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国峰
进入古典音乐之门,恐怕没有人能避开贝多芬。相当一部分人的古典之路都是从贝多芬开始的,一个古典音乐爱好者如果没听过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写下这个标题,并非要对他的交响曲全集录音进行“高屋建瓴”式的评价和推荐,毫无疑问那近于妄想,我仅仅是想对心中的“最佳”版本作一番粗略的点评。
任何一位指挥家如果想跨进大师的殿堂,都会把指挥录制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作为一件标志性的大事。我在一家美国网上唱片邮购系统搜索了一下,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录音的CD现货就有37种,有点吓人。我虽然孤陋,但还算不得寡闻,尤其是贝多芬交响曲的录音,多年的关注,值得聆听和收藏的版本应该不会错过。尽管指挥大师们风格迥异,但其切入点无非是德奥传统、客观主义与个人风格这三者,区别仅仅是侧重点不同罢了。
虽然马祖尔的正宗德奥传统、托斯卡尼尼的精确客观和富特文格勒主观浪漫的个人风格各具权威性,但如果让我只选一套《贝多芬交响曲全集》,我肯定会选择莱布维茨指挥英国皇家爱乐乐团的录音,这也许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原因很简单:也许“乐圣”这个称呼实在是如雷贯耳,以致指挥家们在面对贝多芬时个个诚惶诚恐,很容易因为追求“伟大”和“崇高”而夸大其词。卡拉扬就是一个典型,他在立体声时代曾三次录制了《贝多芬交响曲全集》,从20世纪60年代的夙愿得偿到20世纪80年代的绝对控制,我们看到了一代指挥枭雄做出的诸般努力,他太想表达自己的阐释意图了,以致用力太过,力透纸背了。
而莱布维茨这套录制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唱片,在精神上和现代本真演奏的理念惊人的一致,而又不囿于复古的乐器,是一个“让音乐本身说话”的杰出范本。莱布维茨采用与谱面要求比较接近的速度,各声部强调平衡效果,弹性速度用得比较节制,幅度也比较小,极为简洁、洗练,没有任何浮华的装饰。其音质筋多肉少,偏骨感但遒劲十足,充满了强劲的力度和灼热的光辉。莱布维茨以现代编制的管弦乐队奏出了贝多芬九部交响曲里健全新鲜的肌理,一气呵成,创造了一个温馨顺畅的新境界。
在今天,莱布维茨是一个几乎被遗忘了的名字,但他是勋伯格和韦伯恩的学生,是“十二音列体系”的传人,是法国著名作曲家和指挥家皮埃尔·布列兹的老师。
没听过莱布维茨这套唱片的人,从最热门的第五和第九交响曲入耳肯定是最好的选择。第五交响曲的演绎凌厉果断、铁面无私,乐队合奏整齐而富于生气,舒缓、紧张的段落搭配得错落有致、转承恰当,末乐章有一股直捣黄龙的麻利畅快。而第九交响曲的演绎更是无与伦比,相较于瓦尔特的沉溺、卡拉扬的华美和富特文格勒的庄严,莱布维茨如风吹拂般的自然、和谐、质朴的外表下那内在、动人的优势便显现出来。特别是前两个乐章,真是潇洒快意,胜似闲庭信步,细腻深情而又不故作深涩,弦乐滑如丝柔如水,那种感觉就像是一块高级瑞士巧克力在舌尖融化,不含丝毫杂质,细腻、滑润,唇齿舌间,余香缥缈,让人回味无穷。每次听莱布维茨的第九交响曲,都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恨不能让这音乐无休止地重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