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庆茹
摘 要: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一个与人们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问题,因为选择职业就几乎等于选择了今后的生活方式,而人们对于劳动就业的认识和看法就是就业观,劳动者的就业观对就业状况有着重要影响,它是随经济体制和就业体制的变革而发展的。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背景下,关注青年就业观的演变,有助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我国,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青年的就业观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关键词:青年 就业观 演变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029-02
就业,是一个与人们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问题,因为选择职业就几乎等于选择了今后的生活方式,而人们对于劳动就业的认识和看法就是就业观,劳动者的就业观对就业状况有着重要影响,它是随经济体制和就业体制的变革而发展的,在我国,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青年的就业观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一、听诊器、方向盘、大沿帽、售货员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上述四种职业成为许多人竞相追求的目标,这种观念的产生,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当时,我们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一切都围绕着“计划”来进行,人们没有选择职业的自由,农村青年与广大农民一样还不能自由流动,他们除极少数通过高考改写命运外,大多数是子承父业,以农耕为主。而在城市中,没考上大学的待业青年,也是父业子承,以“接班”的方式来就业;而考上大学的知识青年,在当时那种僵化的就业制度下,就业实行的是“统包统分”,由国家包下来分配工作,负责到底,他们只能服从国家需要,服从国家分配,期待着分配到一个比较稳定的工作岗位,至于被分配的工作使人学非所用,也屡见不鲜,但是无论如何,必须服从。当时流行的一句话是“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与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伴生的是大锅饭,虽“饿”不死人,但也不可能“吃”得很好,在一个较低水平维持了所有人的平均生活,人们看不到有谁比自己过得好,也几乎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比被人过得好。“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思想严重挫伤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一潭死水激不起美丽的浪花。而且,由于当时一切凭票供应,那时候,最吃香的职业就是听诊器(医生)、方向盘(司机)、大沿帽(民警)和秤盘子(售货员),因为他们手中有权。买什么东西,都得用票据,和凭本。如果你认识售货员,那每月二两的肉票,可以多卖你点肉皮。如果你有事想不上班,找你认识的医院大夫开个病假条。你想上户口和分户口你找你认识的片警一切都可办妥。你是司机你可更神气啦,开着公家的车办点私活、捞点外快很容易。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想到上述四种职业为代表的国营单位工作,成为一名“公家人”,吃一份稳定的“皇粮”,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二、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当时的就业形势极为严峻,尤其是大批知识青年回城导致的急剧就业压力以及当时经济快速增长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使得原来的统包统配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变化。到上个世纪80年代,已经是非改不可了,于是,个体工商户应运而生。他们激活了原本一潭死水的市场,也剧烈地冲击着人们的就业观念。
改变人们的思想是困难的,吃惯大锅饭的人们自然不愿到市场上经受风雨,尽管在改革开放之初,物资的严重匮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卖方市场,而且国家也给与诸如减免税、费,提供无息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但大部分人仍持一个观望的态度。
在国家干部、国企职工眼里,干个体是不光彩的,这其中也有中国几千年以来“重农抑商”思想在作怪。尽管此时已有相当一部分国企在走下坡路,但在感情上,干个体仍是低人一头,似乎只有无业游民、生活无着落的人才会去做。
的确,当时第一批下海的人中,绝大多数没有多少文化,他们素质不高、经济基础薄弱,也没有什么长期的市场规划,最闹收的本事就是“倒”,但就是这些特征,成为当时影响人们就业观念的重要原因,同时也为日后这些早期的个体工商户退出历史舞台埋下了伏笔。
无论个体户们的名声如何,现实是无情的:当个体户们登上经济大舞台,用他们并不高明的手法尽心表演时,机遇给了他们巨大的回报:相当一部分人通过干个体,由贫困户一跃成为冒尖户。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掌握大量知识的高级知识分子,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立,给了个体户们一“机会钱”,而知识分子们却只能继续在每况愈下的国营单位,按月领取一份与个体户们相比少的可怜的固定工资,此时,知识分子在人们眼里,和“迂腐”、“清贫”联系在一起。一时间,“读书无用论”被许多人接受,上世纪80年代后期考研人数急剧下降。这个时期,对理工科感兴趣的大学生比例降到五成以下,这一现象被称为“知识大逃亡”。这一时期,“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成为许多人的口头禅。“穷得像教授,傻得像博士”这句顺口溜,道出了一种奇怪而真实的社会现象。
青年人是最敏感的,也是最容易受影响的人群。他们耳闻目睹众多本身素质不高,甚至是目不识丁的左邻右舍在一夜之间腰缠万贯,而千金买笑,吃喝玩乐,烧钞票斗富等原本应受到社会舆论谴责的荒唐行为,在众多青年眼中,竟然成了自己的追求。在现实的冲击下,许多中学生甚至小学生接受了父母的“教诲”,离开了本该属于他们的教室。
三、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真空性市场不可能永远存在,国家的优惠政策也不可能永远不变,而越来越多的从业人员也在迫使个体工商业降温,最终,买方市场形成,竞争日趋激烈,文化不高、素质偏低的个体户们开始感到力不从心,一批又一批的人在残酷的商战中败下阵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一圣人的教诲,再次被普遍接受,被“发财”烫得发热的头脑开始冷静下来,青年们又投身于一场比商战更加惨烈的大战——决胜七月。在这个决定众多学子命运的日子里,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群:
