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相机而成像的照片

2012-04-29 11:28子逸
读者欣赏 2012年8期
关键词:达达主义艺术家创作

子逸

1919年,一种无需相机而成像的“沙德照片”在日内瓦问世,这种新的艺术形式是由客居于此的德国青年艺术家克里斯蒂安·沙德创造的。这批带有实验性的作品一经面世,立即获得当时活跃于苏黎世的达达主义者的青睐。凭借其实验性、先锋性的特征,“沙德照片”在摄影史及艺术史上的价值随即被确立。

20世纪20年代,沙德的个人艺术风格发生了转变,曾一度潜心于“社会批评的真实主义”(又被称为“新客观性”)创作。第三帝国建立后,纳粹的专制统治及“一体化”的文化政策又完全阻断了德国艺术界与国际艺坛的联系,因此,“沙德照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淡出了人们的视线。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西德艺术回归国际艺坛,“沙德照片”经由一系列国际性展览的推介,又重新被关注、被挖掘,沙德这位曾一度被忽视的艺术家也再一次引起世人的瞩目。

“沙德照片是无需借助相机而成像的照片。”这种无需照相机的摄影作品,是将物体直接置于感光材料上,直接用光线曝光,再按常规显影而成。这种照片通常被称为“物影照片”。沙德创作的物影照片,在取材上多为随手俯拾之物。他将这些利用平面材料制作的物影照片按照自己的构思进行再次拼贴,并在边上留下划痕及剪刀剪过的痕迹。这是一种对于“零散抽象”的演练,是沙德这位时代的弄潮儿为达达主义运动所做出的独特贡献。“沙德照片”以其创造性的实验向我们展示了这位艺术家的前卫精神。

事实上,“沙德照片”并非沙德的艺术“处女作”。早在1915年,21岁的沙德就在苏黎世举办了他的第一次个人画展。与苏黎世达达的“遭遇”成就了创造“沙德照片”的机缘。

为了更好地了解沙德的艺术,我们需从他的从艺之路谈起。

1894年8月21日,沙德生于上巴伐利亚的米斯巴赫,他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法学家。然而这位在慕尼黑上流社会高雅的、有教养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却并不想继承父业,而是在高中毕业考试前夕离开了学校,立志成为一名画家。在慕尼黑学院学习期间,沙德遇到了格奥尔格·施林普夫(Georg Schirimpf,1889~1938,后来也成为“新客观性”的代表画家),并首先开始了表现主义风格的创作。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凭着一张伪造的心脏病证明被免除了兵役,得以在瑞士的一个疗养院里平平安安度过战争年代。但这位逃避了战争劫难的年轻人并未选择平静的生活,在那里,他结识了诗人瓦尔特·塞尔维尔,并与他一起创办了《天狼星》杂志,两人因此结下深厚的友谊,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他们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苏黎世,沙德还遇到了达达主义艺术家雨果·巴尔和汉斯·阿尔普,并且亲身经历了达达主义在“伏尔泰咖啡馆”的诞生。

1920年,沙德前往意大利,并在那里结婚生子,1925年,举家迁往维也纳。1928年,他与第一任妻子马尔切拉分手后,沙德独自移居柏林。魏玛共和国时期,沙德以其“社会批评的真实主义”风格的绘画活跃于艺术舞台。希特勒掌权后,沙德从公众生活中隐退,把时间和精力用于哲学和神秘现象的研究,学习中文并以为巴伐利亚的一家啤酒厂做代理人赚取生活费用。1936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名为“幻想的艺术,达达,超现实主义”的展览,在这个展览中,展出了达达主义诗人、艺术家查拉收藏的几种不同的日内瓦时期的“沙德照片”,而身处纳粹统治下的沙德并不知晓这个展览。1943年,沙德在柏林的工作室被战火摧毁,幸运的是他获得了一项委托—为绿森林的圣母玛利亚塔制作复制品。之后他迁居阿莎芬堡,并于1947年与女演员贝蒂娜·米蒂尔施泰特结婚。

进入20世纪50年代,沙德的绘画风格向着“神秘现实主义”发展,并于1955年在阿沙芬堡举办展览,同年赴巴黎和意大利旅行,这是沙德战后首次出国旅行。就在这一年,批评家在《法兰克福评论》上就沙德在日内瓦时期的“沙德照片”发表评论,沙德及“沙德照片”遂引起德国公众的关注。1958年至1959年,“达达,一个运动的文献”展首先在纽约而后在杜塞尔多夫展出,紧接着在阿姆斯特丹荷兰国立博物馆以“Dada”为题展出。“沙德照片”得以在这些展览中频频亮相。1961年,沙德在科尔伯格建了一座房子,此后一直安居于此。

作为一位资深的前卫艺术家,沙德始终不忘寻求诸多的艺术可能性。1954年,沙德重又开始了他的黑白版画创作,并开始频繁地在画中突出作为附加物的色彩。进入20世纪60年代,沙德开始了“沙德照片”的第二个创作时期(1960~1963)。1968年,通过收藏家、艺术史家阿尔托罗·施瓦茨和米兰收藏家埃米里奥·贝尔托纳蒂的推介,沙德得到了国际上迟到的发现。1970年,他的达达时期作品个人展览在米兰的施瓦茨画廊展出,他的“新客观性”绘画则在米兰贝尔托纳蒂的东方画廊展出。之后,沙德又开始了“沙德照片”的第三个创作时期(1975~1978)的创作。与达达时期的“沙德照片”相比,第二个创作时期的“沙德照片”除了向我们展示出战后德国人由于负罪感而形成的集体的焦虑与忏悔之外,还表现了由东、西德分裂而最终导致的冷战局面所带来的伤害与思考。此外,沙德在形式上也加入了一些国际艺术潮流中的流行元素。而第三个创作时期的“沙德照片”,既是艺术家对自己一路走来的艺术旅程的一次回眸,又是艺术家对其艺术发展的一次展望,通过在形式上的不断试验,通过一种“动力学的魔法”,沙德创造出一种魔幻的超现实的空间。我始终认为,神秘与魔幻是沙德艺术一以贯之的精神追求,他自身也似乎因此而拥有了某种魔力。

1982年2月5日,沙德逝世于斯图加特。这位长寿的艺术家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他独自行走的轨迹,曾经的年少轻狂、曾经的先锋姿态逐渐为洞察世态的理性思考所取代,而这种理性思考最终又升华为参透人生的智慧。在现代艺术的滚滚红尘中,沙德以一种清和澄明的态度和不改初衷的坚持诠释着艺术家的独立精神。其不为潮流裹挟却又关注、汲取时代元素的艺术,时至今日,仍可让历经各种艺术运动洗礼的人们频频回眸,怦然心动。

猜你喜欢
达达主义艺术家创作
《一墙之隔》创作谈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浅谈达达主义对中国艺术的影响的分析
浅谈照片蒙太奇的起源与发展
达达主义一百年
创作随笔
西方现代绘画中的自由因素解读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