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外宣翻译的特点和要求

2012-04-29 07:20杨天笑
飞天 2012年8期
关键词:外文译文受众

目前,外宣翻译对普通人来讲似乎还是一种神秘的事物,不少人可能会望文生义地把外宣翻译看成单纯的汉语新闻的外语翻译, 比如把重要报刊、新闻社等相关中文新闻媒体的消息、文章译成英语, 再通过国内英语报刊、电视、广播等对外传媒提供给国外读者。这是对外宣翻译工作的狭义误解。实际上,外宣翻译不仅仅是对汉语新闻的外语翻译,它涵盖了包括新闻翻译在内的许多方面,而且具有其自身的特征,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也与其他翻译有着不一样的要求。

张立蓉、孟祥春等人曾就外宣翻译的形式和渠道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以及对外交流的不断加深,需要把大量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从中文翻译成外文,通过图书、期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国际会议,对外发表和传播。他们把这样的翻译称为对外翻译。由此可见,外宣翻译并不等同于对外新闻翻译,它的文本和材料涵盖了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张健教授据此有个更为全面的阐释,他认为,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在遵循翻译的共性原则的前提下,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去理解。广义地来讲,外宣翻译包括几乎所有的翻译活动,包括各行业、各级部门从事的对外宣传有关的翻译活动,即人们常说的“大翻译”翻译概念。狭义的包括各种媒体报道、政府文件广告、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介绍、公示语、信息资料的实用文体的翻译。

由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外宣翻译不是一般意义的翻译,它具有明显的自身特征。

首先,外宣翻译的受众是外国人,而不是中国人。而“外国人”与“中国人”之间至少存在如下差异:

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不同。比如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愚公移山”等我党倡导的革命精神在西方观念中可能并不被推崇,甚至是给与否定的,如果直译过去很可能会造成误解,翻译的时候就有必要加上一些说明性信息,以消除因意识形态差别而可能产生的误解。

文化传统不同。比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一谚语,如果直译为“a clever housewife canno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就会让外国人感到莫名其妙,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林语堂先生站在跨文化的高度将其译为“a clever housewife canno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两相比较便知孰优孰劣。还有,中国有“烧纸钱”的传统,《中国日报》曾把其中的“纸钱”译成paper money;《纽约时报》则译成fake money。这两种翻译都是错误的,后者还有诋毁中国形象之嫌。“纸钱”其实就是“冥币”,通常译作“joss paper”。

对我国国情了解程度的不同。如果提到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和新时期的“新三大法宝”,外籍人士多半一头雾水,翻译的时候不加进说明性信息,很难让他们弄明白。

语言习惯不同。比如,在我们的宣传材料中有非常多地运用了不同修辞格或修饰成分的鼓动性、口号性言辞,西方人没有这种语言习惯,如果直译过去就会令他们感到难以接受。

第二,外宣翻译是以读者为中心,而不是以文本为中心。让目标受众明确无误且顺畅地获取有关中国的信息,译者的主体性在成功的文本转换中应该表现得淋漓尽致。译者要时刻站在受众的角度考虑问题,要以受众为中心,善于调整自己的译文风格,使其接近受众的接受习惯。

第三,外宣翻译以传递信息为主,没有太多美学要求。外宣翻译主要是为了传达信息,它跟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没有对其文采提出过高要求。外宣翻译主要采用交际翻译,追求的是信息准则而不是美学准则。外宣翻译还可以在原则许可下对源信息的风格等作适当变化,也就是说,必要的话翻译可以不忠实于原文。因此,如果以“信”、“达”、“雅”为标准的话,“达”就成为对外宣翻译的第一要求。

第四,外宣翻译是一种实用翻译,而不是文学翻译。就翻译的类型来讲,小说、诗歌、散文等的翻译属于文学翻译,它的目标读者是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翻译方法以语义翻译为主,已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且名家辈出。相比较而言,以广告、函电、新闻、标示语等为翻译对象的外宣翻译所面对的则是普通读者,翻译方法以交际翻译为主,目前尚未形成理论体系,致使外宣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缺乏理论指导和宏观把握。外宣翻译正逐步成为翻译的一个重要分支。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外宣翻译中的对外新闻翻译如同一切新闻报道一样注重时效性。对外宣传材料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外宣译文应该能够吸引受众, 具有可读性的功能特征。黄友义先生曾提出外宣翻译工作要坚持“外宣三贴近”的原则(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并认为其中的第三条原则是外宣翻译具体操作中最需要注意的。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当然也意味着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按照英美读者对英语中冗余信息的容忍度来构建译语文本。

根据外宣翻译的上述特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将外宣材料译成外文,仅仅满足于把意思传达过去,而是要求尽量消除翻译的痕迹,并进行必要的外文编辑,使外文稿易于为外国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对外宣翻译实践有以下几点要求:

准确性。如同新闻报道一样,外宣翻译的第一要求是准确性。翻译虽是为内容服务的,但误译或漏译等现象会引起受众误解,甚至还会导致常识性错误甚至政治思想性错误。以英语作为对外报道的工具时,我们必须熟悉其性能特点。对于工具语言的准确性,无论怎么强调也不能算过分。

背景解释。背景解释(backgrounding)是外宣翻译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尤其是在我国英语报刊等涉外新闻媒体的对外报道中更为重要。外国记者非常重视在新闻中运用背景材料,他们称之为“解释性报道”(interpretative reporting)。如“三个代表”、“八荣八耻”、“三大法宝”、“双肩挑干部”等等,如果不用解释性翻译,恐怕更难让外国读者或听众明白。

译文要简洁易懂。张健教授认为,简洁是外宣翻译的魅力所在(Simplicity is the charm of TPM.)。外宣翻译忌用带有明显修辞性的语汇;最好选用简单、短小的词语,避免使用难懂的“行话”和使外国人头痛的“套话”。

总之,因为不同文本的功能和目的不一样,翻译的要求和标准也不一样。在外宣翻译等应用文体翻译中,基于译语的文本规范和读者乐于接受的形式,译者可酌情加工译文。正如段连城所说,不管写得多好的中文,若机械地逐字逐句译成外文,而不在翻译阶段进行必要加工,就不能成为流畅的外文。实际上一名称职的译员不是词句转换的“对号者”,而应是沟通思想的“搭桥人”。他应该懂得怎样译才能使读者清晰易懂,喜闻乐见。他可以也应该在无损基本原意的范围内进行必要的词句加工,或略译,或增译,或作些必要的解释。

(作者简介:杨天笑,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猜你喜欢
外文译文受众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外文字母大小写的应用规则
译文摘要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I Like Thinking
李鸿章集外文补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译文