆,那么,方文山的词更多了一份时代感,更容易为年轻人所接受,他把流行音乐从靡靡之音带回了古典与历史的音乐融合,让我们感觉到流行音乐可以不再一味的、庸俗的“你情我爱”和没完没了的自我宣泄。②
3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的创新性体现。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③唐代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有“境生于像外”一说,境,意境。象,某一具体物象。相关表述还有司空图《与极浦书》中所提及“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之说,它体现“意境”这一美学范畴本质特征,而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中具有民族性的范畴,当代著名美学家叶朗认为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最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而要在当代流行歌曲中能够品出生于象外且富有意境的佳作则少之又少,然《青花瓷》就属于其中之一。同样是以传统诗歌作为流行歌曲元素、分别由王菲和毛宁演绎的歌曲《但愿人长久》、《枫桥夜泊》,两者虽给上世纪90年代流行乐坛带来清新之风,但在情感表达上仍仅局限于苏轼《明月几时有》和张继《枫桥夜泊》作品本身,而方文山则走出传统歌词创作的牢笼,拒绝传统情歌歌词创作的完全情绪体验,注重寻找一种歌词内部突破,注重通过意象来构建意境,选择具有图像感和画面感的文字图景,④使我们领略到东坡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的意境;“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让我们透过描绘青花瓷器上的华丽牡丹仿佛看到少年日夜思慕的美丽少女,在有形的画面中饱含着无限的情趣;“天青色等烟雨,……隔江千万里”在为我们渲染一幅泼墨山水画的同时表达了少年因等待梦中情人既焦急又耐心的情怀;“月色被打捞起,……你眼带笑意。”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显现一位佳人正笑意盈盈的柔情画面……方文山这种以抒情的方式写景,使景融在情中,情中尽显景美,将客观景主观化;同时又在有形的画面中蕴含着诗的情趣和不尽之意的创作手法,给当代流行歌曲囿于 “早已脱离了耐人寻味的文学意蕴,而直接求诸于口语化情绪,完全商业媚俗化”⑤的创作瓶颈开拓了新的思路,在中国传统文化遭到西方现代文化冲击的全球化语境中仍然可以得到领悟并创新性地继扬。
综上可见,方文山的歌词《青花瓷》通过对古典诗词的巧妙化用并创造了“素颜韵脚诗”的新型格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通过选取传统意象元素用新的笔法和视角进行创新赋予歌词更具丰富的意蕴,他的歌词在本质意义上是诗的延伸,它开拓了传统歌词的领域,无论对于歌坛还是诗坛,都具有着不可替代的开拓性价值,为我国流行乐坛注入新鲜而富有生命力的血液。正如方文山自己所说:“我的词会成为一个时代的共同回忆。”⑥
注释
①②王姝.古诗词传统的承传与现代转化[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1.
③ 叶朗.大学语文、境生于象外——从古典园林艺术看意境的内涵[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④ 朱贤高.论方文山歌词“歌中有诗、诗中有歌”的创作特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
⑤ 王宁生.千里之外,天马行空——论方文山歌词创作的艺术风格[DB/OL].[2008-12-11].
⑥ 方文山.周杰伦成功背后的人[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