1.黑色的七月。由于当时全国的高校数量有限,考生选择的余地小,以分数、升学率为核心的诸多攀比造成了普遍的重视升学率、不重视素质培养的现象,所有的人都拼命往可怜的几所高校挤,使出浑身解数,甚至不惜透支精力,这种情形用“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自然地,大多数人都成了“落水者”。而在这一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使得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同时,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迅速扩张,城市对农村劳动力又有着大量需求,国家政策也有所松动,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允许和鼓励农村劳动力的地区交流、城乡交流和贫困地区的劳务输出,于是一部分的落榜农村青年涌入了城市,成了最早一代的农民工,但是,他们在城市里所从事的职业往往是最底层的,生活的残酷使他们寄予后代的期望更加迫切:“这孩子这么聪明,将来肯定能考上大学!”许多人这样夸耀自己的孩子。“上大学”成了他们心中永远的隐痛。
2.“一朝成名天下知,十年寒窗无人问”。“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说的是古代书生们经过多年苦读,终于金榜题名的喜悦心情,而他们之所以读书,为的只是一个目的——做官。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所带来的影响,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消除的,特别是当改革开放之初,国企受困、个体户纷纷败下阵之时,从政乃是一般青年追求的目标。大学毕业后,最好是能进行政单位,既不像当技术员那样辛苦,也不像商人那样承担风险。
当时,许多行政部门仍沿袭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的老传统,拉拉踏踏,办事无效率,互相扯皮,但这种既悠闲又有较好待遇的工作,对于许多青年人来讲,吸引力已经足够了,而在学校中受“分数唯上”的影响,大批高分低能的人员也乐于接受这种环境。结果,许多青年在“一杯茶水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环境下,逐步被磨去了斗志,早在学校就被扼杀的创造力、想象力在这里也遭受了彻底的扫荡。众多高考中涌现出来的“明星”,再也没有了当初的风发意气,变的意志消沉,在浑浑噩噩中耗费自己的青春,变成了“一朝成名天下知,十年寒窗无人问”。
四、一张文凭,双向选择
从1985年开始,我国对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分步骤、分层次地逐步进行改革;1989年提出的改革目标: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这一改革将竞争机制引入高校,使毕业生就业逐渐走向市场化。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确立,别说“一次分配定终身”早已成为历史,连“一张文凭走天下”的年代也一去不复反了。经历了改革风雨洗礼的青年一代,却显得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成熟,“我就是我”成了许多年轻人的口头禅,的确,不会再有人去刻意模仿,社会的进步也不能依靠把过去的成功重复一遍,“个性化”成为青年一代的追求,青年人已习惯于将自己推向市场,用自己的才干去收获属于自己的成果,与用人单位直接对话,双向选择。
被推向市场的人们,再择业时根本不再是以前满足于有一个“饭碗”,他们首先考虑的是物质报酬——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据北京的一项对千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希望毕业后到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地区工作的占近40%,中外合资企业被置于择业考虑的第一位。到了1980年代中后期, “跳槽”现象开始出现,青年职业流动逐步增多。许多青年打出了“第一职业求稳定,第二职业求发财”的口号,大学毕业生从“一步到位”到“骑马找马”,就业形势逐渐活跃。广大青年在择业上,“国营——集体——合资——独资”三级跳现象也层出不穷,这使1990年代的经济生活出现了这样的局面:“国有企业”工人急剧萎缩,“集体企业”职工纷纷外流,“三资”企业“人丁兴旺”。尤其到了1993年、1994年,出现了大学生踊跃奔赴沿海开放地区的热闹景象。
五、自主择业,多元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社会形势也发生了变化:我国高校实行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政府机构精简等等,使得当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这一时期,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知识青年择业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首先,在择业标准方面,看重发展前景、施展才干机会、薪酬福利和工作环境;其次,对于工作环境的满意程度——不是选择职业,也选择共事的人群;第三是在工作中是否有成就感——即能否体现自己的价值。而在就业认识上,逐渐打破机关、事业、企业和国有、集体、个私单位之间的等级观念,“创业也是就业”成为普遍接受的观念。
从总体上看,在这一时期,青年们就业的自主性越来越强,既摆脱了国家制度层面造成的社会结构的制约,也摆脱了对父母和他人的依赖。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变化,青年就业越来越多元化,不仅就业类型多种多样,而且,“非正规就业”甚至是“不就业”也被人们普遍接受。自由职业者、自由撰稿人、职业考研族等等的出现就体现出了这一特点。
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用人单位也在不断地吐故纳新,在岗人员要时时接受挑战,要想在激烈的岗位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不断充实自己,迎接挑战。而且,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青年一代的就业观也将会不断随着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更新,相信会变得更加理智、更加现实,也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1.刘杜建.就业观的演变与发展.社会科学,2009(3)
2.刘京花.就业观念的转变与经济社会发展.保定师专学报,2001(7)
3.刘圆圆.浅析共产党领导下劳动者就业观的演变与发展.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2)
(作者单位:中共濮阳市委党校 河南濮阳 457000)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